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讲审美意象1.中国古代的艺术研究:中国古代审美艺术理论有四大奇脉----元气论、意境说、意象说、审美心胸论2.西方艺术研究的发展:西方的艺术研究有五类,一是根源研究,二是本质研究,三是条件研究,四是本体研究,五是接受研究。前三类是传统的研究视角,后二类是后起的。每一类研究都有多种学说和观念。第四讲审美意象第四讲审美意象•元气论:气内含着道,气、道成为关于艺术的形而上的根据的理论。万物的本体生命,相对于它来说,任何象都是恍惚悄悄的。气与道的探讨,使中国古典艺术理论深入到本体的层次。•对气的独特规定导致了中国古代美学独特的艺术真实论,一是意象说,要求艺术作品的形象要丰富有蕴籍,二是意境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象与象外的结合。•审美心胸论要求创作主体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涤除玄鉴。第四讲审美意象一、关于艺术与艺术品的问题古拉丁语中的ars,类似希腊语中的“技艺”,没有“艺术”的概念,中世纪出现了“自由艺术”的分类,指任何形式的书本学问。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就象古代的艺术家一样,确实把自己看作是工匠。十七世纪,美学的问题开始显现,艺术逐渐从技艺中分离出来,有了优美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区别。18世纪,阿贝·巴托“美的艺术”(finearts):音乐、诗、绘画、雕塑、舞蹈第四讲审美意象中国古代对艺术的认识和西方相似“艺成而下”——《礼记·乐记》“能通一艺以上”——《史记·儒林传》艺指的是才能、技巧,具体表现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清)刘熙载:“艺者,道之形也”——《艺概》,由技入道,对技的贬低。天才——技艺第四讲审美意象艺术根本上而言,还是人为的人工性与自然性要保持张力艺术的精神性和情感性:“诗言志,歌永言”——《尚书》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乐论》“摄兴观群怨于一炉,锤为风雅之合调”——王夫之《唐诗评选》第四讲审美意象什么是艺术?技艺人造物精神性第四讲审美意象二、器具与艺术品器具:按一定的图样制作而成符合物质世界的规律目的是为了使用艺术品:物——象第四讲审美意象艺术品的创作开始于艺术家的审美感兴活动。艺术家在感受自然和社会生活时的意向性结构使形式从作为认识对象的实在中升华出来,从确定的概念上升为不确定的兴,成为具有内在意蕴的意象。包含三层含义:(1)艺术活动是审美感兴活动;(2)主体在预在的意向性结构对对象的构成性能力,不存在与意识毫不相干的纯客观的世界;(3)意象是标示艺术本体的概念,意象是有意蕴的感性世界,具有双重性:客体的主体化,主体的客体化。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北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梵·高《农妇的鞋》第四讲审美意象在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聚积在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的,是那永远在料峭寒风中、在一望无际的单调田垅上坚韧而滞缓迈动的步履。鞋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的无声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第四讲审美意象三、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艺术本体“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王廷相《与郭介夫学士论诗书》审美意象在审美感兴中产生“诗言志,歌永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兴,其枢机在此。”——王夫之第四讲审美意象情景的统一是意象的基本结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从情景的关系关系可以看出,审美意象正是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意向性结构之中产生,而且只能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意向性结构之中。第四讲审美意象“只有靠着构造活动,我们才能发现自然事物的美。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卡西尔第四讲审美意象杜尚第四讲审美意象四、意象的生成郑板桥:“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第四讲审美意象五、意境意境是意象的一种特别具有形而上意味的类型注意意境与境界的区别: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第四讲审美意象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第四讲审美意象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第四讲审美意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第四讲审美意象怎么理解意境?老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思想:第一,“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对于一切具体物的观照最后都应该进到对“道”的观照;第二,“道”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一般都不太重视对于一个具体对象的逼真的刻划,他们所追求的是把握那个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的“道”。第四讲审美意象庄子: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第四讲审美意象唐,刘禹锡:“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突破,是“象”和“象”外的虚空的统一。只有这种“象外之象”——“境”,才能体现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气”)。意境实际上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第四讲审美意象中国山水画以“远”为意境(高远、深远、平远)中国古典诗人喜欢登高远望,也是为了从有限时空进到无限时空,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去国登凉兹楼,怀归伤暮秋。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李白《登新平楼》第四讲审美意象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昆明大观楼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婉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发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睛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第四讲审美意象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第四讲审美意象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古代艺术家在对万象的超越中获取回复本根的宁静与福慧:中国诗人和画家,在落日暮霭里,在远寺钟声里,在孤帆远影里,在月夜箫声中,突然感到一种无名的深沉的孤独,突然失落了自我,却也同时寻到了最大的慰藉,在大自然中重新捡回了一个我——物我同一的我。第四讲审美意象窗外的花淡紫、嫩黄白窗帘使色调变化——洁净的气息——向晚的夕阳——照着玻璃托盘玻璃水瓶,翻倒的酒杯,在一旁有把钥匙——还有那洁白无暇的床——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南塔刻特》第四讲审美意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本文标题:第二讲 审美意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1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