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国近代史自考重点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00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00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003.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表现在: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004.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005.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中法《黄埔条约》。006.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007.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俄签订《天津条约》,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008.1860年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009.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定书,割去7万平方公里领土。010.经济掠夺的方法:[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3]对华倾销商品;[4]对华资本输出;[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011.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012.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新产生的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013.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列强还在中国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使其成为列强侵华的基地,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局面,且在一些地区取得驻兵权。014.1894年11月,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4天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惨案。01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对圆明园进行了连续12天的抢劫,放火烧毁了这座皇家园林。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同样进行了肆意抢劫。016.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017.工人阶级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纺织、面粉、采矿、铁路等),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018.中国工人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019.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020.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021.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022.两者的区别:前者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着重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及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着重解决生产力问题。023.两者的联系:只有完成前者,才能为后者的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024.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025.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经常压制人民的反抗斗争,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2]经济技术的落后:经济技术落后导致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落后帝国主义列强,必然会被动挨打。02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于1839年编成《四洲志》。027.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028.1895年,严复在《救亡诀论》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并在《天演论》中提出“物尽天择,适者生存”。029.1898年,康有为疾呼,中国面临“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危险,要求中国人奋起自救。030.孙中山于1894年创立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031.1851年,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032.《资政新编》的内容:[1]政治上,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设“暗柜”。[2]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工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3]思想文化上,提出设立新闻官、新闻馆;主张革除缠足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等福利事业。[4]外交上,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033.《资政新编》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034.1856年,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035.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3]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036.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此外,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缺乏理性的认识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037.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038.洋务运动:为挽救清王朝的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039.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04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具有封建性;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管理上的腐朽性;清政府顽固势力的多方阻挠。04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042.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作为总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任命恭亲王奕䜣、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后设立南洋、北洋通商大臣。43.洋务新政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044.除军事工业之外,还开始创办民用企业,经营轮船、电报、采矿冶炼与纺织工业四个部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交通运输的需要以及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045.创办新式学堂。[1]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2]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等专门人才);[3]军事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046.恭亲王奕䜣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047.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这个指导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048.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等成为推动维新思潮的领军人物。第三章辛亥革命049.革命团体的成立:[1]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2]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3]1905年,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050.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被称为三民主义。051.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平均地权。052.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舆论阵地:革命派《民报》,改良派《新民丛报》。053.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05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意义:[1]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2]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055.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局限:[1]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本质;[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3]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056.1911年4月27日,在黄兴的亲自带领下,120多名革命志士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遇难者有72人被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057.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结果日本战胜俄国。058.清末“新政”内容:①改革官制,整顿吏治;②改革兵制,训练新军,筹建武备学堂,淘汰绿营和防勇;③改革学制,提倡新学;④奖励工商,兴办实业。059.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060.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1895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061.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起义。062.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占领武昌。063.武昌起义引来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064.1911年,孙中山在南京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065.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066.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067.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3]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4]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5]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6]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068.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4]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救不了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069.1912年2月,袁世凯“逼宫”,清帝退位;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在北京任职;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070.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071.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072.中国同盟会是近代史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07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自考重点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3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