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早期国家(包括许多国家)制治制度的特点: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3、分封制:⑴、分封制的目的:为了有效的统治,扩大西周的疆土。⑵、分封的对象:①同姓诸侯;②异姓诸侯(子弟、姻亲、功臣、降族)⑶、诸侯的权利:①设置官员;②建立武装;③征派赋役。⑷、诸侯的义务:①定期朝贡;②提供军赋和力役;③朝觐述职;④随从作战。⑸、分封制的影响:①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②分封制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征战割据的根源。★4、宗法制:⑴、宗法制的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同姓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⑵、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⑶、宗法制的内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的方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②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和其余诸子的分封制;③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⑷、宗法制的影响:可以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5、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并运用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规定的等级制度。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朝国防措施:①北击匈奴;②夺回河套;③筑长城;④修“直道”;⑤修灵渠;⑥修“五尺道”。战略:远交近攻2、修灵渠的作用:①便利了兵员和军需的补给;②平定了岭南;(标志: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3、修“五尺道”的作用(标志):这是云贵高原、川西、甘南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4、秦朝国防措施的影响: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5、秦朝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中央:①皇帝制(独断性、随意性)②三公九卿制6、郡县制:⑴、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制取代贵族制。⑵、郡县制比较分封制: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⑶、郡县制的影响:积极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格局,为历朝封建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④有利于国家统一决策,提高行政效率。消极影响:①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②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如焚书坑儒、“焚书令”、“挟书律”;③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7、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8、九卿: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宫廷警卫)、卫尉(宫门屯兵)、太仆(宫廷舆马)、廷尉(司法)、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国家财务)、少府(皇室财政)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两对矛盾:①皇权和相权的斗争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2、汉初:郡国并行制3、汉武帝削相的措施:①频繁更换丞相(在位54年更相12人);②汉武帝还特意从身份低微的人士中破格选用人才;③设“内朝”对抗“外朝”。(“中朝”又称“内朝”)4、唐朝削相: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5、门下省(审议)、中书省(决策)、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流程:门下省——中书省——皇帝——尚书省三省六部制的作用:①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分割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②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③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严密完备的体现,此后历朝基本沿用。7、宋朝削相:设有中书门下的设置,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增设“参知政事”宋朝中央分权机构:参知政事(行政权)、枢密使(军政权)、三司使(财政权)8、元朝中央分权机构: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构)、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9、中国古代选官制的演进:“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八股取士”10、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②科举制度又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③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局限性:选拔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意意识。11、行省设置:①秦汉:郡、县/州、郡、县②唐:道、州、县③宋:路、府、州、县④元:行省、路、府、州、县⑤明: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⑥清:省、道、府、县12、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明永乐帝(明成祖朱棣)设内阁13、清雍正设军机处。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AD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D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强AD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AD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侵华特征:鸦片战争:军事侵略和经济侵华相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资本输出,“以华制华”☆3、《南京条约》①性质:《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内容: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D、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4、《马关条约》内容:A、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5、《辛丑条约》内容: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B、划定北京东交民港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6、三元里抗英①原因:A、根本原因:列强的侵略;B、直接原因:英军到三元里抢掠。②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爱国精神。7、甲午中日战争: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海战8、义和团反帝运动(19世纪末)9、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0、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基本保证——全民族抗战;②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强大凝聚力;③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根本原因);④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相互配合加速战争的胜利。★11、抗日战争的意义:国内: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②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性、落后性)1、背景:①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外因);②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内因、根本原因);③激化因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2、三次战役:北伐、西征、天京突围★3、《天朝田亩制度》内容:①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②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③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温饱”的理想社会。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4、《资政新篇》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评价: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转折点——“天京事变”6、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历程:①兴起(1851~1853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定都天京②发展(1853~1856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西征、东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③失败(1856~1864年):“天京事变”后由盛转衰,重建领导核心,组织防御战,洪仁玕发布《资政新篇》,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7、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性质义和团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战略上的失误;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9、性质: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10、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①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败和崩溃②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③局限性(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辛亥革命1、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办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3、1905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4、1911年12月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5、相关制度:三权分立的原则,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仅存在中国);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6、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名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自由;②三权分立;③责任内阁制。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7、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①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②中国社会性质未得到根本改变。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③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背景: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③政治:北洋军阀的统治使得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5、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8、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①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政权被推翻;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本文标题: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2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