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五语言表达综合运用——前后勾连,衔接自然年份题目要求考查角度考查内容2013年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划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衔接嵌入语句2012年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得体(涉及语病)拟写遗失启事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连贯(涉及古诗歌常识)嵌入诗句近几年湖南高考语言表达综合运用题考查统计考情分析2011年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得体短信拟写2010年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连贯(涉及古诗歌常识)嵌入诗句2009年(2009•湖南高考)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连贯(涉及对联)嵌入语句近几年,湖南语言表达题一直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其命题的思想着眼点与其他省份明显不同。本专题根据湖南高考命题的形式及特色,拟从“古诗类运用”“对联类运用”“交流类运用”“衔接类运用”四个方面探讨分析。题型一古诗类运用1、(2012·湖南高考)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_____________,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结合诗意参照平仄B2、(2010•湖南高考)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此是春来第一声。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考题精解】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B)结合诗意参照平仄3.(2011·益阳模拟)下面这首诗是北宋王禹偁的《村行》,次序被打乱了,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马穿山径菊初黄②万壑有声含晚籁③荞麦花开白雪香④棠梨叶落胭脂色⑤数峰无语立斜阳⑥何事吟余忽惆怅⑦村桥原树似吾乡⑧信马悠悠野兴长A.⑧①④⑤③②⑥⑦B.⑧①②③④⑤⑦⑥C.①⑧④⑤②③⑦⑥D.①⑧②⑤④③⑥⑦【解析】第一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第二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⑥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一般诗歌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态,是意思上的承接。⑥与⑦是一问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是首联,⑥⑦是尾联。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利用“相粘”规则,首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而④句相同部分是“平仄平”,②句相同部分是“仄平仄”,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④③是颈联。因此,此诗的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③⑥⑦。答案:D结合诗意注意对仗考虑押韵参照平仄结合诗意一、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境一首诗放在我们面前,我们首先要读懂它。诗的表面意思是什么,它的中心思想或者主题是什么,它到底都讲了些什么。表面意思也许是容易理解的,可它还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或内涵,就不一定都能理解了。(一)了解格律诗的章法构思所谓章法,就是一首诗谋篇布局的方法。律诗的章法: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律诗讲究起承转合。格律诗在一首诗的结构上要做到“起、承、转、合”,做到句子成双成联,联内相承,联间递转,首联起承,尾联转合。首联又可以叫起首联,颔联叫承接联,颈联是转折联,尾联,就是收尾。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账,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合:就是话题不能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注意:尤其是中间两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内容太近和相同就是合掌了。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要递进,避免说同一层面上的事情。只有递进一步,发展一步,结尾才好结出更有意义的思想或感受。•我们以写景诗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假如我们写春游,首联可以写春游的目的或者是游览的地点或者是时间、原因等等。这时候人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下面的描写来暗中交代人物的出现。通过人物的眼睛,去观察眼前的景物,用笔把眼前的景物描写下来,可以是眼中看到的,也可以是耳朵听到的。开始交代了春游的时间、地点、目的等等,接下来交代眼前景色,读者就可以自然地跟着作者的笔触,就像实地春游一样,如眼亲见。这样的承接就自然且脉络清晰。到了转折的时候,我们可以跳荡一下,或者把眼前的景物换个视角来表达,或者干脆写由眼前景物所产生的感慨、联想,似乎是离开了刚才的画面,但却和眼前的画面有很紧密的联系。到了结尾的时候,把这些感受通过某种办法强调一下,直接传递给读者,想办法回到开篇游览的内容,或者使全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二)绝句的章法和构思绝句的章法与律诗章法都是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一般来说,律诗的起承转合分别由一联来承担。而绝句是分别由一句来承担。绝句的章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平起、顺承、跳转、妙合。诗歌起源于古代人民的劳动号子,最初,诗、乐、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统称为诗歌。后来才渐渐的把诗和歌分开。《尚书·虞书》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诗言志”中“志”就是诗的文字表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的起与发展中国古典诗歌诗词(五代宋)曲(元)古体诗(古风)唐以前诗歌及唐以后诗人仿作。近体诗(格律诗)形成于唐代散曲剧曲小令长调中调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的是《诗经》,另一代表是曹操诗)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简称五古)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简称七古)杂言诗(可归入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近体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五绝)《江雪》七言绝句(七绝)《早发白帝城》五言律诗(五律)《春望》七言律诗(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排律(八句以上的律诗)注意对仗(二)对仗常识1.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必须对仗。指的是在对应处字数相同、语序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当或相对。对仗必须与平仄声律相结合,最好平仄也相对。一是词性上:即词性相同、或相近的词性才能对仗,如名词相对、形容词相对、副词相对、动词相对、虚词、实词、数量词、连词、方位词、叠词等。名词:天文类:日月风云。时令类:年节朝夕。地理类:山水江河。宫室类:楼台门户。器物类:刀剑杯盘。衣饰类:衣冠巾带。人伦类:父子兄弟。饮食类:茶酒餐饭。文具类:笔墨纸砚。文学类:诗赋书画。草木类:草木桃李。鸟兽类:麟凤鱼虫。形体类:身心手足。人事类:道德才情。“蛱蝶”与“蜻蜓”是主语相对,名词相对。“穿花”与“点水”是谓语相对,动宾词组相对。“花”与“水”是宾语相对,名词相对。“深深”与“款款”是状语相对,叠字形容词相对。“见”与“飞”是谓语相对,动词相对。此联上下句前四字为倒装句,“穿花蛱蝶”即“蛱蝶穿花”,“点水蜻蜓”即“蜻蜓点水”。如: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二是语法上:即结构相近、相同才能对仗,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补语对补语。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与“不尽”是副词相对,“落木”与“长江”是名词相对,“萧萧”对“滚滚”是叠字形容词相对,“下”与“来”是动词相对。从语法上看,“无边”与“不尽”是定语相对,“落木”与“长江”是主语相对,“萧萧”与“滚滚”是状语相对,“下”与“来”是谓语相对。考虑押韵押韵常识1.偶数句尾必须押韵。2.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为多。3.一般押平声韵为多。4.一韵到底。5.不可用同一字重复作韵,也不要连续使用同音字作韵。6.不可撞韵,指的是不该押韵的白脚(不该押韵的诗句叫白脚)上押了韵,即使平仄不同也不行。参照平仄格律诗常识格律诗也叫近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指的是绝句和律诗,他们每二句称为一个联,绝句(四句):1、2句称为首联,3、4句称为尾联;律诗(八句):1、2句称为首联,3、4句称为颔联,5、6句称为颈联,7、8句称为尾联。“格律诗”,何为“格”,何又为“律”?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字数、替、对、粘、对仗;律,就是指平仄、韵律。现代汉语1、2声通常为平声3、4声通常为仄声(一)声律常识替、对、粘在格律诗中有一种说法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什么意思呢?先看七绝的一种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每一个“仄仄”和“平平”都是一个节奏,每个节奏的第二个字就是一个节奏点。如:夜泊秦淮近酒家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夜泊(仄仄)、秦淮(平平)、近酒(仄仄)都为节奏而泊(仄)、淮(平)、酒(仄)为节奏点,三个节奏点是在二四六位置上的首先,“替”:就是交替每句中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都是交替的,要么是“仄-平-仄”,要么就是“平-仄-平”,“对”:就是平仄相对,相反如: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第一句中246的位置上是仄-平-仄,第二句中246的位置上是平-仄-平。“粘”:通俗地理解,就是“粘”在一起的两句,2、4、6位置上的平仄相同。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第二句中246位置上是平-仄-平第三句中246位置上也是平-仄-平小试身手: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第四句中相替的是那几个字?2、相对的是哪几句?3、相粘的是哪几句?答案:1、尾、鱼、刺2、“江月去人只数尺”和“风灯照夜欲三更”相对;“沙头宿鹭联拳静”和“船尾跳鱼拨剌鸣”相对。3、“风灯照夜欲三更”和“沙头宿鹭联拳静”两句相粘。补充:我刚才举的例子是七绝,其实七律也是一样的。而五绝和五律呢?也是一样的,只是五言的比七言少了前两个字,那就只是看2、4位置上的平仄即可。巧记:一首律诗有八句,即:一、二对,二、三粘,三、四对,四、五粘,五、六对,六、七粘,七、八对。格律两大忌讳:“三尾平”和“孤平”三尾平:顾名思义,就是一句中,末三字都为平了,如:平平仄仄平平平,这是在格律诗中是不允许的。孤平:即“平声”孤独了。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第一个字必须为平,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结合诗意注意对仗考虑押韵参照平仄1.(2013湖南衡阳八中高三第六次质检)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山亭夏日》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_____________,满架蔷薇一院香。A.夕阳川上浩烟波B.纵使晴明无雨色C.花明柳暗绕天愁D.水精帘动微风起【答案】D【解析】诗歌的平仄、内容及其意境。A项有夕阳,与意境不符,故排除;B项有“纵使”是即使的意思,原句无转折,故排除;C项有愁,与意境不符,故排除。【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2.(2012•长郡中学临考模拟)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闲居初夏午睡起》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______________,儿童误认雨声来。A.风送幽香传十里B.戏掬清泉洒梅蕊C.戏掬清泉洒蕉叶D.殷勤夏雨敲莲荷C解析:A项,根据第四句诗的内容暗示,第三句诗应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B项,题为《闲居初夏午睡起》,“梅”不是初夏所见之物。D项,由第四句“误认雨声”可知第三句写的不是“下雨”的情景。《闲居初夏午睡起》一诗为宋代杨万里所作。3.(永州市2011年高三
本文标题:古诗句选择排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99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