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201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专题十三 第二讲 新闻和访谈课件
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第二讲新闻和访谈考点三部曲考点一课堂四面清考点二专题全练通考点三考点四新闻属于实用类文本中的一种,理解语句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考点和其他文体类似,不再赘述。但鉴于新闻的文体特点和高考命题形式,我们从“新闻的语言”和“新闻的文体特征”两方面来复习。“访谈”是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也属于实用类文本,也有人把它归为宽义上的新闻,高考考纲对访谈文本的要求和传记、新闻的要求是一样的,理解语句含意、常用技巧与其他文本类似。但因文本的特殊性,我们可以从“访谈技巧(问答技巧)”和“访谈内容”两个考点复习访谈这一文本。新闻的语言命题指数☆☆命题分析2011年高考试题中没有考查新闻类文本阅读,但2010年山东卷考查了新闻,也考查了此考点。“让事实说话”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基本规则,所以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极少主观评论,这就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考生若在答题时把握了所给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含义,注意了遣词造句上的准确精练性,则极易夺得高分。常见设问方式(1)新闻语言要求准确,请结合×××部分简要分析。(2)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本文是否也这样,请举例分析。[典例](2010·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她只能活七小时”[注](美)保罗·舍恩斯坦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4分)(一)审读题目要仔细抓住5个关键点:一般却有所不同画线客观平实简要分析(二)解题思路要清晰此题属于考查新闻的语言,新闻作品的语言是来叙述事件,表现形象,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的。题干要求已经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就是以画线部分为根据来证实本篇新闻的语言不是客观平实的,而是含有作者感情的。然后找出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趋向,并加以分析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回答的方向与角度。(三)评分细则要明了报道中带有情感2分,举例分析2分(四)组织答案要规范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鲜明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如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应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爱心的赞颂。[考生甲]送检样卷“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用“焦急”二字,表现了记者们对小女孩的爱,加强了文章的紧迫感。得分:2分专家评卷失误类型:答题角度不准失分探因:本考生答案没有回答到问题的“点”上,运用“术语”作答不行,也就是心里想的是题干要求的意思,却不知从哪个角度、运用那些词语表达。但是部分答案要点已经暗含其中,“焦急”是分析,“表现了记者们对小女孩的爱”是含有作者感情倾向,所以给2分。[考生乙]送检样卷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等表现主观意愿的词语,打破了客观平实的常规,使这篇文章显得更有社会价值。得分:3分专家评卷失误类型:思维不深失分探因:本答案回答问题的角度和分析较到位,但“使这篇文章显得更有社会价值”不够准确,所以扣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我的祖国,你的祖国①(美)罗纳德·卡尔弗特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选择作为领袖的人从不以军装和徽章来显示宪法赋予他的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地位。他们的内阁成员,他们的文职下属都不会给他穿戴表现强大军力的服饰。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普通公民见到的军人是这样稀少,以至于他们还没有学会根据肩章来分辨少校和上尉。当首席行政官向他的国民讲话时,他们以一臂之隔的距离聚集在他的周围。列成方阵的士兵不会在他的前面正步行进。当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讲话时,台下见不到一排排戴着钢盔的头颅。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人们不用军靴的重步声来愉悦到访的外国政治家,不以展示机动加大炮和大规模生产轰炸机的设备来恐吓他。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有绵延数千英里的不设防的北部边界。在那将我们的另一块领土部分隔开的清澈浩瀚的大海中,见不到海军舰船穿梭其间。整个南部边界没有要塞,也见不到炫耀武力的情形。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年轻人不必应征去为国防设施劳作;参加军事训练与否悉听其便。不存在一支长期奉行侵略政策的武装部队。建立海军不是针对来自西半球的危险,而完全是为防备可能来自欧洲或亚洲的威胁。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总人口有三分之一是在外国出生,或者虽为本土出生,但父母或单亲是外国人。我们众多的“少数族裔”来自14个国家。无论其祖籍在何处,本土出生的美国人享有一切政治和其他权利。我们有“少数族裔”,但是没有少数族裔问题。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普通公民可以不受限制地批评政府的政策或是首席行政官的目标。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良知,而不是根据统治者的命令去投票。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将歌声献给爱和罗曼司、夜半的忧伤、落日时的帆影,而不是献给政治事业的殉道者。我们的国歌中虽有尚武之词和国难当头的气氛,但是如果你想听风琴,曲目单会给你提供他的姐妹歌——《美利坚……我为你歌唱》。较为明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要号召国人团结一致,我们唱《迪克西》或《艾奥瓦佬》;要说哪里的玉米长得高大,我们唱《落基山的春天》或《加利福尼亚,我来了》。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从不搞防空演习,防毒面具几成文物。当死亡之鹰染黑天空之时,我们无须教我们的孩子跑向何处。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现在和未来的问题只会出自内部,出自我们的错误。我们对邻国的和平誓言比统治者的承诺和书面条约还要响亮。我们向他们保证说,我们一定会将自己多于他国的资源用来发展有利于和平的产业。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已经指明通向永久和平的路径。欧洲和亚洲都享受不到与这里所阐述的同等的自由、平等、和平之福;当我们接近或进入某个无论什么牌号的专制国家,这些福祉不是减少就是消失了。这种自由、这种平等、这种和平植根于美国的政体中。我们只要将那些试图销毁这些原则的形形色色的外国主义拒于我国海岸之外,我们就能永远保留她们。如果你珍惜这种自由、这种平等、这种和平——物质上的和平和精神上的和平——那么,请用你们的一切力量来捍卫我国政府的理想。[注]①1938年,慕尼黑事件震惊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俄勒冈州《波特兰俄勒冈人报》的主编罗纳德·卡尔弗特为唤起美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社论。该社论一经发表,马上风靡全国。1939年,罗纳德·卡尔弗特因此文“在世界为战争风云笼罩之际,有力地唤起了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从容应对的理智”荣获普利策奖。(选自展江主编《新闻与正义——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这篇社论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试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本文大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如“这种自由、这种平等、这种和平植根于美国的政体中”“我们将歌声献给爱和罗曼司、夜半的忧伤、落日时的帆影”等。运用这些排比,加强了语势,强调了美利坚人民所拥有的自由、平等、和平的可贵,强化了人们的爱国感情。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反复出现,增强了语势,对“国家”“国土”等概念起到了强调作用。(“排比”“反复”各得1分,有举例得1分,作用的赏析2分)一、思维趋向——四“从”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特点;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考虑新闻语言的严密性;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细微处;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考虑语言传达出的情感。例题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就传达出了对小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就需要从传达感情的角度考虑。二、答题模板明确分析方向+举例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命题指数☆☆命题分析2011年高考所有试题没有涉及新闻类文本阅读,但2010年山东卷考查了新闻,也考查了此考点。新闻的文体特征1.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1)标题: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
本文标题:201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专题十三 第二讲 新闻和访谈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6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