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知识整合三文化创新一、高考真题分类研究——找规律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2014·江苏高考)“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解析:由题干中“最早是军事用语”“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等关键信息可知,文化可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不选。答案:A2.(2010·北京高考)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嘚嘚,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解析:“徐悲鸿偏爱画马”是他的个人情感,影响了他对马的认识,题干分析了主观因素对艺术创作的影响,C项正确;A项观点正确,但试题没有涉及环境影响;B、D两项是唯心主义观点,不选。答案:C考点(二)文化创新的意义3.(2012·山东高考)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解析:在改编《墙头记》的过程中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这是文化创新的体现。从材料可以看出,改编作品赢得观众喜爱的原因正是创新,故B项正确;A、D两项观点与材料无关;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项观点错误。答案:B考点(三)文化创新的途径4.(2015·山东高考)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的题眼是“雷风侠”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雷风侠”的创新设计来自人民群众,是为传播正能量自觉进行的文化创新,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故选①④;②说法错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不只是体制机制创新,还有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等;材料没有涉及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故③与题意无关。答案:B考点(四)文化创新的主体5.(2012·福建高考)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解析:杜甫立足社会实践、关注人民生活,这使他的作品成为永恒,也体现了文化创造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社会实践,故B项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不能笼统地讲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故A项错误。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主要源于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特有的包容性,故C项表述不妥。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是它特有的包容性,故D项表述错误。答案:B二、命题陷阱全部洞悉——除隐患1.(2014·北京高考T25)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指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2012·山东高考T22)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指正:社会实践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2012·福建高考T33)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指正: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4.(2012·福建高考T33)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指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5.(2010·海南高考T16)只有借鉴外国文化,才能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创新。(×)指正:文化发展创新需要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但不是绝对的。三、对接高考整合知识——明考法(一)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创新1.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2.重要性: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二)文化创新的途径——怎么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基本途径:一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二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四、锁定热点预测押题——验能力1.2015年2月15日晚,大型情景诗画《丝路乐魂》由新疆木卡姆艺术团上演。音乐会上,传统的木卡姆艺术有了新的表演形式,如用西洋乐器进行演绎等。音乐会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典音乐作品串起,绘就了一幅新丝路长卷。古老的旋律与现代舞美技术相结合,每一首曲目都似一首诗、一幅画,让各族观众沉浸其中。这表明()①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可以促进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对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的认同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③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因时而变才能对个人发挥积极作用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等知识的理解。由于采用了西洋乐器进行演绎,传统的木卡姆艺术让各族观众沉浸其中,①④正确。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故②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即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故③错误。2.《我是演说家》自播出以来,收视率平均排名同时段全国第三。节目通过理性的思辨、感性的陈述、语言的碰撞和一个个热血励志的人生故事,把综艺节目的风骨情怀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这说明,文化创新要()A.奏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C.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D.克服大众传媒的商业性解析:选A材料说明,文化创新要奏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3.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①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④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①错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④错误,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材料强调人民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②③符合题意。
本文标题:2016届高三人教版新课标高考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第一部分:模块三复习方案第一步专题二:3.文化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8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