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汉字参考书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汉字学概要》重点第二节“六书”的定义;文字结构分析第三节判别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第四节判别通假;分化原理及类型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形体演变的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甲骨文(殷虚文字)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主要出现在商代后期二百多年间。特点:1.象形、象意字多,形声字占百分之二十。2.异构字多3.异字同形金文特点:1.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2.趋向定型化3.形声字增加战国文字(六国文字)金文、石刻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文、简帛文字特点:1.形体歧异多2.俗体使用广泛小篆秦统一中国之后颁行的标准字体;是据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最多地保留西周文字传统)稍作整改,作为官方标准颁发布,用于较规范场合;主要保存在《说文》中。特点:“书同文”。实现标准化、规范化1.结构定型(偏旁部首定型)2.符号化(表意抽象化,笔画线条化,书写规整化)3.构形系统性加强(基本构件、组合模式、构形理据、层次组合四要素)隶书分秦隶、汉隶。“隶书”一般指汉隶。汉隶由秦隶发展,秦隶是秦系文字的发展。汉隶又叫“八分”。隶书是由秦系文字中的俗体文字发展起来的。从隶书开始就是今文字,古文字的象形性被丢失了,即字形上直接看不出造字的构意。特点:(书体)1.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2.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3.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楷书楷书在汉魏之际形成。特点:1.构形标准化(这是对汉隶新出现的的构形自由而言)2.点画形态丰富隶变从战国晚期开始,秦系文字产生俗体,成为隶书形成的基础。篆书演变成隶书,是从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这就是隶变。隶变抛弃象形特征,用笔势代替笔意(用书写符号代替描绘符号),失去构形理据。隶变实现文字的符号化;实现符号的简单化,便于书写;奠定了实用汉字的基本形体。隶变改变古文字形体为今文字的几种手段讹变改变原来的表义结构,丧失构形理据。讹变是个别字的现象,无规律可循,在汉字形体演变的每一阶段都发生。原因:后人不再清楚造字时的造意第二节造字原则和方法——六书汉代人根据对篆字形体的分析而总结的造字原则和方法。通过“六书”的分析,来确定字的本义,进而确定具体文献中每一个字用的是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方法: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对象:有实体可以描绘的事物,主要是名词文字特征:独体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方法:象形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指出“事”之所在。(畐、文、本、末、朱、刃、寸、上、下、亦)对象:整体事物的局部;抽象的概念文字特征:一个象形字加一个指事符号象形和指事,在结构上都归“独体”。象形多表示具体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但高、大为象形)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武、信是会合语词意义。后代的尖、甦、尟、武、信、氽、泵、歪、尖类似。但古文字的会意,应是会合字形的意义。方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符号,描绘叙述一种行为动作。1.形而下的素描(有人归之为象形,是合体象形:射、步、涉、陟、舂、立、及、休、孚、益)2.形而上的指意(臭、芈、牟、兮、班)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文字特征:合体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方法:一个义符(意符、形符)表意义范畴,一个声符表字音。对象:不受限制文字特征:合体注意:义符表示的是词所表示事物的意义类别,不是词义本身。“亦声”(形声兼会意)形声字中,有的声符也兼有表义的作用。有人称之为“形声兼会意”或“会意兼形声”。如,“警,戒也。从言,从敬,敬亦声。”从文字学上说,只要是有表声作用的,都归形声字。声符表义的原因:从形声的来源上说,形声字很大部分是分化字,如,取——娶;昏——婚;因——茵;臽——陷;竟——境;或——域、國。从认字上来说,当这个声符的意义与这个字的意义相关时,看起来就是声符表义。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原则:同一物类、事类的事物,用同一部首;同一部首中意义相近的字可以相互解释;同时又有声音上的关系。对象:同一类事物多种解释:1.训诂上的互训。戴震、段玉裁主此说。2.语词派生,文字孳乳。章炳麟主此说。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把为甲词造的字,用到与之同音的乙词上去。这个乙词没有自己的本字。从文字学上说。也是一种造字方法,不过是不造新形体的造字。作为虚词的於、不、其、之、亦,都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原因:1.词义抽象,借用同音字2.用字方便“六书”分析注意事项古文字与今文字写法的变化声符和形符的位置形声字和声符古今声音的变化古文字与今文字写法的变化隶变:王、玉(王),聽呈庭所从的“王”;月与肉;热、燕、馬所从的灬;莫、莽从茻;秉从又持禾,及从又从人;嫡从帝声;布从巾,父声;徒,小篆从辵(辶),土声;表从衣、毛;责从朿声步、降、陟门本作門,向本象窗户形。阜作阝(在左。如陟降陨防附障隐),邑作阝(在右。如都鄙部邻邦郊)有的字作偏旁部首后小变:尚:裳、党、棠;衣:被有的因所居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狗:獘;烧:烈:尞(从火,从昚);拇:掌:承:失声符和形符的位置左形右声:涕洛汝松鲋防校韵玟瑰右形左声:大凡从邑(左阝)的,如都鄙……;从页的,如颠顶颂题颡硕願頭……从欠的,如欺郗钦欣欲……从见的,如视觐觇靓親……从鸟的也有不少是右形左声:鹄鸿鸨鸠鸭……上形下声:旻屈苖景;从雨的:如霆霄霖零雹……;从宀的:宥宵宿宽客宙……;从穴的:窘窒窘究穹……下形上声:吞召紊裳布:从火的:煎熬熹烈然煦……声在角:麋碧岸序崖形在角:颖栽裁形在中:哀游声在中:裏裹袤固围形在外:甸闵(文声)声在外:闽、闻声符拆开:雜(襍)形声字和声符古今声音的变化一般是韵母变化小,从韵母上辨别是否形声。如堂、裳从尚声,感从咸声,患从串声但韵母也有变化:怕:白、悼:卓;溺:弱;悠:條;竭、歇:曷;野:抒:予;襍:集声母变化大;德:直;春:屯;悲:非;禅:单;姚:桃、逃;惕:易第三节因形求义根据上古汉字的字形,分析它的结构,求得它的构意(笔意),从而理解字的本义。它是一种与因声求义相对的重要的训释方法。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本义:古文字字形结构所反映的,在文献中得到证实的义项,是这个字的本义。引申义:以词的本义为出发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出新的意义。这种词义运动叫做词义引申。从词的本义出发而发展出的新的、与本义相关的意义,叫引申义。假借义:文献用字中,与字形表示的本义无关的义项,称作这个字的假借义。本字:假借字本字:文献中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与字的古形所表示的意义相符合时,这个字就是为这个词造的字,称作这个词的本字。假借字:文献中字所记录的词义与字的古形所表示的意义不相符,并且也没有引申关系时,这个字形就不是为这个词造的,称作这个词的假借字。笔意:笔势笔意:保持原来的造字意图、能够表现字的本义的形体,叫作笔意。笔势:汉字经过演变,逐渐整齐化、符号化,从而脱离了原始的造字意图,无由看出它所依据的本义,这种形体叫笔势因形求义的步骤恢复古形:找到尽可能早的、构意清楚的字形。找到尽可能早的若干字形,综合比较。辨明构形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前四书如果与文献中的词义不合,就是假借)参考《说文》训释验证文献第四节古书的用字阅读古书,会遇到新的文字问题:通假字、分化字、异体字、繁简字“假借”、“通假”;“引申假借”假借——本无其字:其;我;於通假——本有其字:寤生:啎引申假借——意义有引申关系,没为引申义另造新字:令;长通假字与六书假借的区别:六书假借是“本无其字”,长期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临时、个别地方借用(有的沿用成习)。通假:一个词本有其字,在书写用字过程中临时借用音同(近)的字记录。古代文献中这种借用声音相同而意义无关的字的用字现象,称作通假。通假字:古代文献中用一个字记录与自己声音相同(近)而意义无关的词,这个字为通假字。确定通假关系的原则确定古音相同(或相近)找到的本字能把句子讲通要有文献、文字的证明:A.不同本子的证明B.经传异文C.同一词的不同用字《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周礼·考工记·鲍人》:“引而信之,欲其直也。”《淮南子·氾论训》:“时屈时伸。”《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分化字古代用字,字与词不完全对应,为调整字与词的矛盾,分担某些字的职能,为一个字原有的多个义项分别造出新字。这种现象称文字的分化。分化字:古代的用字,随着字与词的矛盾的调节,以原来负担某种职能的母字为构形基础,增加或改变一些构件而造的新字,称分化字。分化字分担了母字原有的部分职能。分化字与母字相对。分化的手段:增加义符:弟:悌;取:娶;昏:婚;禽:擒;共:供;竟:境;责:债;縣:懸;道:導;虚:墟改换义符:说:悦;唱:倡;错,措增加声符:晶:曐(星);父:爸;改换声符:潦:涝;食:饲;在原来的字形上改变写法:陳:陣;大:太;不:丕母字与分化字的关系(分化字的类型)母字与分化字在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种情况下的排列组合母字分化字1.本义……………引申义(取:娶;昏:婚;竟:境;)2.本义……………假借义(辟:避)3.引申义…………本义(止:趾)4.假借义…………本义(莫:暮;其:箕)异体字(异构字)在某一时期中音义、用法完全相同而造字方法不同的一组字。1.原为异体字,后有分工,成为不同的字(代表不同的词)。2.原不为异体字,后合并为一个字,成为异体。3.原来的异体字,后来经过优选或规范,一个保存下来,其余淘汰,保存在字书中。繁简字记录同一个词的几个字中,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繁体字简化后笔画少的叫简体字。繁简字之间的关系:简省改变繁体字的笔画或偏旁:靁:雷;曐:星;連:连;孿:孪;替换较繁的声符或义符:鄰:邻;黏:粘原来的分化字重新合并复:復:複;舍:捨合并同音字幾:几;鬥:斗
本文标题:第一章 汉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7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