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语文:2《谈神说鬼寄幽怀》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集备资料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单元总说•课堂教学设计•学案设计单元总说•单元目标•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概述•相关资料•学法导航•【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的特点、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掌握有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过程和方法•通过讲解、讨论、点评、写作、对比阅读等方式学习长篇小说的鉴赏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品味作品语言,理解小说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强古典文学修养,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能形成自己的看法。•【重点难点】•了解中国古代神鬼小说的两种类型和崇“奇”贵“幻”的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应为单元学习的重点。而学生用现代观念对小说的审视,以及两篇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不同应为学习的难点。•【主要内容概述】•本单元为中国古代神鬼小说,选取了《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两部作品,它们分别代表了古代神鬼小说的两种类型,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比较两部作品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相同及不同。•1、《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1522—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显然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西游记》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小故事也都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课文《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节选《西游记》。这段故事,孙悟空和红孩儿斗智斗勇,情节曲折复杂,颇有趣味。虽然只是节选,但是人物的塑造却非常鲜明,唐僧的迂弱、孙悟空的精明强干、猪八戒的贪吃懒惰、沙僧的执着忠诚都通过各自的言语、行为表现的生动形象。•2、《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从题材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劳山道士》、《瞳人语》等•课文《香玉》《王六郎》节选《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写人妖之恋、人鬼之亲的作品,作者刻画了许多本是花妖狐鬼的异类幻化成的女性形象,她们容貌艳丽、温柔多情,在这类小说中,有一个序列很值得注意,即写花精的几篇小说,主要包括写牡丹花的《葛巾》《香玉》,写《菊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荷花三娘子》等四篇。《香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既写了黄生与香玉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又表现了他们与绛雪之间纯真深挚的友情,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至情。《王六郎》是蒲松龄吸取了民间故事的营养,加以丰富的想像和创造,创作的水鬼故事。其内容主要是通过水鬼王六郎和渔父许氏真挚的交往,歌颂了真正的友谊。通过真挚的人鬼之交表达对真挚友情的渴望。•【相关资料】•1、解读“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指汉魏六朝时期带有神怪色彩的小说,它们多数来源于巫和方士的奇谈怪论。汉代以后,道教和佛教逐渐盛行,鬼神迷信的说教广为流布,所以志怪的书特别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孔约的《孔氏志怪》等。(“志怪”一词出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现代作家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里就专门列了《六朝之鬼神志怪》上下篇。志怪小说可以举干宝的《搜神记》作为代表。现存20卷,是明朝人重新辑集的残本,还混入了一些可疑的篇章。•该书收集了许多晋朝以前的神怪故事,成为一部汇编性质的小说集。其中一些优美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董永》、《三王墓》、《韩凭妻》等,长期在民间流传,有的还曾编成戏曲和白话小说。志怪小说比较完整的还有相传是陶渊明作的《搜神后记》、王嘉的《拾遗记》、刘敬叔的《异苑》、吴均的《续奇谐记》等。其他的书大部分都散失了,只有一部分佚文收集在《古小说钩沉》里。不过,当时人并不把它当作小说来写,如干宝《搜神记序》说,他写书的目的是用来“发明神道之不诬”,就是说在他看来神是实有的。所以,当时人把这类志怪书当作历史著作。•现在我们把志怪杂传称作小说,一方面是参照了宋朝以来书目的分类法,另一方面,也是从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源流来看的。因为正是从六朝的鬼神志怪里,孕育出了唐代的传奇小说(唐代传奇当然还受了史传文学的影响),如《古镜记》、《枕中记》、《柳毅传》等就是志怪故事的新发展,而唐代传奇才是中国小说发展成熟的标志。•2、神魔小说的全景观照•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由于文化地位较低,受到正统文人的轻贱,作者之间缺乏必要、足够的交流和沟通,因而难以形成西方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流派。不过由于题材较为集中,每一主要题材下都有一批作品,因此也可依照题材的不同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分成若干流派(有的研究者将其称作类型),如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公案小说等。毕竟题材的不同往往意味着描写对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区别,它必然会带来写法及风格的差异,这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创作的一个民族特色,值得深入探讨。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多偏重作者版本的梳理考证及小说社会文化功能的挖掘分析,对小说自身的诸多特性则重视不够。•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较多地关注这一问题。就神魔小说而言,虽然其具体作品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受到研究者较多关注,但流派整体上的观照还比较缺乏。在此背景下,胡胜博士《明清神魔小说研究》一书的出版弥补了神魔小说研究的不足,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古代小说研究的新趋势,所以被列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神魔小说的得名来自鲁迅先生,其渊源甚早,与宗教、民族、神话传说等文化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重要的小说流派之一,其奇特大胆的浪漫想象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形成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同时,它又是一个蕴涵丰富的文化载体,可供宗教、民俗、人类学等多角度的开掘,从中可见人们复杂的文化心态。更为重要的是,在强调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国度里,它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思想的另一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因此,对此类小说的研究有其重要价值。与此同时,研究这类小说的难度也是可以想见的,正如作者本人所概括的:“作家身世的隐晦、作品年代的缺失、版本的杂乱、思想内容的深邃复杂,无不影响到对作品的准确评价、定位”。胡胜博士知难而进,多年致力于神魔小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书对神魔小说的分类、生成、流变、创作思想、地位及影响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作者在研读大量作品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神魔小说进行整体观照,为这类小说画出了一个全景图。此前的文学史著作或小说史著作在提到神魔小说时,往往着重于对其代表作品《西游记》、《封神演义》的介绍,缺乏全景透视。该书则不然,采取纵横结合的方式,纵向上依照神魔小说发展演进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初兴、发展、变革、衰蜕和终结5个阶段。每个阶段则横向介绍此一阶段的各类作品,并对一些代表作品进行重点分析,既有整体的归纳总结,又有局部的具体探讨。读罢全书,明清神魔小说的整体情况了然于胸。•作者视野开阔,方法得当。全书将神魔小说放在中国小说及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既注意其自身的各种特性,又关注它与其他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切入角度与神魔小说发展演进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因为这类小说除了文学功能之外,还有诸多社会文化功能。作者在探讨神魔小说的产生时,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从文学传统的影响、文化心理机制的影响和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对其内因进行深入剖析。对神魔小说的创作思想,则分“托神魔以刺世”、“借鬼怪以劝惩”、“以戏言寓诸幻笔”、“现民众闾巷间意”诸方面予以揭示,对神魔小说的特性有着更深的把握。•(《明清神魔小说研究》胡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法导航】•一、小说鉴赏基本步骤•1、依托文字理清情节线索;•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3、透过形象挖掘主题内涵;•4、研究写作技巧,如语言特性、叙述角度节奏等•二、小说鉴赏的具体方法•1.人物鉴赏:顰笑言语见真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情节鉴赏:文似看山不喜平;•(节奏、悬念、巧合、突转等)•3.环境鉴赏:一草一木总关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叙事技巧:笔端变幻风云生;•(视角、详略、顺序等)单元教学设计•《孙悟空大战红孩儿》《香玉》《王六郎》【整体思路】•1、整体→局部(单元整体把握→局部课文解读;单课整体把握→局部文本研读)•2、学时设计:把握情节→赏析人物→研讨主题•3、学生活动自读感知→个人内化→互动探究→能力形成•【学习目标】(略,参见“单元总说”之“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学习人物刻画,分析人物性格;鉴赏精彩描写,理解作品的意义。•【学时安排】6学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活动内容】单元介绍及《西游记》介绍•【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可从让学生演唱《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导入,通过歌曲来渲染研学氛围把学生带到研讨文学作品的情境中来。•(这样导入,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名著间的距离)•【活动过程】•一、谈神说鬼•1、你了解或阅读过哪些神鬼小说?留下怎样的印象?就你所了解的向老师和同学做一介绍。•2、《西游记》、《聊斋志异》同属于神鬼小说,根据你的了解和阅读,哪部小说的哪些情节
本文标题:语文:2《谈神说鬼寄幽怀》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7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