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经济史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导言从渔猎到采集,从圈养到耕作,原始社会的形态由母系血统父系血统转化。原始社会初期,女性从事的采集业以其稳定的收入成为原始人群生活方式的主导。随着人类自身的繁衍和工具的革新,剩余猎物和剩余食物种子的出现,身体条件更为强壮易于大规模耕作的男性逐渐取代了女性成为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性别群体。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就这样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逐步转化,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国家诞生了。在人类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自然资源与环境始终与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古代社会中,自然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节、古代社会的资源与环境第二节、人口的增长、分布与流动第三节、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内容第一节、古代社会的资源与环境一、古代社会地理环境(一)气候的变迁1、温暖期和寒冷期的概念2我国历史上气候变迁的总规律:总趋势:逐渐变冷;温暖时期逐渐变短,寒冷时期逐渐变长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四个温暖期:时期一: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时期二: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公元前5世纪时期三:公元前2世纪中叶到公元2世纪末时期四:公元10世纪中叶到13世纪末四个寒冷期:时期一: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世纪中叶的西周时期时期二: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即战国至西汉初年时期三:公元2世纪末到公元10世纪14世纪,即魏晋南北朝到盛唐时期时期四:14世纪初到19世纪末3、气候变迁的影响随着气候的变化,天然植被地区逐渐缩减,栽培植物替代了天然植被。最早是黄河流域,魏晋以后延展至长江流域,唐宋以后扩大到珠江、闽江流域。明清时期扩大到东南沿角岛屿、西南山地丘陵、东北、内蒙、新疆等地。(二)、生态环境的变迁1、自然环境的变化森林带分布及其变化荒漠带分布及其变化2、生态环境的破坏(1)人类活动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黄河流域经历的三次破坏:第一次,秦汉时期实行“实关中”政策;第二次,唐宋时期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实行戍边政策;第三次,明清时期的政策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如明初的“开中法”,清朝解除不准耕垦的禁令等(2)人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从放、北方迁往南方,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二、古代社会的资源禀赋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一定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就是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历史。尤其在技术条件低下的古代社会里,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着国家的经济规模、结构及性质,因此,考察中国古代的资源禀赋,对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及特征有重要的意义。(一)、土地资源重点提示:侧重与西方的比较。1、土地面积地理面积地形特征耕地面积2、土壤种类及其分布土壤种类分布区域3、自然灾害地形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古代土地资源禀赋的中西方比较:第一,中国古代农业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远小于欧洲,尽管中国国土面积与欧洲大体相当,但平原面积仅12亿亩,若加上丘陵地带,可垦地仅19亿亩,为欧洲平原100亿亩的1/7,而人口却相当。中国的土壤种类繁多,但具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欧洲少,除东北外,大多为物理性状较差的盐碱地或红壤。另外中国自然灾害频发,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较差,不利于农业生产。第二,现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古代中国土地资源的束缚,导致了较为单一的农业种植业而不是种植业、畜牧业、采集业与农业中的精耕细作,而不是粗放式地经营。第三,中国矿产资源的总体规模仅次于俄罗斯、美国。但富矿少、贫矿多;80%的矿为共生与伴生矿,单一矿少。这对开发利用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也制约了其对经济发展应有的促进作用。如历史上的北煤南运。(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情况总览:中国国土广袤,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蕴含丰富,属矿产资源富庶国。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中国矿产资源存在富矿少、贫矿多,以及伴生矿与共生矿多,单一矿少的缺陷。1矿产资源及其分矿产资源的种类矿产资源的分布2中国古代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铜、铁、煤炭等资源的开发矿产资源的利用传统观念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三、古代社会的人文环境经济制度的选择不仅取决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也受到人们固有观念的影响。在物质环境相似的基础上,不同的观念、习俗便会直接影响人们在制度选择上的偏好。“重农抑商”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统治观念,它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制约了中国对近代化经济社会模式的选择。人文环境是指重农抑商、黜奢祟俭成为习俗与社会形态。(一)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及演变1、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及对“食之者众,生之者寡”整个社会在粮食问题上入不敷出的担心。由此所导致的社会心理压力与政府政策的限制,使商人的货币积累不是投向新的产业,而是“求田问舍”。沦为封闭、稳定的农业社会的附庸。2、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管子模式与商君书模式;制度选择的人文因素3、重农抑商思想的发展:古人对商业的理解;重农抑商思想的转变(不彻底性,影响商业发“重农抑商”展和中国的近代化转型)(二)重农抑商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选择1职官设置与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产生(大司农与少府:政府分权影响经济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图汉朝中央集权图中央集权制的加深:宰相制度的变化:由领袖制向委员制转化,到明代取消宰相等等2轻商与近代化转型(1)传统观念与近代关税的丧失(清代晚期由于在大量的对外战争中的失败,清政府需要承担大量的战争赔款,但是由于清统治者对商业的轻视和缺乏对税收的合理预期,拱手将海关关税的大部分作为抵押品让与外国人);(2)购买力束缚下的古代商业(不殖物产,勾通货贿。为后来小农家庭的贫困,影响中国经济转型产生的影响。)(3)总的来看,重农抑商等文化传统是中国中央集权的制后期经济发展缓慢和近代化迟滞的一个因重要因素。第二节人口的增长、分布与流动人是一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主体,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和资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在古代,自然环境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口的数量、分布和迁徙。反之,人口条件又积极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以农为本的中国,人与土地是固定的联系在一起的。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是发展农业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人口既是古代社会发展的条件,又是古代社会发达的标志。一、代社会人口的增长与波动(一)古代社会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古代经济增长的前提: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a、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不彻底,导致中原地区畜牧业不发达,农业居于主导地位;b、影响古代农业生产的要素(耕地、气候、灾害、人口、政策)2人口与耕地的悖论(强调古代社会前中后期,人口与耕地面积的变化)(二)、我国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阶段一,从夏商到秦末的1900多年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台阶。(最多时达到2000万人)阶段二,汉初到盛唐时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二个台阶,到天宝年间人口达到8000万(两汉“与民休息”政策)阶段三,两宋时期我国人口超过了1亿,比汉代多出了一倍,这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三个台。阶段四,清代人口在100年间从1亿猛增到4亿,使我国人口迅速跃上了第四个台阶。(三)中国古代人口的周期性波动1、人口周期性波动的原因(马尔萨斯陷阱)社会、经济、自然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自然因素(自然条件的变化)(2)社会因素(土地制度是根本影响因素)2、波动的具体情况总体趋势:“迅速增长——缓慢于停滞——迅速下降”的循环往复的特点具体情况3、人口波动所反映出的经济问题二古代社会人口的分布与流动(一)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总趋势(突变式流动)1由西北向东南流动政治中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2由北向南流动人口膨胀走西口此(二)两次突变式流动的原因根本原因:导致人口迁移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承载力,从而造成人口过剩。具体原因:第一次,王莽篡权到东汉建立的十几年间的动乱导致了第一次人口突变迁移;第二次,安史之乱照成此次人口大迁移迁移(三)古代社会人口流动与分布情况1人口分布情况黄河流域长江流域2经济中心的转移关中经济区江南经济区第三节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它萌芽于夏商周,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下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济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并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重点提示:a小农经济的格局;b贫困与超稳定结构的关联;一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形成小农经济的概念:现在我们所说的“小农经济”来源于马克思。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我们总结出农经济的定义是:农业领域内与简陋的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的、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或者说小农经济是农业中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和小私有的统一。(一)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1小农经济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因此小农经济的起源应追溯到个体家庭的形成。最早是消费共同体,当牛耕和铁制农具瓦解了井田制之后,开始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为一体。私有制度的产生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创造了政治条件;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在西周时期逐渐固化为社会生活中具有身份象征和等级概念的阶层(二)耕织结构的形成与小农经济的发展1精耕细作与小农经济的稳固2华夷之辨与男耕女织二、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小农经济的特点是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不是追求扩大再生产。所表现出来的“低投入--产出”根源于农业劳动生产力的低下所导致的的高剥削率(五口百亩之家每年所获的粮食,除去什一税和口粮,所剩远不足以应付家庭的正常开支,只能在生产和生活上尽可能减少开支)。(一)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1古代家庭规模2家庭贫困与富有(李剑农:《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二)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1经济模式的制约(小农家庭)2“低投入——产出”的延续(中后期的发展变化)(三)农业高剥削率1赋税制度的变化2地租的变化(四)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1农民副业2商品结构(五)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1户调式到地丁银(通过户调对丝麻、粮食的征收)2副业与耕织结构(通过国家法令的形式要求农民家庭在房前屋后树之以桑、枣、榆树作为粮食不敷的替代用品。)
本文标题:中国经济史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7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