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09年陕西省中考英语命题趋势
积累总结稳定发展--2009年陕西省中考英语命题趋势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张雪莲功课1)从初一带到初三的老师;2)长期从事初三教学或者中途接班的老师。1)如何把握常规教学的“度”?单元教学中如何巧妙地为中考做铺垫(打基础)?(实例)2)如何处理课内(教材)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应考训练与水平提高的关系?3)对复习迎考的方向把握到什么程度?你的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就符合你心中的期待?4)中考中学生哪些题型可能得分率高?哪些低?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是否分层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具体应对措施是什么?积累源泉:分析、研究全国各省市中考英语试题,学习、借鉴其精华,对比总结我省近几年的试题,传承其优良传统,以进一步丰富、改进、完善我省命题,提高命题质量。一、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英语试题概况二、2009年中考命题趋势三、陕西省08年的命题思路及特点一、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英语试题概况1.2008年中考的突出特点1)在中考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上各地逐渐趋于一致2)考试形式依然呈现多元化趋势,试卷结构、分值比例地方性特色明显3)考试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并突出明显的学科特点二、2009年中考命题趋势1.《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指导考试命题的纲领性文件以下几个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值得关注:·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合学生实际,杜绝繁偏怪题。·强调能力立意,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克服“能力技能化”倾向。·强调应用性,学以致用,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探究性,注重创新意识的考查,便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注重综合性,注意学科内部各部分的联系,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坚持教育性,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时代性,注意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试题结构保持相对的稳定并逐步趋于完善3.近年来积累起来的优秀传统仍然是创新的基础三、陕西省08年的命题思路及特点(一)试题的立意1.学生答卷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过程2.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3.符合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4.关注社会热点(二)试题力求有突破,有创新(三)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1.考点分布1)语法和词汇知识(1)语言知识题•第21题涉及到公共标识。学生首先要读懂题意:Whichofthefollowingpicturesmeans“Pleasedon’tmakeanynoise.”?此题考查学生对“…don’tmakeanynoise”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了解和辨识公共标识的意识,通过这些标识来提高公德意识。第22题考查现在完成时态。时态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英语语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此题将现在完成时态的考查置于句子:“自从我到这个学校以来我的老师就一直对我很好,我会永远记住我的老师的。(Iwon’tforgetmyteacherbecauseshe_____sokindtomesinceIcametothisschool.)”一方面测试学生对时态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记住老师的辛勤与关心,懂得感恩。•第23题涉及数词:forty,fortieth,一道试题覆盖了基数词和序数词的语用功能。•第24题是短语动词辨析题。要求学生根据语境:Afterdiscussing,…somegoodideastoworkontheproject来判断应用的短语:cameupwith…。此题渗透“合作探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第25题属连词辨析题,考查学生对宾语从句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此题的判断依据是:…asked…_____…couldgo…byplane.三个因素决定了要选if。(观看奥运)•第26题是动词搭配题:encourage…todo…。•第27题检测对定语从句的引导词掌握情况。•第28题以副词的不同等级比较为选项,通过“购车”前后的“旅游便利情况”的对比进行选择。•第29题设置了针对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辨析题。学生需要通过语境“Healwaysforgetstowritehisnameonhisexampaper.”来判断“ItmustbeLiLei’s.”•第30题涉及到感叹句的功能和单词“excite”的不同形式的表意功能。(2)完形填空题本文是关于英国著名小说家及剧作家SomersetMaugham的一个故事,故事简要陈述了Maugham做广告售书的事情,简单明了,并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适合考生阅读,并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针对整篇短文的设题情况如下:第31题:时态题;第32题:形容词最高级;第33题:名词辨析;第34题:连词辨析;第35题:副词辨析;第36题:短语动词辨析;第37题:介词辨析;第38题:动词辨析;第39题:时态和语态;第40题反身代词辨析。(3)完成句子题•本题的10道题中涉及到4个动词、3个名词、2个形容词、1个人称代词,其中有:名词变形容词(peaceful)、形容词变副词(heavily)、名词性物主代词的主格与宾格(we—us)、动词的过去时态、动词词组的运用以及动词搭配问题等。•10道题要用的单词或短语的意义和功能都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体现。2)功能意念和话题(1)听力部分1.希望;2.提醒注意;3.提醒注意;4.爱好、观点;5.活动;6.爱好;7.热点话题;8.劝告;9.打电话;10.个人情况;11.自然(植物);12.环境;13.表扬;14.交通;15.职业。16~20题需要通过听短文来获取信息。本题短文是一个幽默故事,文章趣味性较强,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认真作答,有效反映其听力理解能力。2)补全对话题A)对话谈论“工作”。对话发生在某人与一位教师之间,通过该教师的言语:Teachingisalotoffun.等语句体现了该教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他的敬业精神;B)对话谈论“询问假期生活/有关旅游之事”。对话涵盖了关于“询问”、“事件”、“天气”、“心情”等项目,能有效地反映学生本方面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2.考查角度•考查角度在2007年的基础上有如下创新:1)加强语言知识题和完成句子题的语境,在小语篇中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2)完形填空题的挖空和设题都考虑到上下文的干扰,加大了对理解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的考查力度。3)阅读理解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第一卷中,以选择题为主,选择题的设置情况如下:•41~45题是判断正误题。(A卷)41~44题属细节题,第45题属主旨大意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46、48、49、51、52、54、55等题都是细节题,47题是判断题,50题属主旨大意题。试题旨在引导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初步语言运用能力。•第二部分阅读在第II卷中,是任务型阅读:A)篇短文是关于“使世界变小的重大发明”,要求学生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中所缺的信息。第1题是综合归纳题,考生需要根据短文内容总结概括出短文的题目。2~5题均属细节题,只要细心阅读便可以在短文中找出答案。B)短文陈述“体育运动精神”。要求学生将所给句子抄写在短文的适当位置,使短文意思完整。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每个句子的补填都有一定的语境要求,试题效度较高。(四)话题生活气息浓厚,选材丰富详实(五)全卷突出以人为本,团结坚韧,和谐发展的主题(六)关注科学发展,注重中西文化交融(七)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八)关注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九)关注学生的差异总结一、传承本省的优良传统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语言知识教学的模式还应进一步更新。(二)部分教师传统的语言教学观念没有转变。(三)教学中未能切实做到突出语篇,以阅读为纲,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未能使教学与复习的重点从单纯的单项语言知识题中彻底解脱出来。(四)学生的“写”的能力普遍较差。书面表达能力依然是薄弱环节。(五)对突破应试模式,跳出题海深渊,重视学习过程的观点,认识上仍有偏差。•稳定•发展试题质量对09年试题的思考1.08年命题在语境的设置上向前迈了一步,09年将继续这一做法,加强语言环境的设置,使语境生活化,更加全面的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并将对这两项的考查贯穿在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的始终。2.继续延用近年来试题的优点,改进不足,弥补缺憾。3.09年试题的题型、结构、与分值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仅做微调。1)题型微调:将第II卷的“完成句子”题,由原来的两部分调整为一部分,形式为: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以《中考说明》中的叙述为主),不再选择,直接将单词置于句子空格的括号内。例,He________________(come)hereyesterday.要求考生填came。2)分值微调:补全对话的分值由原来的15分调整为10分,而将书面表达的赋分调为15分。建议1.《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好好利用2.全面复习、重点掌握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科学应试、远离题海5.始终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为宗旨谢谢!
本文标题:--2009年陕西省中考英语命题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7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