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记忆讲解
1第一章绪论(全面掌握)□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型应用科学。2、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过程(1)马克思、恩格斯:“宣传工作”(2)列宁:“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3)斯大林:“思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4)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使用重点不同。①、建国前:主要使用“政治工作”②、20世纪50年代:“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交替使用或并用③、1960年——1978年:“政治思想工作”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3、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总称吗?不能完全等同于。(1)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而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即思想的政治工作性部分。(2)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思想工作的全部,而是它的一部分,即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政治性的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3)当然,现实生活是复杂的,在思想领域内,非思想性、非政治性与思想性、政治化的内容往往紧密结合,纯粹的非思想性、非政治性的具体思想是很少的。而且,还存在难以确定的,难以划分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4、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广义理解;(2)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3)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不同;(4)目的在于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5、辨析: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是共产党提出的,因而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剥削阶级社会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答:(1)首先,不能说谁提出一个名称,这个名称所指的事务就属于谁;(2)其次,考察某种活动,不能只看它有没有某个名称,而是要看它所指的事物是否确实存在。(3)剥削阶级社会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他们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4)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特质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6、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两个规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7、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8、辨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分析:(1)、作为一般提法,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大有学问的专门工作,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命题,则是不妥当的,它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2)、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①、两者联系: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学产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思政教育学为思政教育提供理论指导。②、两者区别:A、具体实质不同(思政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而思政教育学则是一门科学)B、目的(解决问题)不同(思政教育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而思政教育学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C、产生时间不同(思政教育这项活动由来已久,而思政教育学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科学体系)□9、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①个人和社会;②思想和行为;③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④内化和外化;⑤教育和管理。(1)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2)外化: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掌握】10、学科特点: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3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1、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摆的越高越好吗?(1)分析:必须适当。历史经验证明,过分强调或弱化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损失。(2)怎样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必须掌握)①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是只靠武力,最重要的是人心,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必须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②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且为其服务,而且也受制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反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③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概括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所以无论哪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都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关注一下)2、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具体体现是什么?①个体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目的的体现,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具体体现: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个体享用功能。②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是: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1、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内在目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极目的)。2、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即培育“四有新人”(一)为什么?①、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②、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③、培育“四有新人”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4(二)如何培养?①、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②、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③、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德;④、增强人们的法治纪律观念;⑤、促使人们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养。(必须掌握★)3、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一)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①、理论学习,把握其科学内涵。②、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的能力(二)突出主旋律教育: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来培育“四有”新人。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①、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引申: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践履。)③、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四)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①、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警惕;②、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的教育。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1、马克思关于环境和人的观点:(材料分析)“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如何理解:1、人与环境是互相创造的:①、环境给人以影响,制约人的活动;②、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环境,并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造自身。2、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辨证统一于实践。在人与环境相互创造的过程中,两者都处在不断变化中,环境变得有利于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有利于环境建设的活动,都取决于变革的实践。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含义: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特点:①、广泛性;②、特定性;③、动态性;④、可创性。53、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1)、优化经济环境(基础条件)①、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③、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的利益关系。(2)、优化政治环境(影响最直接、最突出的)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③、推进机构改革。(3)、优化文化环境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③、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①、党和政府要有效地控制大众传播媒体,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报道、正面教育;②、要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③、采取有效的措施净化网络环境;④、加强媒体的自律。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考试题较多)★★1、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2、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注意区分:思想是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3、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1)外在因素影响制约过程: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忽视人的内在因素的作用。(2)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知、情、意、信行均衡发展过程以上两种观点均错误。★★4、简述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规律一: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规律;规律二: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规律。(注意即可)★★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6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区别:①、分别隶属于“教育实践”和“人的发展”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影响思想品德发展的一个因素。联系:①、思政教育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外因。②、思政教育是思想品德正确发展的重要保证。★7、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①、教育主体(教育者);②、教育客体(受教育者);③、教育介体;④、教育还体(教育环境)★★8、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掌握要细化)(1)、明显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①、与一般的社会环境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和正面性的特征;②、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社会环境极其复杂的条件下,必须坚持影响方式的正面性及其创新,坚持创设积极健康的育人氛围,这是由本质属性所决定的。(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和智育、体育、美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复杂性和社会性是其重要的特征。(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①、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关系的角度,可概括为引导性和长期性的特点;②、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③、教育者要坚持不懈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引导受教育者想思想道德的高境界迈进。★★9、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基本矛盾: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表现:①、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③、思想政治觉得要求与受
本文标题: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记忆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0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