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地理单元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2013.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读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1-4题。1.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2.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4.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A.人口老龄化青少年幼儿比重大B.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人口老龄化D.青少年幼儿比重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5.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首先从()A、出生率开始B、死亡率开始C、自然增长开始D、生育率开始6.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生育率7.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右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回答8-9题。8.在①②③④中代表欧美国家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状况的是:A、①B、②C、③D、④9.“十五”计划中要求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3亿内,为此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①B、②C、③D、④10.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A、②B、③C、①D、④1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60%C、13%D、23%1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C、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13.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科学家在南极参加科学考察B.学者去国外访问讲学C.暑假到外地打工,勤工俭学D.高中毕业后到外省市上大学14.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民工流动,主要的因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交通因素D.气候因素高一地理试题第3页(共8页)1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基础B.三大发明C.消费水平D.商品经济的发展16、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自发性迁移减少B、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C、人口迁移主要流向西部地区D、人口迁移主要流向边疆地区17、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C、水源条件D、政府政策18、读“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图,与a,b,c,d四曲线相对应的国家是:b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B、瑞典、日本、中国、墨西哥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环境承载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不同角度估算,环境承载力的数字也不相同。如果忽略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某地区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那一种自然资源。据此完成第19-20题。19.若某地区根据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数量计算得出的环境人口容量分别是①②③④,且③①②④,则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应当为()A.①B.②C.③D.④20.在我国西北地区,影响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A.淡水资源的多少B.土地面积的大小C.矿产资源的多少D.科技水平的高低21.2001年阿富汗难民迁往巴基斯坦,按地理范围及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国际人口迁移——劳务输出B.国内人口迁移——宗教C.国际人口迁移——战争D.国内人口迁移——缺水22.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就业压力最大的是丁国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丙国C.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老龄化严重的是甲国D.近几年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是乙国高一地理试题第4页(共8页)23.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24.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下图为图7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图725.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A.16.7%B.14.3%C.0.9%D.1.2%26.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27.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28-29题。28.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29.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B.能源短缺C.水土流失D.淡水匮乏高一地理试题第5页(共8页)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30~31题。30.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A.韩国B.美国C.新西兰D.埃及31.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32.在预测人口数量未来动态变化时,主要的信息来自()①男女性别比例②出生率③死亡率④迁移率⑤人口密度⑥现有人口数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33.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经历了图示过程的是()A.埃及B.泰国C.德国D.印度34.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处于图中的哪一阶段()A.①B.①~②C.②~③D.③~④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图”。据此回答35-37题。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出生率(%)4.44.34.34.3死亡率(%)2.01.71.61.4高一地理试题第6页(共8页)35.该国处于上图中的()A.阶段ⅠB.阶段ⅡC.阶段ⅢD.阶段Ⅳ36.该国1975~2005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37.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B.劳动力严重不足C.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大D.人口总量大38、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城市曾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条件的改善B、政府政策的影响C、大量耕地的开垦D、矿产资源的开发39.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40.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高一地理试题第7页(共8页)第II卷(共40分)二、综合题41.将下列因素的代号按因果关系填入图6相应的空格。(8分)A.科技水平B.获取资源数量C.环境人口容量D.生活消费水平42.读“1997年五国人口变化情况数据表”,回答问题:(共10分)(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印度的自然增长率为。(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型,韩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型。(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4)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对该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43.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3分)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选择填空)。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韩国1.50.6印度2.91.0尼日利亚4.31.3埃及2.90.8德国0.931.09高一地理试题第8页(共8页)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44.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直接关系着我国国家的兴衰。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1)~(4)题。(9分)(1)图示地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______(1分)(2)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_(变大或变小)。(1分)(4)根据图示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4分)高一地理试题第9页(共8页)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DDCB6.DDBDB11.DCDBA16.BABDA21.CDCBA26.CDBBA31.CBCCB36.DCDBB二、综合题41.(8分)①一A②一C③一B④一D42.共10分.43.共13分1)人口老龄化(2分)B(2分)2)B(2分)3)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2分,答出一点即可给分)我国城乡和地区间在经济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别(2分)(合理即给分)4)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不利: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合理即给分)44.答案:(1)广东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等(社会条件优越),环境人口容量大。(2)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户籍制度的改革。(3)变小原因:通过区域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人口环境容量变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地理单元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8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