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对浙江新高考方案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浙江上海高考改革方案比较共同点3+3不同点7选36选3共同点+3是等级分不同点40至100共21等级40至70共11等级共同点高校设置科目与学生选考科目只要有一门吻合不同点+3及外语都有二次考试机会只是外语提供二次考试机会共同点不分文理科不同点学考与选考设置在10月底及4月中旬学考及选考设置在5月底共同点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仍要分段录取问题1:选怎样的人?选人的可信度?传统的高考区分的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前5%七选三科目的赋分方式-----21个等级,40分与100分之间有20个间隔,间距3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234567877777765432111009794918885827976737067646158555249464340012345678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现在的高考+3科目的区分度明显下降,允许考二次,区分度进一步下降上海六选三科目的赋分方式-----11个等级,40分与70分之间有10个间隔,间距3分1234567891011A+AB+BB-C+CC-D+DE70676461585552494643400246810121234567891011浙江与上海新高考的特点价值取向---兴趣、特长发展增加了选择性---农村学生大多数还不会选(公平吗?)弱化七门课的区分度(对优秀的少数学生没有区分度)例如原来某一科优秀的学生与较好的学生可以相差20-30分,现在只相差3-6分。有一个好学校,原来理综最好学生与最差学生会相差80多分,现在只相差8分。以后靠什么区分学生?数学文理不分——对于优秀学生也是没有区分度。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外语可以考两次,相差也不大,相差比较大的学科是语文。推断:农村孩子进入好大学的概率将变小(语文、外语比不过城市孩子,其它能够体现智力、努力水平的学科拉不开分数)(公平?).男生比不过女生!有创造力的比不过死记硬背的!现象一:女生状元多现象二:语数外好,才能进好985语文好,才能成为状元名次总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17231321471441001001002720128150142100100100前10717126150141100100100前10712125149138100100100前1071012015014310010097前10710116150144100100100前10709124148140100100100相差14分16分3分6分003分现象三:北清自主招生大大增加向几所学校集中现象三:得竞赛者得清北北清自主招生大大增加——对成绩不信任向几所学校集中——竞赛优势学校为什么不信任?江苏问题:江苏从全国前列——第9——29名校领导:“江苏的学生是很好,但不考物理化学,我一个都不想要”2016,清北总数347,裸分录取39人2017,北大招200人,其中裸分12人二、变化·问题·对策问题:赋分方式不合理导致学生回避部分学科绝大部分高校不设置或象征性设置“门槛”不能形成制约选择性太大导致走班引起选学物理的人数为什么急骤减少?二、变化·问题·对策1.学校管理------工作量将大大增加制度变化——与新高考适应的机构设置、选课制度、考核制度等管理方式变化——既有行政班,又有教学班,不同类型不同课表教师任职变化——工作量变化,专业变化(转行,兼职,管理自修)学生管理变化——学生走班后交作业,自修课考核变化——不同班级起点不同,组合不同,不断变化场地资源变化——增加走班教室、自修教室2.教师队伍建设及专业化发展学生自主选课带来的教师结构性变化区域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县(2377)7261489130698212581068291县级市(4694)1552238525601783198224451377合计(7071)2278387438662765324035131668选考比例32%(义乌市40%物理教师转了)55%55%39%46%50%24%排序6125437对策:增----一些学科增加工作量转----物理教师转通用教师、初中教师、小学教师招----一些学科招新教师流----区域内各校之间流动困难:部分学科需求量较大,来不及招、来不及学学科选择有不确定性,盈缺不定教师不够怎么办?对策:大班上课(效果不好)利用导学案(自学)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直播利用现代技术先录像再播出利用网名课程进行学习大问题:对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同一时间段开设相同科目,相互间不能听课、评课出差没有其他教师代课,不能外出参加教研活动.教师生病请假没有人代课教师忙于应付考试,心不能静下来担心转专业,没有长期的准备,对教研活动缺乏动力3.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是否需要分层走班?哪些学科分层走班?3.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是否需要分层走班?哪些学科分层走班?对策:差异明显的学生需要分层走班;差异大的学科需要分层走班。有的学校确实需要分层教学(一个县只有一个中学,好、中、差的学生在同一学校),有的学校录取分数线只相差不到10分,也进行分层(A、B、C)进行教学.全面认识分层走班的利弊---因材施教与走班负面影响因素和效率(学生心理、家长心理、教师心理、学习反馈、学生管理、期望效应)之间的关系.4.选课与走班变化:选课是必然的----落实选择性问题:什么时候选?一次选定,还是逐步确定?学校、学生、家长如何互动?教师如何指导?问题:选课还是选教师?班额大小如何调节?学生需要与师资不足之间的矛盾?分类走班的难点——规模小的学校问题:班级数少的学校(或分为多层,同一层次班级数少的学校)如何选课?对策:在选课过程中逐渐集中.目前几种方式完全按照行政班三年不变,学生选课走班(教室内课桌只有一张桌面)——领导、学生喜欢、教师、家长但心。两个重点实验班不走班,其他走班——领导较关注、期望以后没有重点线的学校学生确定3门选考科目后,重新编班-----不同选考科目组合班(部分班级无须走班,部分班级走一门,少量班级走二门)——大多数学校即:3+3,3+2+1,3+1+2。学生确定2门选考科目后,重新编班-----即3+2+x,过一段时间再确定x——想让学生逐步确定选考学校确定7-8种组合,学生进行选择-----对高考特别在意的学校、民办学校及班级数少的学校。关于走班领导期望:三年行政班不变,有利于真正选课,有利于学生综合评价(学生互评),避开重新编班,学生提前确定选考科目,避开班级不平衡,男女生比例失调.学校困惑:学生走班后带来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学生管理带来困难,师资场地不够.实践效果:许多学校,甚至是优秀学校经过一年实验,发现学生成绩差距拉大,平均成绩下降.(及时反馈、期望效应、同伴互助)分层分类走班分层走班动态调整(语数英)高三不走分类走班体验选定(七选三科目)创新班——四个平行班拓展班——四个平行班实验班——四个平行班满足35种组合选课需求(1)2014级(2017届)走班教学形态与发展(温州龙湾中学)分层分类走班分层调整(数英)语文分层无效分类走班体验选定(七选三科目)满足35种组合选课需求创新班(四个)拓展班(八个)(2)2015级(2018届)走班教学形态与发展分层分类走班学习进度、成绩分类走班体验选定(七选三科目)满足35种组合选课需求(3)2016级(2019届)保送生班(三个)平行班(六个)保送生班(三个)数英创新(三个)走班教学形态与发展•1.教师双岗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下,学生管理实行双岗管理,即行政班班主任与教学班班主任协同管理。确立任课教师(教学班班主任)是教学班的核心,与行政班班主任通力合作,信息互通。走班教学制度保障•2.成长导师管理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每位教师为十位左右的学生当成长导师。每月一次、面对面、记录评估(期望效应、问题解决)走班教学制度保障•3.学生动态管理a、层次递进原则b、自愿申请原则c、稳定均衡原则走班教学制度保障(1)收交、分发作业的问题、及时反馈问题各班(或几个班级)成立小组长;晚自修按照教学班走班(2)上课老师拖堂,学生走班迟到的问题年级段加强管理后几乎不会出现迟到现象。走班教学反思建议问题与建议(3)教师外出教研活动需要代课问题大班上课或使用导学案。(4)自修课的管理的问题减少自修课,晚自修按照教学班进行走班。2.问题与建议六、走班教学反思建议6.再谈考试条件的设置高校设置科目与学生选考科目只要有一门吻合-------将绝大多数高校对人才基础的要求消融掉——导致不少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不能适应。--导致人才知识结构缺陷;--导致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导致学校教学无序物理是重要的!(理工科学习的基础)大学的专业是对接社会需要的,根据社会需要调整!我们的国家,这么多人,需要制造业,需要理工科!重点大学对物理的重视不会变,自主招生(三位一体)必考物理)为了升学,为了能够学习有用的专业,为了在大学中的发展---优秀学生一定要学物理.三、优化与完善,回归初衷反思:方向上的单一:只尊重学生选择,忽视了国家需要(60-70%的文科方向学习,是国家需要的吗?)思维方式的单一:选择好!--没有考虑教学实际众多因素的制约。——(有一门相符即可)读书无用论,反智主义,非理性。责能部门的见识:广东的标准分教训没有吸取——所有货币如果都等值,会如何?预测:(1)学、选考分离有利于区分不同水平的教学要求,有利于更加全面和均衡地考查知识和能力;(2)虽然规定初考时间和门数,不确定学考具体学科考试时间,还是会乱,还是会不公平;(3)选考两次机会,虽然在公平性上问题不明显(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考两次),但会压缩新课教学时间,不利于素养培养;(4)“熔断”机制不是针对不公平评价的原因来设计的解决方案,不可能增加优秀学生选学物理,可能吸引一批差生来选考物理。(5)高校提出要求,会慢慢起作用。从2800名到30000(省内18000,省外12000)本次通过对42所一流大学进行统计,除南京大学暂未公布相关数据外,其余41所一流大学2018年拟在浙江招生专业(类)共1358个,其中选考科目要求仅限物理的专业(类)合计211个,占所有招生专业(类)的15.54%。(浙江专业总数506,单限物理86,17%)有14所大学没有选考科目仅限物理的要求。这14所学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2020年的人民大学与西北农林2020年的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20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除了设计专业,全考物理能支撑住物理吗?其它学科,如化学、生物会怎样?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浙江高考改革方案问题与对策:对浙江新高考方案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共6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4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