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将心比心》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多音字“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3、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教学难点: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名言,导入新课1、导入: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两条名言。多媒体课件出示:(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就得先怎样对待别人。2、学生读名言,并说出两条名言的含义。3、揭示题目。如何对待别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是怎么看的呢?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就会找到答案。齐读课题:将心比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查工具书解决,或与他人合作解决,也可以主动向老师询问。2、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学生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3、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这两件事,再请同学在全班复述这两件事。4、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两件小事,告诉人们遇事要多为别人着想,做到“将心比心”。)5、读了这两件事后,你有什么感觉?(温暖感动)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过渡:如果你亲身经历了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画出令你内心温暖和感动的词句,在旁边写上批注。2、学生自学课文,画出词句,写体会。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第一件事。(学生汇报,教师出示语句。)(1)出示语句:“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①交流理解:这位阿姨很善良。从“沉重”“一直”可以看出阿姨很想帮助奶奶,所以不顾门的沉重,一直等到奶奶走过来。②当时奶奶会怎么想?(2)出示语句:“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①交流理解:阿姨想要别人也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妈妈,所以帮助了奶奶。这就说明,人人都希望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暖暖的感觉。③如果你是那位阿姨,你会怎么做?④小结:阿姨首先考虑帮助别人,然后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她的做法给别人送来了温暖。这正是课题要告诉我们的——(回读课题)将心比心。4、交流第二件事。(1)出示语句:“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①交流理解:从“平静的眼神”“注视”这些词语看出妈妈并没有因为针眼处起包而责怪护士,所以,“我”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妈妈是宽容的。②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③难道妈妈不疼,猜猜她当时是怎么想的?(2)出示语句:“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①交流理解:从妈妈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护士已经给妈妈扎了两针了,而且妈妈的手还鼓起了青包,当时妈妈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这是妈妈对护士的宽容和鼓励。)②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不要紧,再来一次!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不要紧,再来一次!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她——不要紧,再来一次!③你认识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宽容大度、善解人意。)(3)出示语句:“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①交流理解:妈妈能做到推己及人,看到护士,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以爱自己孩子的做法来对待护士,妈妈的做法让人感动。人与人之间一定要互相宽容,互相理解,只要我们将心比心,就会获得快乐与幸福。②有感情地朗读母亲说的话。③小结: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妈妈用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这正是课题要告诉我们的——(回读课题)将心比心。5、学习第3自然段。(1)引读第3自然段。师: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关怀——生读最后一段。师: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心胸犹如大海无边无垠——生读最后一段。师: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幸福、更甜蜜——生读最后一段。(2)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3)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课题“将心比心”的?(“将心比心”是指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4)指导有感情朗读,尝试背诵第3自然段。6、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但是却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你能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能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现人物品质,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四、情境读写,运用语言1、根据下面的两个情境,仿照文中人物的语言各写一段话。(1)公交车上,一位阿姨为一位腿脚不便的老爷爷让座。阿姨对老爷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动场上,一位中国运动员扶起了摔倒的外国运动员。中国运动员对外国运动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朗读自己的读写片段,老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3、说一说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五、总结全文,拓展升华1、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要在这颗心中装入一个分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帮助、关心、宽容……)2、总结: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3、欣赏积累名言。(1)学生读名言,并说一说名言的含义。(2)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写到课题旁,进行积累背诵。4、布置作业:搜集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例。
本文标题:《将心比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2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