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3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4(精)
第4课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2.气候类型的判读。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应对措施1.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概念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近代最近一二百年气温升高【释疑解惑】形成气候的因素:一个地区的气候是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对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高低纬度热量的差异,是气候形成的最基本因素。(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海陆之间热量与水汽的交换,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不同。(3)地面状况:地面是对流层中热量与水汽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①地面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地表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②海陆分布不同,海陆热容量与传热方式不同,造成相同纬度上的水热状况不同;③地表形态不同,对气流影响的程度不同,造成水热状况不同;④洋流性质不同,热能的输送和交换也不同,暖流对流经沿岸地区有增温加湿作用,寒流对流经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2.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可能影响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_________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影响农业生产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______增加,提高作物产量;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________加重,使作物减产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________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______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海拔较低积温干旱蒸发水3.应对措施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削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释疑解惑】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气候成因特点热带雨林气候0°~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热带季风气候低纬度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最热月出现在雨季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纳米比亚、墨西哥、秘鲁、智利境内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沿岸受寒流影响,干旱多雾全年炎热,干旱少雨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南非、智利、澳大利亚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日本、朝鲜半岛(仅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冬、夏季风变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冬寒夏热,全年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极地气候极地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或东风带控制全年严寒,降水稀少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释疑解惑】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1)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①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②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③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南北美洲西海岸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多种气候;⑤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2)南北半球和大陆两侧差异:①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有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②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季风气候;③主要分布于大陆西岸的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地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2.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在不断变暖,以冬季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但由于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增大,因此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例1】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1)~(3)题。(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A.①和②B.①C.②和④D.③(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两地近50B.C.D.(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B.C.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比较北京和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②。第(2)题,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波动上升的,降水变化是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第(3)题,气温波动上升,会使蒸发量增多,而降水波动减少,使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答案:(1)A(2)D(3)A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在过去的100年里,因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已上升了18厘米。气象专家预测,若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海平面将再上升,将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的影响,例如,部分沿海地区会被淹没;地下水位会升高,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水产养殖业将受影响等。2.变暖对工农业的影响农业:一般来说,全球变暖将会使中纬度地区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但是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有限,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地区的减产,因而世界粮食工业:全球变暖对工业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全球变暖可使那些产生大量温室效应气体的工业活动承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而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例2】据报道,随着地球高山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植物种群踏上了漫长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转移10米。根据材料回答(1)~(3)题。(1)下列和植物种群“搬家”相似的现象是()A.许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B.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C.青藏高原的冻土变化加剧,冻土层温度下降,厚度增加D.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2)为抑制类似现象的发生,人类采取的下列措施,不科学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C.控制人口数量D.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3)按材料中的状况发展下去,我国未来会出现的现象是()A.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C.宁夏平原地区将比较湿润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解析】第(1)题,植物种群“搬家”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因此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许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青藏高原的冻土变化会加剧,冻土层温度将上升,厚度变薄。第(2)题,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要减少而不是禁止使用化石能源。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没岛屿;中纬度干旱加重;雪线上升。【答案】(1)A(2)B(3)A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1.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读(1)以“温”定半球。根据气温较高时段对应月份,进而判断所在半球。6、7、8月气温高则为北半球,12、1、2(2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确定温度带,温度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气候带气温特点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型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型亚热带和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10℃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寒冷型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大陆性)气候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0℃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多少确定气候类型。降水类型有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和少雨型。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年雨型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以上)、温带海洋性气候(750~1000mm)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1500mm)、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50m以下)2.依据已知地点的地理位置推断: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的半球及温度带,然后根据海陆位置判断位于大陆西岸还是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3.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其中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气候成因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单一控制交替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控制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季风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热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高纬度地区:冬长寒,夏短暖——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两极地区:全年酷寒——极地气候地面状况海陆位置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40°~60°N(S)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因素:高原、高山地区——高山气候【例3】读“气候要素材料图”(如图1和图2所示),回答(1)~(2)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B.乙图与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C.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D.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2)图2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水果有()A.苹果、梨B.猕猴桃、柠檬C.葡萄、柑橘D.哈密瓜、荔枝【解析】甲图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低于0℃;乙图雨热不同期;丙图各月降水均匀,且各月气温都在0~20℃之间。据此分析知甲、乙、丙、丁反映的气候类型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图2反映的是地中海气候,再联系相关知识即可作答。【答案】(1)B(2)C【方法技巧】在判断气候类型时,熟悉并掌握一些相似气候类型的异同点,有助于快速并准确判断。常见的几组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如下:(1)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相同点:都是全年高温,都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不同点:①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可达1500~2000毫米
本文标题:2013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4(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2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