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计划与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在各个发展时期、各主要代表人物的活动、主要著作和思想。本课程除了要求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各理论环节之间动态联系的理解之外,还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泛读课性质。这样能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或理论教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教学计划与要求•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掌握马哲史教材和马克思哲学著作选读中给出的基本知识。•通过学生选题研究并撰写有创见的小型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和对话,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理论问题和进行文字、口头表达及应变的能力。要求学生每周课外进行本课程的阅读和写作等。希望每个学生上课前预习并带着自己的问题和疑难到课堂上来,我们欣赏恶化鼓励同学们以书面、口头或任何形式提出的问题和见解,鼓励同学进行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教学计划•绪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来源及其形成标志,并探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历史时期所实现的世界观的转变)•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验证和发展(资本论的形成及其重要思想)•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及其在欧洲的传播•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苏联)的传播和发展及其战后在苏联和东欧的曲折发展参考教材•北京大学哲学系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卷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参考阅读•马克思传、恩格斯传、列宁传、斯大林传(任何版本都可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列宁选集》(四卷)•《斯大林文集》(1卷)•北京大学哲学系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9册•徐重温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曾盛枝著《二十世纪末国外马克思主义纲要》•孙正聿等人合著《马列著作学习旨要》绪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但是作为哲学史的课程它除了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概念、范畴和原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之外,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线索的叙述上,它更应该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绪论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点: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邻近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哲学原著选读)的关系来看:与邻近学科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因有其各自特定的内容和任务,因而又有区别与其他学科的自身的特点。•马哲原理侧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概念、范畴、原理及其内在联系;原著主要是学习和研究若干哲学著作写作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绪论•马哲史不但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而且还要研究其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的哲学思想,但它绝不是原著思想的汇编,而是把这些著作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考察其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第二、从马哲史研究对象的内容来看,马哲史侧重从运动变化的形态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原理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并依据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事实,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论。绪论•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历史分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根据世界历史时代进行分期,这种分期的主要依据是: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等发展的特征;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发展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按照上述分期的依据,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各约50年的三个时期:绪论•第一时期: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19世纪末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欧洲的传播。•从社会历史的实践来看,一方面,产业革命及其电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70年代后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另一方面,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并导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在欧洲爆发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而且在亚洲也接连发生了反对殖民主义的起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绪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来看,在40年代马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在这期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理论。而且在70年代以后,马克思继续从事《资本论》的写作和研究并开始了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卡夫丁峡谷理论)。恩格斯则在确立辩证唯物自然观和使马克思哲学的系统化、完善化中作出重大贡献。•在这期间,马克思主义得到日益广泛的传播,并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而且马恩的战友和学生狄慈根、拉法格、梅林、考茨基、拉布利奥拉等,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绪论•第二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发展•从社会历史的实践来看,一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相对论的创立和量子力学的诞生,改变了科学技术的面貌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社会的矛盾更趋激化,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绪论•从理论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并在理论上合指导实践中都取得了巨大胜利,尤其是在俄国革命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指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其宣扬的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列宁阶段。斯大林尽管在贯彻列宁路线的过程中犯有严重的错误,但领导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我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成功地运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绪论•第三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研究和曲折发展•从社会历史实践来看,二战结束以后,世界进入相对和平和发展的时期,科技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另一方面,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采取改良措施,使阶级矛盾有所缓和,同时在东欧、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指导思想,并指导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绪论•从理论上来看,50年代以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哲学思潮,其中既有积极的成果又有对理论的背离。特别是在80年代以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由教条主义走向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西化”政策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无产阶级政权失而复得,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了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绪论•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特点:•第一,马哲史与革命史、国际工运史紧密相连。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实践的哲学,从根本上说,它是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又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服务。•第二,马哲史的发展总是与革命领袖的名字紧密相连。绪论•学习方法:•第一,要采取“史”与“论”结合的方法。因为,马哲史不仅是一门历史科学,而且也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理论科学,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史”的研究,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的理解,并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发展中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同它所处的历史环境结合起来加以考察,而且要结合当代的社会实践和科学事实对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做出事实求是的评价绪论•第三,采取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既要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过程,又要逻辑地把握它的内在联系,探究它的发展规律。•第四,采取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既要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又要把握其实事求是的精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形成(1836——1848)•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上任何一种哲学学说,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为前提,为表达和满足一定社会需要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自己所处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和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看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此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毛泽东选集》1卷)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概括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时代的主要特征,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客观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相对地说,哲学是一种更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但是,归根结底它也根源于经济事实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以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大生产为物质前提的。•(一)“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的产业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也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从而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二)马克思哲学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和分散的小生产取代,使人类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得到了空前的发挥,资产阶级以其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马恩选集》1卷•产业革命深刻而迅速地改变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日益明朗,从而使科学地解释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发展的动力成为可能。•资本主义及其工业的社会化生产,使资产阶级社会成为历史上最发达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它一方面使人们能够通过对现实社会各种关系和结构的理解,去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私有制社会的结构和生产关系;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化所建立的物质基础和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暴露,又为预测历史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客观依据,因而也就可能揭示出社会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国际交往的扩大,大批了民族的局限性和狭隘眼界。这就使人们有可能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是它的创始人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们首先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它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它根植于现实基础之中,首先根植于经济事实之中。•二、阶级斗争的新特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一对孪生子,作为剥削者和和被剥削者,它们始终存在着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斗争。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近代无产阶级,从而使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一切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并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一)“工业革命”与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在资本主义早期,雇佣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是自发和分散的进行的,斗争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经济要求。两个阶级也不是在严格的意义上对立。•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而且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开始展开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1825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不仅给无产阶级造成更为深重的灾难,而且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从而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更为激烈和尖锐。尤其是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和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6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