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颐和园地形分析一、园区简介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城西北郊约10km。其中,以昆明湖为主的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3/4,以万寿山为主的陆地占全园总面积的1/4。全园有各种形式的古建筑3000余间,各种乔灌木10万多株。园内有清如明镜的湖水,葱郁秀丽的山峦,金碧辉煌的宫殿,精巧别致的亭阁;规模庞大,气势宏伟,景色怡人,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典范,也是举世罕见的古典园林珍品。颐和园是现存最完整,也是造园艺术极高的一所大型古典皇家园林。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像颐和园这种大园当然更不例外,不使用写意的手法凿山造水,完全是用自然之山水。二、颐和园的整体布局1、自然的山水骨架影响布局方式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有山有水这便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决定了颐和园的布局方式。设计师还非常巧妙的将这些山水地形条件加以很好的利用和改造,有取有舍,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古典皇家园林所特有的“一池三山”的格局。颐和园的设计运用散点透视手法,取得建筑全而齐,不显杂乱;景物广布,不显分散的效果。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面积4350亩,水面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当年修建颐和园是为了给慈禧祝寿。皇帝下令要在园林中体现“福、禄、寿”三个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却巧用心思,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他设计了一个人工湖,将这个人工湖挖成一个寿桃的形状,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从万寿山望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大寿桃。而十七孔桥连着的湖中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至于“福”字,雷廷昌将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成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了一只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现在的万寿山,造园前为瓮山,山中有寺叫圆静寺,其山前湖泊旧时为瓮山泊,明未清初时称西湖。乾隆年间在此修清漪园(即今颐和园)时,造园者对原有环境作了二处大手术,一是在湖西加西堤,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模仿杭州西湖苏堤的造园手法,用以增加水面层次。二是造园者在东边挖湖区,保留了龙王庙、知春亭、凤凰墩三处景点。2、功能的分区显示布局特点颐和园根据使用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区: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前两个区集中在东宫门。而风景区则主要集中在万寿山和昆明湖周围,有佛香阁、长廊、排云殿、十七孔桥、铜牛、知春亭等著名的建筑。众多的建筑和景点构成了颐和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显示出了颐和园布局的整体脉络,3、布局中的空间问题颐和园的布局也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的概念。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山水地形本身的尺度很大,让人能够感受到强类的空间感;另外颐和园还巧妙的利用“借景”的手法来实现了空间的延伸。以园外数十里西山群峰为北京,把玉泉山上的宝塔纳入全园画面之中,从园中西眺,人们会更感到山外有山,景外有景。全园建筑依据山湖形式巧妙安排,并且以西山群峰为借景,更加使景色变幻无穷,美不胜收。站在知春亭,远看对面最远处,山水一色不可辨认,近处稍稍清晰,然后是雾蒙蒙的一片,然后才渐渐清楚。所谓“水的三远”,在此处就完全体现体现出来了。同时知春亭作为观赏全园景色的最佳位置之一,既可以看到万寿山一带的华丽、气派的景色,也可以远眺西堤看到对岸杨柳飘飘的自然之美,同时还可以看到远处玉泉塔和玉泉山若隐若现的旷远景色。这正是由于颐和园在整体布局中做到了“有放有收”的原因,是整体布局中极为成功的体现。所以,地形本身的因素再加上设计师很好的规划,就自然形成了颐和园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不仅最大限度的运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资源,还有效的合理的分配了各个空间,使每一个地方都展现了特有的美,而且也表现出了皇家古典园林所特有的气魄和魅力。
本文标题:颐和园地形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3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