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观经济学『3』――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1.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的政策、持有货币的家庭和持有货币的银行的行为决定。货币供给=通货+活期存款,即:M=C+D,M代表货币供给,C代表通货,D代表活期存款。1.货币供给(1)百分之百准备金的银行。银行从储户手中得到但并不贷出去的存款称为准备金。银行只是接受存款,把货币放在准备金中,并把货币保留到存款者提取或根据余额开支票时为止。这种制度称为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如果银行把百分之百的存款作为准备金,那么,银行体系就不影响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第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准备金1000元存款1000元1.货币供给第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准备金200元存款1000元贷款800元1.货币供给第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准备金160元存款800元贷款640元1.货币供给第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准备金128元存款640元贷款512元1.货币供给)元的货币。元准备金创造(每元)=(元+))+(+(总货币供给=元)第三银行贷款=(元)第二银行贷款=(元)第一银行贷款=(元原来存款=,代表准备金-存款比率设rrrrrrrrrrrrrrrr/111000/11000]111[10001100011000110002321.货币供给(2)部分准备金的银行。准备金-存款比率: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在一个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中,银行创造了货币。金融中介:从储蓄者向借款人转移资金的过程称为金融中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体系。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主要差别。银行是唯一直接影响货币供给的金融结构。银行体系创造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并没有增加经济的财富。1.货币供给行准备金之和。,基础货币是通货和银期存款之和。,货币供给是通货和活所以,的偏好。庭希望持有的货币形式中的比例。它反映了家持有量在其活期存款是人们持有的通货量』通货-存款比率『律决定。营政策和管制银行的法的比例。它由银行的经的存款中是银行准备金在其持有』准备金-存款比率『直接控制。的总量。它由中央银行准备金持有的货币和银行以的货币是公众以通货形式持有』基础货币『)货币供给模型。(RCBDCMDCcrrrRCB32131.货币供给有时称为高能货币。基础货币给有乘数效应,所以,由于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元货币。每一元基础货币产生表示,称为货币乘数。)用()+比例的因子(同比例的,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是。+,所以,=形:将两个式子进行代数变mmrrcrcrBrrcrcrMDRDCDCRCDCBM/11//1/1.货币供给增加了货币供给。下降提高了货币乘数,因此,通货-存款比率造的货币也越多。货币越多,银行可以创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基础货币越少,,公众作为通货持有的』通货-存款比率越低『增加了货币供给。提高了货币乘数,准备金-存款比率下降的货币也越多。因此,多,银行创造低,银行进行的贷款越』准备金-存款比率越『百分比增加。引起货币供给按同样的础货币增加是同比例的,因此,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货币供给变动。)的变动如何引起和、(现在说明三个外生变量321crrrB1.货币供给(4)三种货币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政府购买债券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出售债券减少货币供给。『2』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对银行最低准备金-存款比率的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准备金-存款比率,从而降低了货币乘数,减少了货币供给。『3』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银行进行贷款时所收取的利率。贴现率下降增加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2.货币需求组合的一部分。作为他们最优资产出,家庭选择持有货币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提价格会上升或下降。,而股票与债券的安全的(正常的)收益特别是货币提供了一种险与收益的组合。了不同于其他资产的风关键的观点是货币提供资产组合的一部分。持有多少货币作为自己根据这些理论,人们将论。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为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称强调货币作为价值储藏理论。)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1//YiLPMkYPMdd2.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论更有道理标,资产组合理论作为作为广义的货币衡量指更多的资产组合。因为更高的财富意味着增加提高了货币需求,』『际收益。是持有货币的预期的实-吸引力。,因为货币变得更缺乏的上升减少了货币需求』『吸引力。因为其他资产变得更有提高减少了货币需求,或』『是实际财富。通货膨胀,是预期的,是预期的债券实际收益,是预期的股票实际收益),,,,(=)例如:(规模。和其他资产的资产组合量了可以配置于货币决于总财富,因为它衡此外,货币需求应该取风险与收益。各种非货币资产提供的和家庭可以持有的币需求应该取决于货币资产组合理论预言,货WrrWrrWrrLPMeebsebsebsd321/2.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称为交易理论。货币交易理论假设货币的成本是赚到低收益率,而优点是在进行交易时更方便。人们通过权衡这些成本与收益决定持有多少货币。著名的货币需求理论模型——鲍莫尔-托宾模型。2.货币需求元的人:逐渐支出考虑一个计划在一年中利息。的储蓄账户时所得到的息他们把货币存入支付利持有货币的成本是放弃次都要到银行取款。他们希望购买东西时每避免。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益。了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鲍莫尔-托宾模型分析模型:鲍莫尔-托宾现金管理Y2.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求量。利率和收入时的货币需一种既定函数,即它改变了任何都会改变改变货币需求任何变动,去银行的固定成本的鲍莫尔-托宾模型表明)=(平均货币持有量=,=,=+=求导得出:对上式关于是每次去银行的成本。是去银行的次数,是利息,是支出,是总成本,,)+(即:去银行的成本,总成本=放弃的利息+之和。的利息和去银行的成本个人承担的成本是放弃iYFNYFiYNFiYNdNdCNFNiYCFNNiYC2/2/2/02//2/**22.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学上的证明。)提供了一个微观经济,(货币需求函数,这个模型对而负相关地取决于利率取决于支出地过表明货币需求正相关这个人的货币需求。通述了,鲍莫尔-托宾模型描几次银行的决策。因此常去费的决策类似于关于经关于通常支付多少手续)。资产的成本(如手续费把非货币资产变为货币代表收益之间的差额,代表货币与非货币资产设券)的资产组合的人。非货币资产(股票与债)和资产(通货和支票账户设想一个持有一种货币):,(货币需求函数鲍莫尔-托宾模型证明YiLiYFiYiL3.金融创新与准货币的产生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把资产分为两种:用作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资产(现金、支票账户)。这种类型的资产称为“货币”。只用作价值储藏的资产(股票、债券、储蓄账户)。获得了某种货币流动性的非货币资产称为准货币。金融创新引起了具有许多货币特征的资产的创造。这些准货币使货币需求不太稳定,它使货币政策的运用复杂化。本节结束!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3』――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0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