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来看待,享受法律的保护。他们犯了法,我们一样照法办事。它们对我们没有办法。——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方面去找。——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英、荷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最突出的成就是中苏建交和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出席日内瓦会议,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声誉4、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成功做出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初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49年10月3日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4日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5日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7.波兰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8.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6日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9年10月27日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23日11.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1月18日12.印度共和国1950年4月1日13.瑞典王国1950年5月9日14.丹麦王国1950年5月11日15.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6月8日16.瑞士联盟1950年9月14日17.芬兰共和国1950年10月28日另外,还有英国、挪威、荷兰、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8个国家也承认了中国。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象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有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周恩来选集》下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谈话中苏签约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破坏,及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等错综复杂的情况,周恩来作了精彩的发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掩护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5年4月11日,当中国代表团包租的印度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从香港飞赴印尼时,被美蒋特务预先在机上安放的定时炸弹于中途炸毁,造成机上中国代表团8名工作人员、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和波兰、奥地利记者各1人殉难。事件发生后,周恩来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赴会。4月17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到达印尼万隆,受到印尼人民和华侨的热烈欢迎。材料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以及长期殖民统治在各国之间形成的隔阂,特别是由于美帝国主义的挑拨离间,会上有的代表鼓吹既要反对殖民主义,也要反对所谓“共产主义威胁”;有的认为“和平共处”这个词是共产党的语言,反对采用;还有人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表示怀疑,无端责难中国可能利用华侨的双重国籍对别国搞颠覆活动等,在这种情况下会议有可能进入歧途。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关于周恩来的品格和外交智慧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公民,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外交关系?为什么?提示:建立平等、互利的、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外交关系才可以持久,并进一步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本文标题: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1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