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古诗词鉴赏之意境型题
意境型题一、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3.诗中某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5.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二、意象与意境1.意象,“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指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象”就是指包含作者情感的具体的事物,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石灰吟》取的是“物象”,托意于物,借物以达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取的是“景象”,寄情于景,借景以抒情。“以笑的样子哭着,以恨的样子爱着;以善良的样子残忍着,以疏远的样子亲近着;以跑动的样子站立着,以沉默的样子诉说着;以充实的样子空虚着,以糊涂的样子清醒着;以死亡的样子生存着,以真理的样子荒谬着。”(北岛《无题》)《无题》取的是“事象”,寄理于事,借事以明理。2.意境,顾名思义,“意”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境”指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客观环境;“意境”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环境;“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三、答题要点:①找出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三是语言力求简洁优美。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苍茫辽远、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清新明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萧瑟凄凉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⑤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四、示例:1.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喻诗人与月共远同孤。第三联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风”是实景。②两联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孤寂冷清的意境。③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精神;同时从尾联看,诗人有一种老当益壮的情怀,但一生漂泊,终被遗弃,大有连一匹老马都不如的怨愤之情。2.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五、练习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3.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阔的气势。面对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诗人却要将帘子挂起,“卧看”这“千山急雨”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4.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问: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5.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营造怎样的意境?(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意境:秋夜幽寂清冷。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教师小结:这首诗有一系列单个的意象,如“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诗中没有直接抒愁,而是通过一系列单个具体的意象,营造了幽寂清冷的意境,表达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6.忆钱塘江宋·李觏①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注释】①觏:读gòu。②涵:包含。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13.这首诗描绘了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一词。(2分)14.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傍晚醉(2)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淡红光,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美丽动人。7.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答:(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答:______(1)“苍苍”写出了秋色隆重,“切切”写出了秋虫吟唱,体现出了秋夜的凄清。表现出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2)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作者,使人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发出了不胜惊喜的感叹。
本文标题:古诗词鉴赏之意境型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6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