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高中地理必修3_5.2_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_课件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1.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分类、目的、形式。2.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利用图表分析说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能从书本图表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完成优佳学案p50自主梳理。要求:1、认真查找优佳学案中提示的问题,用红笔勾画课本。力争记住。2、记录自己的疑惑和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为下步讨论做好准备。温馨提示:本节的学习注意结合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必修3第二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章节。5分钟【互动探究】P3案例1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高效展示,秀出我的风采(15分钟)展示问题展示B层点评A立体交叉目标【探究】11组后1组1.及时到位,力求脱稿展示!分层次、分要点,书写要认真规范。2.非展示人员继续讨论,完成后立即坐下大声背诵课本。(学科组长负责提醒!)3.值日班长负责录入分数。4.小组未能及时安静,将扣小组得分。5.B层展示时间5分钟,A层点评10分钟。【探究】22组后【探究】33组后【目标】A层同学准备点评质疑,负责给分。B层负责展示。C层同学改正导学案强化记忆基础知识。P87第1题(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点拨: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产业转移的原因1题(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点拨: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产业转移的原因1题(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产业转移的原因2.什么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分为哪两种类型?请用工业分散解释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产业转移一般有哪些形式?点拨: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叫产业转移。一般可以分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产业转移形式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能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甚至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说明该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P94拓展阅读•中外大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向上海聚集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更快捷地实施本土化战略。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劳动力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1.工业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4.不完全,还与长江三角洲本身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关。内部交易成本对产业转移的影响1.什么是内部交易成本?对企业区位选择有何影响?①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②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所以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2.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点拨: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3.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点拨: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图5.10我国汽车销售的增长5.11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车普及率(2004年)市场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3.除了上述因素可以影响到产业转移,影响企业跨国专一的因素还有那些?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作业布置:落实本节基础知识,整理完善笔记课堂小结:1.学科班长作知识总结和反馈各小组的表现。2.各组长课下反馈各成员表现,提出要求。产业转移概念和分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其他因素目的5分钟【拓展活动一】案例分析: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完成课本P90-91活动1、2、3、4、5、6【探究合作五】读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完成下列各题:1.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经过了哪些调整?带来什么影响?2.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什么不同?【探究合作六】读图5.13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和图5.14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P92思考1、2、34.中国某些地方提出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资”一字之变,体现什么道理?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哪些影响?6.产业转移对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有何影响?【拓展活动二】完成P93活动1、2高效课堂互动5分钟讨论内容:1、自学中的疑点2、导学案中思考题。达成目标:A层能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B层能从书本图表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C层能较快识记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知识要点。要求:1.学科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带领所有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进行愉快学习。克服假讨论和不用心讨论。2.小组个人对照自己的课前预习,边讨论边做记录,将讨论结果补充在导学案上,注意总结本组好的答题方法。3.各组C层准备展示,B层对本组答案进行解释,各组A层准备质疑。4.各组通过与其他小组的比较和互评,养成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问题的学习习惯。讨论完毕安静坐下整理完善笔记。高效展示,秀出我的风采(15分钟)展示问题展示C层解释B层点评A立体交叉目标【拓展一】1、21组后4组1.及时到位,力求脱稿展示!分层次、分要点,书写要认真规范。2.非展示人员继续讨论,完成后立即坐下大声背诵课本。(学科组长负责提醒!)3.值日班长负责录入分数。4.小组未能及时安静,将扣小组得分。5.C层展示时间5分钟,A、B层点评10分钟。【拓展一】3、42组后【拓展一】5、63组后【探究五】1、24组后5组【探究六】1、25组后【探究六】3、46组前【探究六】5、67组前6组【拓展二】18组前【拓展二】29组前【目标】A层同学准备点评质疑,负责给分。B层负责本组答案解释。C层同学改正导学案强化记忆基础知识。1.自1955~1969年,日本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其原料、燃料消费量大。20世纪70年代出现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油价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何影响?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品竞争力下降。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1倍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日元升值后,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大幅度提高,销售量下降,出口主导型企业生产呈停滞或下降趋势,导致向海外投资案例分析: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3.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又面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这种市场形式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国内市场萎缩,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国内发展空间很小,就会选择向向海外转移。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其数量在下降。这种劳动力特点对日本国内企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劳动力价格高就会使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不能满足企业扩大生产对劳力的需求。这就会迫使企业向劳力充足又廉价的地区转移。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平洋沿岸地带。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这就会迫使日本企业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转移。6.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的生产不利,即企业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投资),要么向海外转移。读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完成下列各题: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1.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经过了哪些调整?带来什么影响?2.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什么不同?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读图5.13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和图5.14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5.13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图5.14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微笑曲线”加工环节利润最低1.按照图5.13所示规律,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2.按照图5.1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为什么?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3.点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4.点拨:从图5.13和图5.14可知,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产业国际分工和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不利的。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哪些影响?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促进了城市化。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3_5.2_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_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4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