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届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 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纲考情三年14考高考指数:★★★★★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三年考题2014年(5考):江苏T8、江苏T13,北京T4,广东T3,四川T52013年(6考):江苏T12,山东T6,北京T4,天津T4,海南T15,四川T122012年(3考):江苏T5,广东T6,海南T23考情播报1.考查内容:生物进化的实质、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基因频率相关计算、生物的多样性。2.考查方式:通过材料分析判断生物是否发生进化,通过物种形成示意图考查物种形成的环节。3.考查题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属中档题。【知识梳理】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项目自然选择主要观点①过度繁殖,②_________,③遗传变异,④_________评价贡献①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②科学地解释了生物_______的形成不足①对___________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____水平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____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___________等现象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多样性遗传和变异个体渐变物种大爆发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_________的_____生物的_____个体。(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______。(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_________________。(4)生物进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区域同种全部全部基因等位基因数的比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2)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_______________。(3)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_______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______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突变基因重组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定向原材料方向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原因:不断淘汰_________的基因,积累_________的基因。(2)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改变。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定向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_________并且产生_________的一群生物。(2)隔离类型:_________和_________。(3)隔离实质:_____不能自由交流。(4)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5)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产生_________。相互交配可育后代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殖隔离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生物多样性:(1)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形成原因:_________的结果。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共同进化【小题快练】1.考题诊断:(1)(2014·海南高考T20D)判断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的一枚绿壳蛋是否是另一种鸟的蛋,可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分析】亲子鉴定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不能采用蛋白质进行鉴定。×(2)(2012·江苏高考T5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分析】外来物种入侵能够使本地物种数目大幅度减少,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3)(2012·江苏高考T5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分析】生物的种间竞争是生存斗争的一种,是一种选择过程。√√(4)(2012·海南高考T8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分析】假设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为A、a,若环境改变淘汰AA个体,则A基因频率下降,若仅淘汰Aa个体,则基因频率不变。√2.易错诊断:(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突变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分析】突变是不定向的,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分析】共同进化包括两个方面: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之间可以通过生存斗争实现共同进化,也可以通过互助实现。(4)某种抗生素被长期使用药效下降,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分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使用药物前即存在变异,药物对病原体的变异进行选择,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类型得以保留下来。××(5)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分析】生物进化时,有利变异被保存,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只有在群体中有利基因才能被积累和保存。×3.教材研习:(1)(必修2P116探究改编)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的产生导致生物发生进化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将越来越高C.环境直接选择的是生物的基因型D.深色环境下浅色基因将逐渐消失【解析】选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频率,使生物发生进化,A项正确。不同的环境下,显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方向不同,B项错误。环境直接选择的是生物的表现型,通过选择表现型而选择基因型,C项错误。由于杂合子表现为显性,隐性基因不会消失,D项错误。(2)(必修2P122技能训练改编)判断湖泊里的两种鱼是不是同一个物种,可行的操作是()A.分析二者DNA的碱基排列顺序B.分析二者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C.显微镜观察二者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D.观察二者能否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解析】选D。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DNA中碱基排列顺序、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可以不同,A、B项错误。判断两种鱼是否是同一物种,不能仅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判断,应观察二者能否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C项错误,D项正确。(3)(必修2P126基础题T2改编)关于地球上生物出现的顺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最先出现的生物一定不是病毒B.最先出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C.最先出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D.好氧生物出现在光合生物之后【解析】选C。病毒专营寄生,应出现在细胞生物之后,A项正确。原始地球条件下没有氧气,最先出现的生物应进行无氧呼吸,B项正确。最先出现的生物应是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C项错误。光合生物可以产生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条件,D项正确。4.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克隆羊多利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桦尺蠖体色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解析】选A。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不育的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属于不同的物种;克隆羊多利与普通绵羊相同,属于同一个物种;骡不育,不能称为物种;桦尺蠖的基因频率改变,说明桦尺蠖发生了进化,但没有形成新物种。5.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随机交配一代之后,种群中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A.60%、40%B.36%、64%C.57%、43%D.28%、72%【解析】选A。该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则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的频率为24%+1/2×72%=60%,基因a的频率为4%+1/2×72%=40%。随机交配,基因频率保持不变。6.在一个环境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体型较小的种群B.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C.体型较大的种群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解析】选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可适应不同的环境,被完全淘汰的几率较低。7.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物种将()A.不断衰退B.不断进化C.产生新物种D.丧失基因库【解析】选B。生物进化的标志——基因频率改变。随着AA个体被淘汰,A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种群不断进化;进化未必产生新物种;只要该种群存在,基因库就不会丧失,只是基因库中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是生物和生物之间生存斗争的结果B.生物个体的多样性组成了生物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解析】选C。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速记卡片】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个要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速记卡片】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个要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2.隔离的两种类型:(1)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一般环节,但不是必需的环节。(2)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4.共同进化的两个动力来源:(1)不同物种之间的种间互助和种间斗争。(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5.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异同点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同点研究层次个体分子进化单位个体种群进化材料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进化原因自然选择(个体)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物种形成有利变异积累隔离(基因不能交流)共同点①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②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2.物种形成过程:(1)物种形成三个环节的关系图:(2)物种形成的两种模式。①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②骤变式——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出现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前后生物间关系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二者关系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进化是量变,物种形成是质变②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高考警示】(1)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3)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4)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②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考题回访】1.(2014·四川高考)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
本文标题:2016届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 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5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