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曾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曲是元代新兴的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小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释•山坡羊——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是标题。本文选自《全元散曲》。•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西都——陕西长安,是汉代的西京。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注释•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京城咸阳,西汉(前206-25)的京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宫阙——皇宫建筑。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译文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唉!一朝建立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①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②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以动写静。③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语,“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铺垫下文.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万千,曾经的辉煌,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望西都,意踌蹰”一个“望”字,将视线从潼关内外的高山大河转向了古都长安,由上一部分的景进而“意踌蹰”转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5.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总写作者的感慨(主旨)。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的都是百姓。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在这里,作者对广大人民的痛苦境地寄予同情,发出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广大人民死活的谴责。对偶,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文章中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赏析全诗}潼关地险}所见所想}点明主旨请问这篇课文如果按内容分层,可以分为几层?第一层(1-3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第二层(4-7句)“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第三层(8-9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中心•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本文标题:山坡羊潼关怀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7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