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作者:黄伟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贾广军.王安国差别性宏观调控与区域协调发展-金融发展研究2008,(6)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统一贷币政策会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区域、产业、行业闻产生巨大的差别性传导效果,不同微观经济主体对同一货币政策的承受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为差别性宏观调控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建议通过统一政策的肉容差别化增强中观贷币当局的决策参考度、强化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学位论文谭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2008区域间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差距日益扩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因素。如何协调区域发展,实现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构建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是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来进行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便是常用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通过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的重新分配,上级政府可以有效调控下级政府的财政能力,缩小政府公共服务的差距,进而缓解区域差距矛盾。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产生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急需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国外已有160多年历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部分学者考察了发达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具体做法,得出了一些共性特征,并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提出了一些完善思路。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实证角度考核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绩效,阐述了一些改进对策。但是,这些研究缺乏系统性,综合研究区域协调发展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文献也较少,因此,综合探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各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方式、数额等有较大差别。从世界各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情况来看,比较成熟的有美国的专项拨款模式(补助金模式)、日本的税收返还模式(国家让与税)和德国的财政均等化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知道,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的明确划分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用制度来规范执行,并以法律来严格保证。此外,还要根据具体国情灵活进行制度调整。因此,在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范围,采取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把财政资金重心转向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呈现出以下特点:转移支付力度和数额逐步加大,且转移支付增加趋势明显,转移支付形式多样,划分依据不统一,转移支付资金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居有双向性。对口支援体现出横向转移支付的特点,但并不规范和统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财政转移支付的乘数效应逐渐发挥,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地区财力差距,保证了地方各级政府正常履行职能的需要,促进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差距。但是,从根本上说,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不触动地方既得利益情况下实施的,这样就把原体制中存在的非均衡状况带入了新机制,使得新的财政机制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地区间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悬殊的问题,反而使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两种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是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目标定位不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模糊、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支付标准不规范、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等原因造成的。广西享有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中央政府对广西的转移支付额。因此,选取广西为区域样本进行个案分析,全面考核和评价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典型意义。近些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广西财政支出50%以上来自于中央的转移支付;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中,85%来自于财政转移支付的贡献;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的41.23%源于国家的转移支付;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37.54%也是由于转移支付的作用。但是,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84.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是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76.65%。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考虑,中央有加大对广西纵向转移支付的趋势。同时,从1981年开始,江苏、广东先后与广西建立合作关系,对口支援广西,帮助其经济发展,缩小广西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资源向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地方政府之间这种横向支援关系也逐渐出现新问题:协作积极性有所下降,项目协约率和实施率降低,对地区经济和谐发展作用不明显。要实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促进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必须重新设计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阶段,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即弥补地方财政经常性收支缺口,确保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缓解地区间的非均衡发展,体现国家政策导向,推进经济协调发展。在此目标定位下,构建纵横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完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规范转移支付方式,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并合理确定其规模,清理整顿专项转移支付。三是从资金结构、运作方式、计算方法等方面构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四是加快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规建设,尽快出台《政府间转移支付法》,为转移支付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3.期刊论文王泽强.WangZe-qiang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统筹区域发展中,必须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使市场处于区域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以纠正市场对区域资源的失衡性配置,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4.学位论文余屈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性2007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的研究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指导、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并健康发展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效果不同。以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从2007年1月至8月,我国的CPI指数连创新高,与CPI指数连创新高结伴而行的是四次加息。但面对四次加息,各地的CPI指数其变化的速度和变化的百分比各不相同,由此可简单直观的看出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地区其量化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推动各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从而更好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均衡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于是,本文选择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果的差异性这一分析主题,从理论与实践出发,共分为四个部分来阐述这一问题。第一部分指出了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意义,回顾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国内的学者中有一部分是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理论基础来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性差异的,本文亦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分析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性的理论基础)。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演进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早在1961年就发表了《最优货币区理论》(A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s)一文,开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的先河,在其最初的论文中其实并没有限定最优货币区的范围,他指出最优货币区既可以小于一国范围,也可以大于一国国界。随后,罗纳德·麦金农(RonaldMcKinon)等先后涉足于这一研究领域,他们所研究与讨论的主要是确定最优货币区范围的标准。进入70年代,更多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最优货币区理论,展开了对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此部分还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最新实证进展,比如Carlin和Defina认为,货币冲击对美国各州的实际收入影响差异巨大,这可以归因于各个区域货币传导存在差异。其中,各州之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是非均衡产生的重要原因;再如国内学者宋旺、钟正生通过VAR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确实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由于本文是探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果,故而在这一部分对本文区域划分的理由和具体的划分方法也做出了一个说明,在充分考虑区域划分的同质性和类聚性的前提下,以及方便和已有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比较,本文采用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方法。第二部分回顾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一般机理及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构成要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两个并行的过程来发挥作用的:从货币政策变量本身来看,这一过程可概括为: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有时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会直接绕过操作目标而达到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货币政策在微观主体之间的传递来看,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中央银行一一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微观主体(个人、企业)——国民收入。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上,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与形成大致经历了单目标到多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再到单目标(以稳定物价为主)的发展过程,目前而言,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和经济增长。在中央银行的调控系统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除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政策工具之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通常是不能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变量的,而往往是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一些中间金融变量(即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产生变化,再由这些中间金融变量的变化去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力求实现最终目标的。在这一部分列举并分析了比较有影响的几种中介目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银行信贷量和股票价格指数。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求的影响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具体使用那种货币政策工具或者那些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要实现的经济目标。本文介绍并分析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道德规劝和选择性控制。第三部分是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性的实证检验。本文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通货膨胀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终指标变量,以流动性较强的M,为货币政策变量,使用的VAR计量模型。首先对各变量值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各变量的水平值是非平稳的,各变量一阶差分后的值是平稳的,故此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而使用到VAR模型中去的也正是这些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变量。本文分东、中、西部地区做了三个VAR模型以比较分析,其中每一个VAR模型都是三变量滞后期数为二的包含三个回归方程的联立方程组模型。从模型的回归结果看,三地区人均GDP和CPI的脉冲响应分析得出: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也最快,三个地区人均GDP对货币政策变动的脉冲响应最大值都出现在第二期,但东部地区的响应明显强于中部,而中部又强于西部;三个地区CPI对货币政策变动的脉冲响应最大值都出现在第三期,东部地区的响应明显强于中部,而中部又强于西部,并且东部在第二期的脉冲响应已经很接近第三期,而中、西部地区第二期的响应较第三期明显弱,说明东部地区响应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响应较慢。同时,对模型进行了方差分解的分析,得出的结果依然是货币政策在东部地区的效果强于货币政策在中、西部地区的效果。由此经过实证分析,本部分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在东、中、西部地区的确存在区域差异性,这其中,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快,影响也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第四部分粗浅地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区域差异性的原因:1、从货币政策本身出发,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为例,分析了同样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2、从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状况来看,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因素、地理的因素和政策的因素。在金融业发展的数量结构上,无论
本文标题: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