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君子的修身进德入门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张践一、《大学》一书及其作者《大学》原为儒家经典《礼记》(42篇)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唐代韩愈和李翱提倡道学,开始重视《大学》,但并未单独加以强调。宋代程颢、程颐兄弟大力提倡理学,开始重视《大学》、《中庸》中的性理之学,将其与《论语》、《孟子》并重。《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的入手之书,是南宋朱熹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不同于今日之大学,只学具体科学知识其人格然是小学。(诚信缺失、个人主义膨胀、功利主义至上、生活目标丧失……)南宋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建构完成理学体系。同时他也特别重视《大学》在儒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放在《四书》之首。他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卷十四)可见《大学》是古代君子修身进德的入门书。关于《大学》的作用,他说:“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关于《大学》的作者,古代一般人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约前505-435年)。曾子小孔子46岁,其父曾晳也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年轻时就以孝敬父母著名,“孔子以为能通孝道”,《孝经》为曾参所做。同时曾子在学习上最能体会孔子的思想。有一次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所有学生中只有曾子明白就是“忠恕而已矣”。传说《论语》也是曾子率弟子集结而成。所以曾子后世称为“宗圣”。《大学》的结构分成经一章,传十章,共1700余字,是《四书》中最短的。朱熹认为,经为孔子所说,概述全书要旨,后边的传则是曾子所说,分段一一说明经的要旨。不过在传的第五部分格物致知,朱熹认为原文由所缺漏,故自己加上了一段。对于这一段,后世的学者有不同理解。《大学》的核心架构就是“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是全书的核心价值,“八条目”则是对于实现“三纲领”方法的及具体阐述。在“经”中孔子已经对“三纲八目”作了说明,到了后边的“传”中,曾子进一步逐条加以展开,形成了以一种双螺旋结构。二、经:大学之道《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所谓的“三纲领”,阐明了道德修养的根本和路径。“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是形容词,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光明道德”彰显德性,第二层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在亲民”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亲近自己的人民,第二种则作“新”解,就是人民“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这完全是儒家“修己”、“安人”的道德修养路径。最终目的则是达到“止于至善”,即道德的完美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句话凸显了儒家道德修养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道德教化不仅在于协调人际关系,更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家园建设。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把自己的终极价值设定在此岸世界之内,那么道德的完善就是人们精神的终极追求。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人们的精神才能实现定、安、静、止。当代著名的新儒家学者余英时先生指出:“当代社会的危机正在于动而不静,进而不止,富而不安,乱而不定”。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弊病,根本原因在于失去了人们心灵中定安静止的终极价值,造成幸福感缺失。市场经济本身没有精神价值,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信仰宗教,在彼岸世界找到了精神的皈依,而中国人则只能此岸世界的道德生活寻找精神的皈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国历史上不仅道家讲“道”,儒家也讲“道”,不过所指不同。“道”由道路“引申”而来,指事务发展的根本规律。儒家的“道”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道,这是办好一切事物的根本。八条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路径,也是儒家思想展开的路径。儒家思想的本质就是一种道德伦理学说,如何从个人的道德修养推展为治国方略,八条目可以说是最经典的说明。“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将八条目顺着又讲了一遍,从个人的修养开始,讲到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在“经”的最后一段,再一次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有两层意思:一是道德修养不是仅仅对于百姓,对于天子更为重要;二是“德”对于其他知识、行为、事业,具有“本”的意义,道德有亏,其他任何事情都干不好。(贪官、受骗的根本原因还是道德有亏)三、传:曾子注经据朱熹的研究,“经”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则是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传”是曾子对“经”的注释。曾子注经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引证《诗经》、《尚书》等古代经典来说明孔子在“三纲八目”中提出的观点,这也是古代思想家的一种风格。(一)明明德“《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shì:顾念)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这三段话皆出于《尚书),《康诰》是周公册封康叔是对他的训诫,原文为:“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这是讲周文王当年创立周朝江山的根本措施在“明德”,所以才能从一个西部小邦战胜中原大国商。《太甲》原文为:“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太甲是商朝第三位君主,但是其初登大位不守祖制,于是商朝开国元老伊尹将其放逐,让太甲在桐宫守丧三年,好好学习反思。这篇文章是三年后伊尹迎请太甲复位时对他发表的训词。这段话突出强调明德与承天命的关系。古代圣王就已经认识到,要想获得天命的眷顾,关键在于自己修德。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帝典》即《尚书·尧典》,原文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是古代第一位圣王,传说他统治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从修德到平天下的治国思路。从此这段话就成为中国人处理国内、国际事物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人的“天下梦”。这个梦不是建立在武力征服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道的感染的基础上。(二)作新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些引文在于说明三纲领的第二条“亲民”。朱熹通过这些引文认为“亲民”应当是“新民”,即自天子至于庶人都要不断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的道德水准不断刷新。《盘铭》是商代的的青铜器,据说在商朝圣王商汤在盘子里,刻上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铭文,激励、提醒自己要不断注重道德修养,日日不忘,不断提升。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导干部要警钟长鸣。朱熹在注释《康诰》:“作新民”时说,“鼓之舞之之谓作”,也就是说统治者不仅要自己不断修道,还要教化百姓也不断提升道德水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说西周虽然是一个古国,但是其使命是要不断更新的。以老大天朝自居,一定会被新兴国家打败。当然除旧布新也应当包括道德的创新,为此要不遗余力。(三)止于至善“《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这段引证是在说明什么是“止”,应如何“止”,“止”于何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出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指王都,也就是说天子的行为,是百姓的表率,百姓“所止”止于领导的行为。“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这段话出于《诗经·小雅·绵蛮》,说鸣叫的小鸟,要止于山峦的丛林之中。所以孔子紧接着说,连小鸟都知道应当止于何处,何况于人呢?当代的社会危机就在于人们普遍不知所止,没有心中的净土,没有灵魂的皈依之处。因此就会出现行为上没有底线,这样即使有再多的警察也是防不胜防的。由此显现单纯依法治国的悲哀。“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穆穆文王,于缉[jī]熙敬止!”出于《诗经·大雅·文王》赞美周文王仪表端庄,绵绵不绝,光明通达,道德高尚的样子,也就是说周文王止于“德”。儒家所说得“德”并不仅仅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教人什么可干,什么不可干,当人们把各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行为自觉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皈依,一种自我实现。当代人不知所止造成的抑郁症、自杀高发,这是一种精神危机。后边一段话显然是印证孔子的话,具体说明社会各阶层的人在道德上的“止”,也就是各种人的根本道德。“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fěi]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xiàn]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这一段引述《诗经·卫风·淇澳》讲君子诚意的形态。像翠竹一样茂盛,向美玉一样经得起琢磨,谦恭谨慎,威仪庄严,令民众不忘怀。这都是说“止于至善”的道德要求。“《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这一段引述《诗经·周颂·烈文》的话,曾子认为君子应当始终不忘文、武、周公这些前王的恩德,尊贤爱亲,民众享受先王创造的幸福生活。(四)释本末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这一段话孔子的话,解说什么事“本”,什么是“末”。孔子认为听讼决狱,自己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我的志愿在于是天下“无讼”,即没有人因法律问题提起诉讼。比起法律明察秋毫,还是民众尚德不犯法更为根本。与“依法治国”相比,“以德治国”更根本。(例如三聚氰胺牛奶)(五)格物致知朱熹认为,古本,《大学》这里有脱文,因为传的部分分别讲解经的部分,唯独没有讲解“格物致知”两条目,所以他自己加上了一段。“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未穷故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不无明矣。”对于朱熹的这个段补遗,后代有的学者极为欣赏,有的大力反对,关键在于对“格物致知”的“格物”理解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是了解外物以启发内心的良知;陆王心学认为是格除物欲以显露内心良知。所以王阳明极力反对朱熹的添加。但是细想都有一定道理,“自诚明”和“自明诚”都是进德之径。如“孝道”的教育既可以用“乌鸦反哺”进行教育,也可以用“王祥卧鲤”进行教育。(六)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儒家哲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是“忠恕之道”,而“忠恕之道”能够推演的关键在于“诚意”。人在没有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可以以己推人,但是一旦涉及自己利益,就会忘记推己及人了。所以诚意就要像“恶恶臭”、“好好色”一样真诚,不要用各种借口自欺自人,也不要人前一样人后一样。(扶老人与恻隐之心)“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
本文标题:《大学》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6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