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2第九章税收经济效应
《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一节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第三节税收与经济发展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9.1Thetheoryoftheeconomiceffectoftaxation9.2Theeffectoftaxationineconomy9.3Economygrowthandtaxation.Chapter9Theeconomiceffectoftaxation《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一节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一、税收的收入效应(theincomeeffect)二、税收的替代效应(thesubstitutioneffect)《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一节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一、税收的收入效应食品P1P2AO衣物B图9-1税收的收入效应CD《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征税只对纳税人产生收入减少的效应,包括:①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它表现为国家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居于较低的生产水平。《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②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它表现为国家课税之后,会使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③税收对劳动者投入的收入效应。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国家课税会直接压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其减少闲暇方面的享受,为维护一定的收入或消费水平而倾向于更勤奋地工作.《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一节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二、税收的替代效应I3I1P3P1EBO衣物食品A图9-2税收的替代效应《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征税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包括如下方面:(1)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指由于生产者所面临的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而增加元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2)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对商品课税之后,会使课税商品价格相对上涨,造成消费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3)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它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会降低闲暇相对于劳动的价格,使闲暇和劳动两者的得失抉择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纳税人以闲暇代替劳动。《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theeffectinlaborsupply)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theeffectinsaving)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theeffectininvestment)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theeffectinindividualincomedistribution)《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二)我国的实际情况《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比例税对劳动供给的效应闲暇DFABE1E3U1ZE2图9-3比例税对劳动供给的效应OU2收入OCZW(1-t)《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一)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二)我国的实际情况《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效应是通过税收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税后实际收入)和税后利息率的影响来实现的,并分别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征税会压低纳税人的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减少现期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2)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实际利息收入,降低储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从而引起纳税人以消费代替储蓄。《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一)税收影响投资的原理(二)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三)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税收对私人投资行为的效应是通过对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和折旧因素的影响来实现的。(1)税收对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税收对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司所得税的课征上。这就是,政府课征公司所得税,会压低纳税人的收益率并使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的对比关系发生变动,对纳税人投资行为产生相反方向的两种效应。《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一种是替代效应,即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从而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另一种是收入效应,即投资收益的下降,从而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投资。《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2)税收对私人资本折旧率的影响;西方税收学界把私人资本的折旧区分为实际折旧和税收折旧两个概念。所谓实际折旧,是指根据固定资本的实际损耗情况计提折旧;所谓税收折旧,是指根据经济政策的需要规定计提折旧的方式。折旧提取的数额;时间和方法,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如果税收折旧率等于实际折旧率,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中性的,如果税收折旧率高于实际折旧率,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刺激的,促使纳税人增加私人投资;如果税收折旧率低于实际折旧率,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抑制性的,促使纳税人减少私人投资。《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0消费投资BP1I1I1I2C1C2I2P2D图9-4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A《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0消费投资BEP2P1I1I2C1C2I2I1A图9-5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三节税收与经济发展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三、减税政策评析供给学派代表人物:ArthurBLaffer《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三节税收与经济发展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1.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亚当斯密2.社会政策学派的观点:瓦格纳3.凯恩斯学派的观点4.供给学派《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三节税收与经济发展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一)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三节税收与经济发展AOCB税收收入、-经济增长税率图9-1拉弗曲线DE(二)拉弗曲线《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三节税收与经济发展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样本国家宏观税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表9-1样本国家宏观税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样本国人均收入(按1979年美元计算)税收收入占GDP比重(%)1970-1979年GDP实际增长(%)马拉维(低税)扎伊尔(高税)200-30011.821.56.3-0.7客麦隆(低税)利比里亚(高税)500-60015.121.25.41.8泰国(低税)赞比亚(高税)500=60011.722.77.71.5巴拉圭(低税)秘鲁(高税)700-110010.314.48.33.1《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毛里求斯(低税)牙买加(高税)1100-130018.623.88.2-0.9韩国(低税)智利(高税)1400-170014.222.410.31.9巴西(低税)乌拉圭(高税)1700-210017.120.08.72.5新加坡(低税)新西兰(高税)1800-595016.227.58.32.4西班牙(低税)英国(高税)4300-635019.130.44.42.1日本(低税)瑞典(高税)8800-1195010.630.95.22.0《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三)马斯顿的经验分析基本结论:较低的宏观税率对提高本国的经济增长率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两个机制:?P251《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第三节税收与经济发展三、减税政策评析(一)对供给学派税收主张的理论争议(二)美国减税政策实例分析——减税政策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1、罗斯福新政没有实行减税政策,而是适当增税;大萧条使税基骤然减少;避免财政赤字过大;增加消费税和销售税;《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2、肯尼迪-约翰逊的减税,取得成功:实行增长性财政政策含义:不仅萧条时期,即使经济回升时期,只要实际产出低于潜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也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增长,核心使减税政策。《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3、里根政府的减税政策惨败高估了供给学派减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的效应;支出计划脱离实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减税并不是灵丹妙药《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本章小结【关键词】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拉弗曲线”《财政学》(第四版)陈共主编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1、试述税收的收入效应。2、试述税收的替代效应。3、试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4、试述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5、试述税收对投资的影响。6、试述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7、说明“拉弗曲线”及其说明的原理。8、评析减税政策。
本文标题:2012第九章税收经济效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5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