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水田园诗鉴赏吴布克山水田园诗——描写山水景色、田园生活山水诗多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以自然风景为主,表达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行旅之思,表现诗人质朴直率、洒脱恬静的性格。田园诗多描写农村风光,体现农村生活、农夫处境和农耕文化,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崇尚,表现诗人清高耿介、醇厚善良的性格。一.喜爱自然、向往田园之情一般说来,在山水田园诗里,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描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白石滩王维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诗歌通过景物的光线、色彩的描摹,体现月光的皎洁,表现景色的自然、纯美,表达诗人对大自然宁静、平和生活的喜爱、向往。一、二两句,静态描写滩上的水、水中的蒲,使用色彩描写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月之明,景物之间相映成趣,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后两句动态描写,表现东西两岸浣纱少女不约而同地到河边洗衣浣纱,让人联想到“竹喧归浣女”的意境;这两句诗通过浣纱少女的活动,表现月光的明亮。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巫山高李贺碧丛丛,高插天,巴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1)请解释动词“插”“翻”“曳”体现的事物特征。“插”表现了巫山之高,直插云天,巍然耸立。“翻”写出了巫峡江水的波澜壮阔,极有气势,震撼人心,体现了巫峡的雄壮之美。“曳”描绘出神女的洒脱、优雅的姿态,给人朦胧、飘渺的感觉。(2)请结合诗句使用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诗歌在描写巫山景色中结合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用魂、梦、风、雨、猿等意象,构成了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一种追忆、追念、伤逝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补)诗歌最后两句的作用是什么?以景作结,用斑斓的色彩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用“古祠”表现时间的长久,用“近月”表现巫山之高,用“蟾桂寒”写孤寂,用“椒花坠红”表现年复一年落花无情,用“湿云间”再次写巫山之高,照应开篇。田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1)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第一首诗歌表现了作者对春光的喜爱。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的静谧的山村景色图,表达了诗人闲居乡间的悠然情致。(2)在《田园》诗中,作者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①渲染色彩,用桃红柳绿来写春景,给人艳丽感。②视听结合。③以声衬静,莺啼清脆,但山客仍沉眠未醒,显示出环境之清静。二.辞别官场、归隐田园之心受传统思想影响的诗人,一生都在为救世救民努力,但是官场的黑暗、政见的不同、朝廷的腐败、灵魂的禁锢等使得诗人厌恶官场,一心投入自然的怀抱,表达隐逸的思想。这类诗与前一类诗歌不同的地方是诗作不只是表达对山水田园的喜爱,更重要的是表达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冯去非的《喜迁莺》: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慵觑。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倦游也,便樯云舵月,浩歌归去。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官场、隐居田园的思想情感。上阕,描写乘舟所见,“遥渚”“绿芰”“渔村”“蟹舍”,表现江南特征,“凉”“霜”“黄花”“绛叶”体现季节特征,二者对比体现诗人入朝为官时的美景、辞官为民时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悲痛。下阕由映入“清镜”里满面征尘的自我形象,转入对仕途往事的回忆;用“污”表现对官场的批评,用“间阔”“冷落”表现对自然的歉意,用“浩歌归去”表现对归隐的决心。念奴娇蔡松年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皇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碧,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1)“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的含义是什么?人生得意的时候莫过于饮酒、阅读《离骚》,体现诗人旷达的情怀。(2)请概括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对现实不满、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避世的向往。三.热情奔放、雄心万丈之志向山川河流总能给诗人精神的慰藉,而诗人借助描写山水的奇伟、壮丽,抒发热情奔放、豪情万丈的雄心壮志。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诗意是在天上运行的太阳和月亮,像是从大海中涌起;光辉灿烂的银河,也如同在沧海中升起。四句诗描写大海的雄伟壮阔,抒发作者要统一天下的博大胸怀。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这首诗描写了一幅雄起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体现了瀑布的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好像来自半天之上,气势不凡。颔联描写瀑布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气的豪迈风姿。颈联写瀑布的神采声威。尾联赞叹瀑布的境界,特别是“空水共氤氲”,寄托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和政治抱负,表达了诗人的豪迈壮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1)“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两句诗的上、下句是如何照应的?第二句的“山月”与第一句的“暮”、第二句的“随人归”与第一句的“下”照应。(2)哪几句诗表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试简要解说。“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诗人用“绿竹”“幽径”“青萝”等意象表现环境的幽静、雅致,用“拂行衣”表现诗人的喜爱之情。(3)“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一句的含义是什么?“陶然”是乐融融的样子,“忘机”,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淡,与世无争。两句的意思是:我醉了,您也很快乐,我们都似乎忘掉了血肉之躯的存在,远远离开了世俗的巧诈和虚伪。体现了诗人淡泊的情怀。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1)分析这首诗的景物表现手法。这首诗,抓住能体现初夏景色的典型景物来描写,既有远景南山、近景葵花,又有虚静柳絮、实景葵花,前后相互映衬,烘托出一种恬静的情调。(2)谈谈对最后一句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作者把君主比喻成太阳,以葵花向日倾的特性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情志。四.坚守信念、乐观旷达之情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上元二年从贬谪的南巴归来,一直不能官复原职,心情特别郁闷,加上要送别前来拜访的灵澈上人,本应该是黯然销魂,但诗歌表达的却是一种旷达的心胸、淡泊的情怀。一、二两句描写竹林、禅寺、晚钟,动静结合,表现送别场面的美丽、淡雅;三、四两句描写灵澈上人的离去,斗笠、夕阳、青山,体现灵澈上人的清寂风度,暗示诗人的归隐之心。诗歌除了刻画灵澈上人的归隐之外,也刻画了诗人的形象特征:离别但乐观、孤寂但旷达、不遇但坚持、失意但闲适。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行香子许古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注:许古,金代文学家,字道真,河间人,宣宗朝自左拾遗拜监察御史,以直言极谏得罪,两度削秩。(1)“初脱尘劳”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把做官看做“尘劳”,“初脱尘劳”的意思是离开了官场;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归隐之后如释重负的感觉。(2)清代况周颐在评论这首诗的“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时说“龙传山之神,非入山甚深,知山之真者,未易得道”。请说说你对词中这三句话的理解。黑夜,山影模糊,此时看山,感觉山低;天晴,山色明朗,历历在目,如在眼前;清晨,晨曦微露,曙光初现,感觉山峰高耸入云、巍峨直立,感觉山高。这三句具体表达了诗人“看尽昏朝”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望江南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1)“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护城河里流着半壕清水,满城处处万紫千红,多少人家被烟雾笼罩,描写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2)试分析下阕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下阕以抒情为主,先写时间“寒食后”,又写酒醒咨嗟,不愿思故国,表达思乡怀人的心情。最后两句作者把自己的身心沉浸在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中,借一个“新”字洗去烦忧,表达了超然旷达的思想情感。五.事物景物、情趣哲理之交融有些山水田园诗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透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表现独特的哲理感受。拟挽歌辞(其三)陶渊明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景,“荒草”“白杨”等物象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哲理感悟作结,统摄全诗。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勘破了。穷山恶水也会引发诗人凄凉的身世之感,故地山水会让人有物是人非之念。中国诗人历来有伤春悲秋的情节,见山水而感伤,而悲叹的诗篇不在少数。有些诗人因为仕途不得志,被迫隐居,山水田园之乐,虽然能感受到,但诗人志不在此,美景佳肴徒增作者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以南宋诗人居多,因此鉴赏这些诗歌时应结合诗人生活的朝代知人论世。幽居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1)如何理解“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这句诗?这句诗是对世俗人情的概括:无论贵贱高低,都是要奔走谋生的。诗人用世俗人的繁忙反衬诗人幽居的清闲。(2)“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一句历来被人们称赞,请说说这句诗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虚实结合,实写“雨”,虚写“草”。表现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3)本诗营造的意境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悠闲宁静的意境,反映诗人幽居独处、自得其乐的情感。引水行李群玉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首句诗的“寒玉”可否改成“碧玉”?不可以。不说碧玉而说寒玉,是为了与秋泉相映,以突出引水的竹筒给人带来的清凉的感受。三四句描写精确但是并不乏味。试分析诗歌的生动情趣。三四句精确地写出了竹筒引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的样子,非常符合南方人生活的实际,但它绝不是客观地叙述,它还写出了山行者与引水竹筒之间的关系。十里山行,竹筒蜿蜒,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行人走路寂寞,遇此良伴,该会平添多少兴味!“行人头上过潺湲”更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于耳闻目接之际的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
本文标题:山水田园诗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9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