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一地理1.1地球2 必修一
三、地球公转与季节(一)公转与自转的关系:黄赤交角“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回归年(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具体分布规律2、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方位(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五)四季和五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计算、实际运用“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金星、天王星节气节气节气冬至夏至春分或秋分3、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等长的,因此已知某地一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日出日落方位时间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日出时刻(地方时)方位日落时刻(地方时)方位时间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日出时刻(地方时)6时6时方位正东正东日落时刻(地方时)18时18时方位正西正西时间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日出时刻(地方时)6时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6时方位正东东北正东日落时刻(地方时)18时晚于18时夏至日最晚18时方位正西西北正西时间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日出时刻(地方时)6时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6时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方位正东东北正东东南日落时刻(地方时)18时晚于18时夏至日最晚18时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方位正西西北正西西南南半球情形如何?读某地某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73026′),完成下面的问题:1.该地可能位于A.美国附近B.日本附近C.英国附近D.澳大利亚附近2.该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是、。3.关于该地、该日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昼长15小时B.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C.无太阳直射现象D.与北京气候类型相同解析:当地夏至日中午太阳位于“北”方,可知当地在南半球。该地中午12点时,北京时间是11点,比北京早1小时。再求出当地经纬度(1350E,400S),澳大利亚南部沿海是地中海气候。D4:3019:30思考:太阳直射点和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随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实质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造成,具体分布规律:A.春、秋分日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冬至日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C.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情况正好相反。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0-纬度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极值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一年两次直射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北极:极昼极夜24—0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联系生产、生活的实例(1)、确定地方时当一地日影最短时,地方时几点?(2)、确定房屋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朝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房屋朝南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4)、判断所在地区,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它地理特征例: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颗树,OM垂直于OP,读图1—7,回答(1)月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昼夜长短状况是。(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方向,其精确纬度。1222昼夜等长正东23°26′N(5)、计算楼距——计算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及影长某疗养院(北纬36°34′),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解析: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的话,则各楼层都能被阳光照射。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30°,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x=20×cot30°=34.7m。黄赤交角变大为23°34′,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29°52′),楼影变长,两楼间距应增大。答案:(1)34.7m(2)楼距应增大正午太阳高度角楼房影子某中学(360N,1130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示,将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1.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026′B.59026′C.66034′D.3602.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增到最大时,可能发生的是A.天山雪线的位置最高B.松花江流域河水封冻C.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罗马地区高温干燥解析: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可以求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6+23026′︱=30034′),进一步计算出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是59026′。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最大时,是北半球冬至日。(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例题:下图中表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是(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分析是向阳坡还是背阴坡)四季交替五带形成五带的划分(1)划分方法:(2)作用: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各地获得谈阳光热的多少,有无直射现象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作为划分依据。四季的划分(1)天文四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2)气候统计学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夏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北温带国家三、地球公转与季节(一)公转与自转的关系:黄赤交角“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回归年(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具体分布规律2、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方位(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五)四季和五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计算、实际运用1、侧视图(图1)2、俯视图(图2)3、立体图或侧俯图(图3)4、平面图或圆柱投影经纬网图(图4)5、其它变形图(图5)日照图的判读1、晨昏线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又称晨昏圈。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2、确定南北极A、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B、从自转方向看,逆时针自转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为南极;C、从经度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日照图的判读3、确定节气或季节步骤: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为春(秋)分;若不重合看极圈内极昼(夜)情况:北半球节气晨昏线特征太阳直射纬度极昼极夜地区侧视图俯视图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赤道无夏至日晨昏线为直线并起止于南北极圈两侧晨昏线为弧线且与南北极圈相切23°26′N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冬至日23°26′S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日照图的判读4、确定某地地方时A、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B、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中最长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直射经线正相对的另一经线(夜半球中最长经线)地方时为0时;C、自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度,地方时增加4分钟;D、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日照图的判读5、确定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直射点向南北降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所求地与直射地的纬度差。6、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地方时12点点那条经线的经度即是太阳直射的经度;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方的纬度为直射的纬度。日照图的判读7、确定昼(夜)长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弧长15度为1小时。8、确定太阳出没时刻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没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A.7日4时B.8日8时C.7日8时D.8日4时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BA晨昏线180读地球光照图,回答:(1)此图是_____月_____日前后的光照图。(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经度是________。(3)杭州位于30゜N,那么此日它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4)根据A、B、C三地的昼长从长到短依次排列是___,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是________。(5)C地的区时是___时,A地的昼长是____小时,N点的昼长_小时。62223°26′N,90°E83°26′90°ABCBAC101624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2)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_________。(5)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6)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晨线冬至北极圈内全部是极夜、南极圈内全部是极昼B、CCB12时8时6时8小时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回答。日期90ºN70ºN50ºN30ºN0º30ºS50ºS70ºS90ºS3月21日031659379992379959331606月22日1110104310201005814450170009月23日0312586789912789586312012月22日0018148086910731089111411851.70ºS在6月22日的天文辐射量为0卡/平方厘米的原因是A.该地处于极夜期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C.冬季冰川的反射率大D.太阳高度极小2.50ºN天文辐射量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原因是A.该地处于极夜期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C.正午太阳高度最小D.白昼为一年中最长3.北极与南极天文辐射量最大值不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A.极昼期长短不同B.极地冷高压强度不同C.正午太阳高度不同D.日地距离不同ACD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据此回答。4.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中哪一点A.①B.②C.③D.④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示意图,判断。5.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A.8时B.9时C.15时D.16时6.如果阴影部分为5月1日,非阴影部分为5月2日,则甲地时间为A.15时B.9时C.3时D.12时BBC
本文标题:高一地理1.1地球2 必修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7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