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以“长征”系列火箭为主的火箭发射,震撼了全中国人的心。限于当时国内生活条件的制约,电视还未能在家家户户普及,所以录音报道这一火箭发射的盛况,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让更多的人清晰,形象地了解这一过程,电台作了较大规模的实况录音报道,在报道中,现场的声音,解说员的解说,现场观众的欢呼聚为一体,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氛围,让听众如同身临其境。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缆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声音叫广播。广播是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它诞生于1906年,而电台正式播音始于1920年。它目前已经成为传播消息的重要媒介。广播这种大众传播工具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它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感染力强,富有群众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我国广播的中心,广播时间不断增加,广播内容日益丰富,该台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和“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等新闻节目是我国影响力最大,听众最广泛的重点节目。广播把传播新闻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世界各国的广播电台,都会提供新闻时段,有的采用各通讯社记者采写的新闻,有的则采用本台专职记者采写的新闻。可以这样说,广播的传播信息,传播知识,提供文化娱乐与服务等诸多功能中,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广播新闻在广播播出的内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把人造天体(人造卫星等)或宇宙飞船运送到预定轨道上去的火箭叫运载火箭。由两枚以上火箭串接组合而成的运载火箭叫多级运载火箭。多级运载火箭每级都装有发动机(一台或几台)和推进剂。发射飞行过程中,当第一级火箭推进剂用完后,该级即脱离整体,紧接着第二级,第三级……开始工作,使飞行器继续加速前进。一般人造地球卫星,通常采用二级或三级火箭发射。轨道较高的人造地球卫星(例如地球同步卫星),月球探测器和行星探测器等,通常用四级火箭发射。这时,末级火箭成为人造天体。继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试发成功之后,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不同用途的空间探测卫星送上了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的试验通讯卫星。1988年3月7日,我国又成功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三颗通信卫星。目前,世界上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卫星通信技术,但是能够使用本国研制的空间运载火箭,掌握发射同步轨道卫星复杂技术的国家,除中国以外,也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空间局四家。本文是一篇录音广播稿和一般广播稿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的,比一般的广播稿更全面、更具体,生动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使人犹如身临其境。这则新闻,以时间为顺序报道事件的发生过程。先报道运载火箭发射情况,再报道运载火箭落水情况。报道运载火箭的发射,从一小时准备开始写起,再写到“还有两分钟”,“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然后报道运载火箭的发射。报道运载火箭落水情况。先报道测量船的情况,后报道直升机的情况,也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报道的。这样安排,使事件的发展十分清楚,便于听众的收听。《喜看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壮观景象》。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个引子,交代通讯员和新闻标题,是录音新闻的特有形式。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在这则新闻中,括号里的文字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这些文字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录音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这些文字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了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缩短了听众和事件发生现场的距离。从中看出“录音新闻”一个特点:材料真实,报道全面。这篇课文重点报道了那两个场面?为什么这样安排?重点报道了发射和测量这两个场面。这篇录音新闻,围绕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着一中心来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这段报道用12个字写发射区的景色有何作用?既写出发射海域的美丽,衬托了人们的心情,也从侧面说明发射时间和地点的精心选择。新闻最后发射区指挥所负责人的讲话包含几层意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发射很成功强调成功发射是由于贯彻了独立自主的方针,是由于全体人员的团结奋战表达全体人员再作更大贡献的决心具体分析这篇新闻的解说为什么给人印象很深?报道火箭发射实况,解说具体生动,多处运用描写手法,如写火箭出水:橘红色火焰、雪白的浪花、蔚蓝色的海面,伴以呼啸声、欢呼声,绘声绘色,绚丽多彩。文中还多次运用比喻,如“像一条大鲸鱼”、“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如同一条出水巨龙”,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用概括的语言归纳这篇报道的内容因为运载火箭真正发射、升空的时间很短暂,能看的时间就更短了。所以这篇报道侧重于报到发射前后工作人员紧张工作的情况。在运载火箭发射区:火箭发射前各部门的准备工作,发射前2分钟准备,发射前1分钟准备,发射过程。运载火箭预定溅落的测量船上:弹头落水前机房内忙碌搜集数据的情景,人们欢呼的景象及负责人自豪的谈话。口语和书面语的自然结合作为广播稿,对语言要有特殊的要求,录音广播稿由于有许多现场报道和采访,这一要求更加明显。这则新闻,在这方面非常成功。比如:“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这说明雷达已经捉住目标……”等都是口语化的表达。但这样的表达又不是纯粹的口语,而是和书面语的结合运用。如上一句的下半句:“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这便是书面语言。而两者的结合又十分自然。这样的表达,既使听众便于接受,又能把有关的内容说得准确明白。比喻修辞的使用恰到好处课文在语言上尽量做到大众化,但在报道中为了让听众易于理解、更为了形象生动地描绘眼前的美景和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情,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如:“最后是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一句把潜艇比作鲸鱼,就具体、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潜艇下沉的动作。富有感情的语句穿插其中这则新闻不仅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取得的成功,还歌颂了参试人员的奉献精神、表达了人们对祖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自豪之情。这些可以结合下面的句子来体会。“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这一句运用景色描写写出当时人们的欣喜之情。结尾“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一句叙述了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后人们的反应,他们的反应一方面表达了内心的激动心情,另一方面表达了他们的自豪之情。而“人们含着激动的泪水欢呼起来,欢呼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一声春雷”一句从激动的泪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所有参试人员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崇敬之情。相同点:1.都写真人真事。2.都反映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3.都有与内容相关的标题。不同点:1.内容上,消息简略概括单纯,通讯详细具体丰富。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且只报道大致情况。而通讯可能是一人一事,也可涉及更多的人物和事件,且重视细节刻画。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消息的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组成。通讯写法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3.语言上,消息主要是记叙,而通讯的表达方式多样。写作上,消息手法简单,风格朴实,通讯手法多样,富有文采。4.实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要求:分小组模拟播音每组同学分好角色,主要有播音员、记者、现场人物;注意广播语言的特点:口语化、简洁化、生动性。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1.在下列语句的空白处选填恰当的词语。(1)这时候,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猛烈剧烈激烈)地翻起雪白的浪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2)一声令下,陆跃忠(勇敢急切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随着闷雷般的声响,运载火箭射出水面。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B.录音新闻的基本形式是现场录音和文字报道相结合。C.通讯比一般新闻更具形象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所报道的人或事可以进行适当改动。D.新闻最基本的形式是“让事实说话”。请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学校的科技小组,然后认真整理材料,写成一篇广播稿,报道科技小组近期的科技活动情况及成果。如有可能,最好能够进行现场录音。
本文标题:20.录音新闻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8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