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与教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课后练习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物质的计算做好准备,而且是作为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本课题内容虽是计算,但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对薄弱环节进行突破。1.使学生对化学计算题里的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2.强调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写正确并且配平。3.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来解题。4.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找错误比赛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通过练习,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方程式写错、找不准已知量、计算错误等)。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的活动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谈话引导法,归纳分析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讲练结合”的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学生是中心。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设想】本节课主要以讲练为主,因此我的教学设想是,用一个课时的时间通过举例、归纳教会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引入新课(2分钟)——例题讲解(10分钟)——总结步骤(5分钟)——学生练习(15分钟)——归纳要点(3分钟)——巩固提高(10分钟)”。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环节:[例题讲解]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课本102页的例题1。[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师生共同阅读、讨论][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第三环节:[总结步骤]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设未知量;(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算: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写在化学式正下方;(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1)、设未知量时一般直接设所求物质质量为X。(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4)、比例式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5)、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展示幻灯片]课本例题2[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例2中以学生自主分析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作出适当的讲解】[教师]:根据上述两道例题,学生已经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格式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通过练习来强化学生能力,由此引入第四环节。第四环节:课堂练习1、找错误比赛展示幻灯片:计算题解题过程,伴有学生易错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比一比谁找出错误多,并试着改正。通过找错、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展示幻灯片]展示课堂练一练我们一起来看课本103页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学生分析、讨论][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根据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书写化学方程式上给予及时的指导。)在这道题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①不会做;②分两次用化学方程式计算;③直接在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设两个未知数进行计算;④求出一个未知量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直接求出另一个量。教师:对于第一种情况的学生,要让其明白不懂在那个步骤,如:不会设?化学方程式不会写?等等,逐步引导。对于第二种情况的学生,在肯定的同时,引导他们的解题思路更简便。对于三四情况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要引导他们的答题的规范性。通过不同层次的要求和引导。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以致用,[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通过前面例题、练习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第五环节:【归纳要点】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第六环节、【巩固提高】[教师]根据前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幻灯片展示:[练习]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高温H2+CuO===Cu+H2O2.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教师小结】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四、布置作业课本103页1.2.3五、板书设计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设未知量;(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算: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写在化学式正下方;(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本文标题: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7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