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1微网构建2高考真题3热点聚焦微网构建高考真题1.(2018·全国Ⅰ,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A[解析]设物块P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x0,物块P受重力mg、弹簧弹力k(l-x0-x)及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k(l-x0-x)-mg=ma且k(l-x0)=mg故F=kx+ma。根据数学知识知F-x图象是截距为ma的一次函数图象。2.(多选)(2018·全国Ⅱ,1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解析]A错、B对:0~t1时间内,v乙>v甲,t1~t2时间内,v甲>v乙,t2时刻相遇,但0~t1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小于t1~t2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则t1时刻甲在乙的后面;C错、D对:由图象的斜率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BD3.(多选)(2018·全国Ⅲ,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CD[解析]A错:x-t图象斜率表示两车速度,则可知t1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B错:由两图线的纵截距知,出发时甲在乙前面,t1时刻图线相交表示两车相遇,可得0到t1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C、D对:t1和t2两图线相交,表明两车均在同一位置,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在t1到t2时间内,两图线有斜率相等的一个时刻,即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4.(2017·全国卷Ⅲ,25)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kg和mB=5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解析]本题通过滑块-木板模型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等相关知识点。解:(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B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和f3,A和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在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f1=μ1mAg①f2=μ1mBg②f3=μ2(m+mA+mB)g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AaA④f2=mBaB⑤f2-f1-f3=ma1⑥设在t1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v1=v0-aBt1⑦v1=a1t1⑧联立以上各式,代入已知数据得v1=1m/s⑨(2)在t1时间间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B=v0t1-12aBt21⑩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1+f3=(mB+m)a2⑪由①②④⑤式知,aA=aB;再由⑦⑧式知,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的速度大小也为v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由题意知,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大小从v1变到v2所用的时间为t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v2=v1-a2t2对A有v2=-v1+aAt2⑬在t2时间间隔内,B(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1=v1t2-12a2t22⑭在(t1+t2)时间间隔内,A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sA=v0(t1+t2)-12aA(t1+t2)2⑮A和B相遇时,A与木板的速度也恰好相同。因此A和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s0=sA+s1+sB⑯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s0=1.9m⑰(也可用如图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热点聚焦热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要把握以下三点:(1)要熟练掌握下列四个公式:v=v0+at,x=v0t+12at2,2ax=v2-v20,x=v0+v2t,这四个公式中,前两个是基本公式,后两个是前两个的推论。也就是说在这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解题时只要适当地选择其中两个即可。(2)要分清运动过程是加速运动过程还是减速运动过程。(3)要清楚这四个公式都是矢量式,求解问题时,首先要规定一个正方向。以此来确定其他矢量的正、负,一般选择v0的方向为正方向。2.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一般用五个物理量来描述,即v0、v、a、x、t。在这五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三个量。就可以求解其他两个未知量,常叫“知三求二”。典例1(2018·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折返跑”是耐力跑的替代项目。这个项目既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和灵敏素质,又能提高变换方向的能力,是一项很有价值的锻炼项目。在某次“20米折返跑”测试中,受试者在平直跑道上听到“跑”的口令后,在起点终点线前全力跑向正前方2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计时间即为“折返跑”的成绩,如图所示。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0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6.4m/s,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加速度的大小为8.0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受试者在加速和减速阶段的运动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该受试者“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解析]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t1=vma1=1.6s①x1=12vmt1=5.12m②减速阶段:t3=vma2=0.8s③x3=12vmt3=2.56m④匀速阶段:t2=L-x1+x3vm=1.925s⑤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t4=t1=1.6s,⑥x4=x1=5.12m⑦匀速阶段:t5=L-x4vm=2.325s⑧受试者“折返跑”的成绩为:t=t1+t2+t3+t4+t5=8.25s.方法总结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v=xt=v0+v2,注意平均速度法的巧用,平均速度法的特点就是由平均速度可以求得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vt2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即vt2=v=v0+v2,理解要点是“中间时刻”,此时刻对应时间t的中点。3.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Δx为恒量,即Δx=aT2,当时间段不连续时,可写成xm-xn=(m-n)aT2。该结论可用于判定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用于求解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4.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x2=v20+v22,且无论质点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总有vx2vt2。〔类题演练1〕(2018·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物体从A点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A到B用时6s,由B到C用时2s,AB=BC=12m,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2m/s2C.3m/s2D.4m/s2A[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ABt1=126m/s=2m/s;v2=BCt2=122m/s=6m/s,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两瞬时速度的时间间隔为4s,由加速度的定义知a=v2-v1Δt=6-24m/s2=1m/s2,故选A。三种图象的对比分析热点二运动图象及应用斜率纵截距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特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x-t图象速度初位置倾斜的直线抛物线v-t图象加速度初速度位移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a-t图象初加速度速度的变化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典例2(2018·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模拟)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会用到急动度的概念。急动度j是加速度变化量Δa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即j=ΔaΔt,它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则该物体在()A.t=0时和t=2s时加速度等大反向B.t=2s时和t=4s时急动度等大反向C.1s~3s内做减速运动D.0~5s内速度方向不变D[解析]由图可知,t=0时和t=2s时加速度等大同向,选项A错误;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等于a-t图象的斜率,则知t=2s时的急动度和t=4s时的急动度等大同向,故B错误;根据a-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知1s~3s内质点的速度增大,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根据a~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知0~5s内质点速度的变化量均为正,说明质点速度方向不变,故D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图象问题要四看一注意(1)看坐标轴: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因变量(纵轴表示的量)与自变量(横轴表示的量)之间的制约关系。(2)看图象: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3)看纵坐标、“斜率”和”面积”:v-t图象中根据坐标值、“斜率”和“面积”可分析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大小、方向特点:x-t图象中根据坐标值、“斜率”可分析位移、速度的大小、方向特点。(4)看交点:明确图线与图线的交点、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5)一注意:利用v-t图象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时,要注意两个物体的出发点:即注意它们是从同一位置出发,还是从不同位置出发。若从不同位置出发,要注意出发时两者的距离。〔类题演练2〕(多选)(2018·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甲、乙两辆小汽车(都可视为质点)分别处于同一条平直公路的两条平行车道上,开始时(t=0)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间距为x0。t=0甲车先启动,t=3s时乙车再启动,两车启动后都是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两车加速过程,甲的加速度比乙大B.若x0=80m,则两车间间距最小为30mC.若两车在t=5s时相遇,则在t=9s时再次相遇D.若两车在t=4s时相遇,则在t=10s时再次相遇[解析]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从图象上可以看出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A错误;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位移有最小值,从图象上可以看出甲运动过的位移为s1=2+7×202m=90m,而乙运动过的位移为:s2=12×4×20m=40m,则甲乙之间的距离为Δs=s2+80-s1=30m,B正确;若两车在t=5s时相遇,从图象上可以看出5~9s内甲、乙运动过的位移相等,所以甲、乙在t=9s时会再次相遇,C正确;若两车在t=4s时相遇,从图象上可以看出4~10s内甲、乙运动过的位移不相等,则在t=10s时不会再次相遇,D错误;故选B、C。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合=ma。2.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1)矢量性:公式F=ma是矢量式,F与a方向相同。(2)瞬时性:力与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3)同体性:F=ma中,F、m、a对应同一物体。(4)独立性:分力产生的加速度相互独立,与其他加速度无关。热点三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3.解题方法:整体法、隔离法(1)整体法: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各个物体具有相同的运动性质,就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要分析整体运动的加速度问题,只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物体间内力不用考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即可。(2)隔离法:如果需要分析某个物体的受力,就需要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
本文标题:高考物理: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7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