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3.骨髓象检查(1)
第三章骨髓象检查骨髓是主要造血器官,骨髓检查可诊断多种疾病,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以及非血液系统疾病。通过骨髓检查可以了解:骨髓中造血组织的增生情况,正常骨髓细胞构成比例的改变,有无异常细胞。骨髓检查对临床疾病诊断、疗效的观察、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对血液病的诊断首推骨髓涂片检查,这是其他检验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第一节概述一、适应证和禁忌症1.适应证:包括贫血、出血、白血病;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伴有幼稚细胞,考虑有血液寄生虫病(如黑热病、疟疾等),骨髓转移瘤和异常蛋白血症等。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恶病质;总之,凡遇上述情况之一,都可以作骨髓穿刺,以前三种最为常见。2.禁忌证:严重出血的血友病患者,禁忌作骨髓穿刺;晚期孕妇慎做;小儿及不合作者不宜作胸骨穿刺。3.临床应用了解骨髓造血功能;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及非血液系统疾病;协助血液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预后的判断。二、标本的采集(一)骨髓取材的部位首选为骼骨,其次是胸骨、棘突由于胸骨穿刺有一定的危险性,故首选骼前或骼后上棘。2岁以下小儿主张用胫骨粗隆穿刺。必要时应多部位取材,以便全面了解骨髓的造血情况。例:骼后上棘穿刺术①患者侧卧,其上面的腿向胸部弯曲,下面的腿伸直,使腰骸部向后突出,骼后上棘明显突出于臀部之上。也可在相当于第5腰椎水平,向上约3cm,用手触摸其钝圆形突起处。此处骨密质薄,骨髓腔大,容易刺人。②用碘酒、酒精消毒局部,戴消毒手套,将孔布的孔口对准并盖于已消毒的穿刺部位。③注射2%的普鲁卡因1~2m1,麻醉局部皮肤、皮下组织并深至骨膜,揉摩注射处,使药液扩大麻醉范围。④以左手拇指和示指将穿刺部位的皮肤压紧固定,右手持穿刺针与骨棘面垂直,旋转刺人骼后上棘,达骨髓腔时有空松感,深度约为针头达骨膜后再刺入lem左右。⑤拔出针芯,接l0ml干燥注射器,轻轻负压抽取,抽取骨髓液不超过0.2ml,立即置载玻片上,并涂片。⑥必要时再取骨髓液0.5~2m1,置肝素抗凝管内,作有核细胞计数等项检查。⑦拔出穿刺针,压迫伤口,敷以消毒纱布。(二)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骨髓穿刺一般由临床医生操作,其注意事项如下:1.严格无菌,预防感染。初诊患者于治疗前作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死亡病例需检查时,应在死亡后半小时内进行。2.抽吸骨髓液的动作要缓慢,吸取量以0.1~0.2m1为宜,抽吸骨髓液用力过大、过快,易使骨髓抽吸量过多(>0.2m1)造成稀释。如需作有核细胞计数、细菌培养、造血细胞培养、红斑狼疮细胞检查时,再抽吸0.5~2.0m1骨髓液肝素抗凝送检。3.多部位穿刺可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等,在X线检查发现有病变或有骨压痛的部位穿刺,可提高阳性率。满意的骨髓取材和良好的骨髓涂片制备是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重要环节,必须加以重视。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1)抽吸骨髓时,病人有特殊的酸痛感。(2)骨髓液抽取应在0.2ml以内,否则易于稀释。(3)骨髓涂片中应含有骨髓小粒或脂肪滴。(4)显微镜检查,可见骨髓的特有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5)髓细胞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分叶核粒细胞之比大于血涂片。2.取材失败⑴部分稀释:骨髓有核细胞减少,成熟细胞比例增加。⑵完全稀释:无骨髓成分,与血片一样。(三)干抽干抽(drytap)是指非技术操作或穿刺不当而抽不出骨髓液或只抽到少量血液。常见于: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症。②骨髓极度增生,细胞过于紧密结实,如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③骨髓增生减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④肿瘤骨髓浸润,包括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当发生干抽时,有时在针头中可有少量骨髓组织,如用针心将其推出,可制作一张涂片,仍可供检查。一般可更换部位再行穿刺,部分病例(如骨髓纤维化)必须作骨髓活检。三、骨髓涂片、染色及其质量保证骨髓涂片及染色方法,与血片基本相同,但含有骨髓小粒和脂肪,有核细胞量多,较血液浓稠,推片时角度要略小,速度要慢,涂片过厚可影响细胞形态的观察。骨髓的涂片和染色注意事项:1.载玻片要洁净2.推玻片与载玻片之间呈30°角为宜,角度越小,推片速度越慢,骨髓涂片越薄。3.抽取骨髓液后应立即制备骨髓涂片。选择含骨髓小粒多的标本作涂片效果更佳。4.涂片一般不用抗凝剂。5.体积较大的特殊细胞多在片尾和边缘。6.涂片制成后,应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不能用火烤7.骨髓中有核细胞较多,涂片固定和染色时间较血片稍长,以保证幼稚细胞着色均匀,结构清晰。染色时间的长短与气温、染料的性质有关。8.若染色太浅,可于涂片干燥后重染;染色过深或有沉淀物,可干燥后滴加甲醇数滴,稍停后冲洗。9.制备的骨髓涂片宜全部送检,供染色选择、血细胞化学染色或会诊用,送骨髓涂片的最好同时送血涂片。第二节骨髓象检查的方法一、检查的步骤(一)低倍镜观察1.观察取材、涂片、染色情况是否满意。2.判断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低倍镜下选择细胞分布均匀处,根据骨髓片中有核细胞的密度或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来估计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增生极度活跃:1:1大于500个有核细胞各种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1:10200~500各种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1:2020~200正常骨髓象、某些贫血增生低下:1:503~20造血功能底下增生重度低下:1:200小于3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五级分类法表2增生程度的判断一般采用五级分类法,即: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低下、增生极度低下。有核细胞增生程度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平均低倍视野有核细胞数常见病例增生极度低下增生低下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3.细胞的计数及分类:低倍镜下观察并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总数,如将骨髓膜标准化为1.5cm×3.0cm则巨核细胞参考值为7~35个;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其他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时,应进行巨核细胞分类,以油镜确定巨核细胞的阶段,分类至少观察25个巨核细胞,求出巨核细胞各阶段百分率。4.观察骨髓片边缘和尾部,注意寻找有无体积较大散在或成堆出现的特殊病理细胞:如转移癌细胞、恶性组织细胞、戈谢氏细胞、尼曼-匹克细胞、但需油镜观察加以确证。这些细胞的发现,对有关疾病具有肯定诊断的意义。(二)油镜观察骨髓细胞分类先浏览一下该涂片上各类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得出初步诊断意见,再进行细胞分类。白血病细胞形态学不容易识别时,可先染组织化学协助诊断,然后再进行细胞分类。如有的标本形态学不典型时,先分类,再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描述骨髓形态学特点。1.骨髓细胞分类先浏览该涂片上各类细胞的形态特点,看是否容易识别;然后分类,要求计数200或500个有核细胞;巨核细胞,破碎细胞,分裂象细胞不计数在有核细胞百分比内,对巨核细胞单独进行计数和分类;按各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记录,并计算出百分比值。2.各细胞系形态学观察仔细观察各系各阶段细胞的形态是否正常,例如:①粒细胞系统:粒细胞的增生情况,各阶段细胞所占的比例,各期粒细胞的大小形态、核形、有无双核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成熟粒细胞有无分叶过多或过少。核染色质结构;核仁大小、数量;胞质量的多少,颜色深浅;颗粒的多少,有无中毒性颗粒及空泡变化。②红细胞系统:各期幼红细胞的增生情况,各阶段幼红细胞所占的比例,幼红细胞的大小形态,有无巨幼红细胞,有无核形异常(双核、多核、畸形核、核碎裂、核固缩、核浆发育不平衡)。核染质结构,有无核仁及其核仁数量的多少。胞质量、颜色、有无包涵物(豪-焦氏小体、嗜碱性点彩)。成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有无异常红细胞(球形、椭圆形、镰刀形、靶形、盔形、三角形、棘形、泪滴样、大红细胞、多色性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卡波氏环等)。③巨核细胞系统:全片巨核细胞的数量,各阶段细胞的比例,有无成熟障碍现象,有无病理性改变,如微小巨核细胞、小巨核细胞、单圆核巨核细胞、多核巨核细胞。同时观察血小板的数量、大小形态,是成簇还是散在,有无巨大血小板,畸形血小板。④其它细胞系: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系统及其它细胞:该类细胞所占有核细胞的比例,细胞形态有无异常,有无原幼阶段的细胞。如疾病与这类细胞无相关性,可作简要描述,如有相关性要作为重点进行描述。⑤有无特殊细胞、特殊病理细胞:如恶性组织细胞、戈谢氏细胞、尼曼-匹克细胞、转移性肿瘤细胞、恶性淋巴瘤细胞。⑥有无寄生虫。二、结果计算和报告单的书写(一)结果计算⑴计算各系细胞及各期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的百分比(非红系细胞百分比)。⑵并算出各阶段粒细胞总和与各阶段有核红细胞总和,将粒细胞总和除以有核红细胞总和为粒:红比值。⑶计算各期巨核细胞百分比或各期巨核细胞的个数。(二)骨髓象报告单的填写应用简短的语言,突出重点,采用图文并茂的图文报告方式,分五部分填写:1.骨髓特征2.报告血涂片检查结果3.报告组织化学染色结果4.填写诊断意见5.打印骨髓图文报告单骨髓细胞检查申请书骨髓细胞检查报告单1.“骨髓特征”一栏,其主要内容为:(1)对取材、涂片、染色的评价。(2)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和粒红比值。(3)分别叙述各系细胞的情况,一般粒、红两个主要系应说明其增生情况,成熟情况(系内各阶段细胞的比例是否大致正常,是否有成熟障碍)和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必要时作描述,对成熟红细胞形态一定要描述)。其他系如有明显异常改变,则应如粒、红系那样描述。(4)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是从全片来评估,如前述。(5)是否见到特殊的病理细胞和寄生虫。2.报告血涂片检查结果:骨髓检查配合血涂片检查,对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其内容为:(1)分类计数有核细胞(一般要求计数200个细胞)注意有无各类幼稚细胞,形态有无异常。(2)注意观察红细胞形态有无异常。(3)有无其他异常细胞出现。(4)观察血小板有无数量、形态、颗粒、聚集性等异常。(5)观察有无血液寄生虫,疑有血液寄生虫感染者,尤应集中注意仔细查找。3.报告组织化学染色结果。4.填写诊断意见:综合骨髓象、血象,结合临床资料,客观地向临床提出细胞学诊断意见或可供临床参考的意见,一般有以下五种情况:(1)肯定性诊断细胞学特征与临床表现典型可作出肯定诊断,如各种类型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瘤、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2)符合性诊断如骨髓象、血象有形态学改变。可以解释临床表现,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同时可建议作相应的检查(3)疑似性诊断骨髓象有部分变化或出现少量异常细胞,临床表现不典型,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如早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此类病例,需要密切观察血象、骨髓象变化。(4)阴性(或排除性)诊断临床上对患者怀疑有某些疾病,通过骨髓象检查结果可除外者,如恶性组织细胞病。(5)描述骨髓象特征对临床诊断提不出具体支持和反对意见,也不能用临床表现加以解释者,可直接描述骨髓象特点(如非血液系统疾病)。对于复诊病例要与以前骨髓片进行比较,得出疾病目前情况。5.将有诊断意义的典型骨髓细胞图像、血涂片的细胞图像、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录人计算机,同时将图文报告单内容存人计算机,最后打印骨髓图文报告单三、骨髓象检查的质量保证I.检验者应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悉临床和病案。2.检验者的个人熟练操作技术:包括骨髓的取材、涂片、染色、正确认识细胞形态等。检验者需经较长时间的锻炼才能熟练地掌握。3.利用单克隆抗体进行血细胞分类,是保证质量的必要手段。随着细胞分化的阶段不同,血细胞的细胞膜上会产生特异性的抗原,因此对细胞表面标志物(marker)的测定,在白血病的临床诊断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四、骨髓标本的保存和资料存档骨髓标本的保存和存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认真做好。①
本文标题:3.骨髓象检查(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8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