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血压常识什么是血压所谓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而血压也就有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血压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都是指动脉血压而言。动脉搏血压就是动脉里血液流动的压力。动脉血压的高低和心脏的收缩力、排血量及全身小动脉的阻力有关,其中对高血压发病影响较大的是小动脉阻力的加大。小动脉的管壁里有平滑肌纤维,当收缩时小动脉的管腔就会变小,血液通过时阻力就会增大,人体要维持正常血流量,血压也就上升;相反,在小动脉搏舒服张时,血压就会下降。血管壁平滑肌纤维的收缩和舒张是受内脏神经控制的,而内脏神经的活动则由大脑控制,并受内分泌腺的影响高血压的种类按病因种类,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约90%为原发性高血压,约10%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某一种疾病或某一种原因之后发生的血压2升高,其中大多数可通过手术等治疗技术去除病因而使其高血压得到治愈。高血压的分期大家知道,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通常根据血压与受损器官(心、脑、肾等)损害的程度进行分期。我国高血压分期标准将高血、压分为三期:(一)第一期的特点是:血压升高,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是心脏、脑、肾脏等脏器无损害(也就是心脏尚无扩大,肾脏功能正常,也无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无脑血管意外的表现。眼底、心电图、x线均无异常)。换言之,第一期患者,仅仅是血压升高;(二)第二期的特点是:血压升高,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并伴有下列一项者.1.左心室肥厚(体检心界向左下扩大,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可证实)2.尿蛋白或血肌酐轻度升高;3.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痉挛、狭窄。(三)第三期的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并有下列一项者:1.高血压脑病或脑溢血、脑梗塞;2.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3.肾功能衰竭(尿毒症);4.眼底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近年来,有学者主张按舒张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3(一)轻型高血压:指舒张压90一104mmHg(12.O-13.5kpa)。(二)中型高血压:指舒张压105-114mmHg(13.65-14.8kPa)。(三)重型高血压:指舒张压≥115mmHg(≥14.95kPa)。如若医生和高血压病思者都能掌握高血压分期,根据不同时期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将可取得理想的疗效,从而改善高血压的预后高血压的产生原因要了解高血压的产生原因,首先得分清高血压和血压高的区别。人们常把血压高和高血压病混为一谈。以为血压高就是高血压病,或者把高血压病不加思索称为高血压。实际上,血压高只是一个症状,而高血压病则是一种疾病。血压高或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肾炎、脑瘤、妊娠中毒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上腺肿瘤、主动脉缩窄症等等。这由其它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症状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20%-30%。其余70-80%的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近年来研究认为,是由某些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有关因素如家族、年龄(40岁以后)、职业及饮食等,均可引起高血压病4什么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所谓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的舒张压不高,仅仅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199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轻度高血压处理准则会议简报中,重新规定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标准为21.3kPa(160mmHg)以上,舒张压12.0kPa(90mmHg)以下。如果收缩压在18.7kPa~21.3kPa(140~160mmHg)之间,称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目前普遍应用这一诊断标准,但一些排出量增多的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体循环动静脉瘘,甲状腺机能亢进,重度贫血等也常出现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而这些不包括在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范围内。因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又叫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简称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少部分发生于青年人高动力循环者。这类病人发病率很高,据我国1993年30个省、市、自治区高血压抽样调查情况看,共查95万多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25%,也就是说全国患有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人约有1500万,其中60%以上的是老年人,就有1300多万,占86.6%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不少人并不十分清楚,甚至错误地认为单纯收缩压高点算啥,尤其是老年人收缩压高是自然现象,无甚危害。果真是这样吗?国外有学者对5727人随访观察20年,结果发现,冠心病与收缩压的关系明显高于舒张压,并发脑卒中、左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舒张压更密切。我国北京5阜外医院报告117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其中并发脑卒中者占41.9%,心肌梗塞32.5%,心力衰竭28.2%,肾功不全57.3%,其发病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高血压。还有一些报道显示,老年高血压的几项并发症,最常见于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尤其易发生缺血性中风。可见,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决不可掉以轻心。最近一项国际性研究也指出,老年单纯性高血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使脑血管病减少36%,心血管疾病减少32%,因此,主张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应及时治疗。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非药物治疗指的是生活干预措施,包括调节生活规律,减少情绪刺激,减轻过高体重,限制营养过剩,坚持体育运动,限盐,戒烟,忌酗酒等,这是任何高血压病人都不可缺少的基础治疗。而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强调个体化治疗,注意血压波动规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合并症情况及其他危险因素。先选用单一抗高血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不要急剧降压,尤其对老年人更要特别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压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及其剂量。高血压病有哪些常见症状高血压病的症状,往往因人、因病期而异。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偶于体格检查或由于其它原因测血压时发现。其症状与血压6升高程度并无一致的关系,这可能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有些人血压不太高,症状却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压虽然很高,但症状不明显,常见的症状有:(1).头晕: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症状。(2).头痛: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3).烦躁、心悸、失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5).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6).出血: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脑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7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综上所述,当病人出现莫名其妙的头晕、头痛或上述其它症状的,都要考虑是否患了高血压病,应及时测量血压。高血压的危害血压不但是长期危害人体健忘的一种慢性病。而且它还是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等疾病的祸首,因此被人们称为“无形杀手”。(1)高血压可以胀破脑血管,引起脑中风。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人类因疾病死亡,脑中风占第一位。高血压病人发生脑血管病的为77.3%。因为长期的血压升高,可导致脑部已硬化的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就会被胀破而出血;也可以由高血压引起脑部小动脉痉挛或血管闭塞,造成部分脑组织缺氧、坏死、点状出血或脑水肿,使血管破裂。血压越高,危险越大。高血压患者在情绪激动、发怒,或者屏气排便时,可引起血压突然升高,容易发生脑出血。因此,预防脑中风就必须预防和治疗高血压。(2)高血压会发展为高血压心脏病。如果血压长期升高,就会增加心脏负担,为了克服血管的阻力,左心室要用比正常时大得多的力量把血液压出去,每日每时每刻的加大负荷,心脏就会逐渐增厚肥大。8心脏增厚肥大并非好事,心脏越肥大,缺血越严重,首先危害的是心脏供血不足,最终还可导致心脏收缩无力而发生心力衰竭。(3)高血压可以造成肾损害。高血压不但可以促使肾动脉硬化,而且可以使肾发生硬化(肾硬化症)。高血压还可促成肾缺血,又造成肾素分泌增加,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容易出现高血压脑痛、视网膜出血或尿毒症。总之,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也是造成死亡的恶魔,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命,所以,对高血压这个无形杀手,不可掉以轻心!!!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7千帕(95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因此应慎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α91受体阻滞剂、速尿等。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8.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什么是脉压差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压差值称为脉压差,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20~60毫米汞柱(2.67~8.0Kpa),大于60毫米汞柱的就为脉压差过大,小于20毫米汞柱的则为过小。造成脉压差过大的原因主要有:10(1)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致使动脉壁弹性减弱,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2)长期患高血压,致使心肌超负荷运转,造成心脏扩大或动脉瓣关闭不全;(3)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或严重贫血。造成脉压差过小的原因主要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脉压差小多是因收缩压(高压)降低引起的,其中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原因。发现脉压差明显减小时,如经详细检查后,未发现明确病因时,应认为属于体质性血压降低(主要指收缩压)。治疗体质性低血压,除增强体质、适当加强营养外,还要防止站立时发生头晕或摔伤。可采用具有调节植物神经作用的谷维素、维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无不适感的脉压差小,不必过于介意,因其对健康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贫血与低血压贫血和低血压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比如:精神疲倦、健忘、头晕等。但是,“贫血”和“
本文标题:高血压常识--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1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