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疾病概论下一页上一页2不仅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在躯体上、心理(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身心俱佳健康:一、健康与疾病(healthanddisease)下一页上一页3常引起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劳动力减低或丧失疾病:一、健康与疾病(healthanddisease)机体在内外环境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障碍。下一页上一页4疾病的新认识1.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2.疾病谱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人类健康3.研究疾病与基因的关系---分子水平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下一页上一页5不同疾病中存在的共同的、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变化。病理过程pathologicalprocess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或病理过程的后果。病理状态pathologicalstate下一页上一页6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指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第三)状态1.躯体性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症):乏力、纳呆、心悸等2.心理性亚健康(神经衰弱):情绪低落、烦躁、睡眠不佳等3.人际交往性亚健康: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理距离增大,家庭关系不和睦,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亚健康(subhealth):一、健康与疾病(healthanddisease)下一页上一页7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工作、学习)负荷过重(家庭、社会)烦事过多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遗传锻炼减轻负荷调整饮食结构配合心理音乐治疗健康亚健康疾病病因+条件积极治疗,完全康复一、健康与疾病(healthanddisease)下一页上一页8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功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内环境紊乱和适应能力下降的状态1.物质储备减少对感染抵抗力下降2.稳态调控失衡血压、血糖、血脂升高3.调节反应迟钝对伤害性刺激反应能力下降衰老(senescence):一、健康与疾病(healthanddisease)下一页上一页9二、病因学(etiology)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学问。Why下一页上一页10直接引起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不可少性)赋予疾病以特征(特异性)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即病因(致病因素)原因下一页上一页111.生物性因素2.环境生态因素3.精神、心理、社会因素4.营养性因素5.遗传性因素6.先天性因素7.免疫性因素8.化学性因素9.物理性因素原因单一病因致病多病因复合致病如各种传染病、外伤如高血压、糖尿病下一页上一页12条件对疾病的发生起着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本身没有致病性(不绝对)可促使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下一页上一页13病群体流毒个体感?疲劳、受凉、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性↑某些因素可影响个人对致病因子的易感性致病因素往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致病作用的下一页上一页14高血压中风激动,受凉,酗酒某些因素可能对疾病的病因产生影响,使之加重或恶化,从而促进疾病的发生,称为诱因(PrecipitatingFactor)诱因诱发因素下一页上一页15某些因素可能是疾病的病因或条件,也可能是疾病的一个环节,称为危险因素(Riskfactor)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吸烟缺少体力活动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下一页上一页16三、发病学(pathogenesis)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How下一页上一页17一、人体与病因的相互作用病因是引起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病因作用的强度、方式、途径以及时间等对疾病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人体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相同病因下,年龄、性别和体质易感性常常成为疾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二)下一页上一页18二、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因果转化局部和整体稳态紊乱主导环节下一页上一页19Homeostasis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自我调节和反馈)保证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最佳功能稳态紊乱Disruptionofhomeostasis各种有害因素破坏自身稳定可影响某些器官系统功能从而导致疾病下一页上一页20损伤出血血压交感神经兴奋指示:删除样本文档图标,并替换为工作文档图标,如下:•在Word中创建文档.•返回PowerPoint•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对象...”•单击“从文件创建”•定位“文件”框中的文件名•确认选中“显示为图标”。•单击“确定”•选择图标•从“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单击“对象动作”,并选择“编辑”•单击“确定”疾病中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构成各种临床表现、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损伤与抗损伤两者力量对比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下一页上一页21组织缺氧酸中毒血管麻痹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血压血容量心输出外出心输出交感兴奋小血管收缩伤血血压儿茶酚胺血压病因损伤病因抗损伤结果结果因果交替下一页上一页22风湿病心力衰竭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二尖瓣狭窄主导环节疾病发展过程诸多因果转化环节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下一页上一页23局部全身局部全身充血水肿疼痛发热寒战WBC局部症状全身反应局部症状全身原因毛囊炎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局部炎症糖尿病下一页上一页24三、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分子机制下一页上一页25直接作用――――神经系统损伤神经反射或神经递质器官组织功能代谢障碍如:高血压神经机制(NeuralMechanism)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维持和调控起主导作用下一页上一页26存在于血液、细胞间液、淋巴液等激素(内分泌)全身细胞因子(自分泌旁分泌)局部信息分子(神经递质等)局部化学介质(组胺、补体、前列腺素等)全身/局部体液机制(HumoralMechanism)体液性因子—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病因体液因子改变内环境紊乱疾病如:糖尿病下一页上一页27直接作用无选择性有选择性间接作用细胞膜功能障碍离子泵细胞水肿细胞器功能障碍线粒体能量不足细胞机制(CellularMechanism)损伤细胞组织细胞—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疾病如:疟疾下一页上一页28分子病-生物大分子的遗传性缺陷遗传性酶病、蛋白质缺陷、受体病、膜病分子机制(MolecularMechanism)基因病-基因突变、缺失或表达调控障碍单基因病monogenicdisease多基因病(多因子疾病)polygenic(multi-factorial)diseasemolecularpathology分子病理学蛋白质/核酸—细胞生命活动的分子基础下一页上一页29四、疾病的转归(prognosisofdisease)(一)康复(rehabilitation)(二)死亡(death)下一页上一页30(一)康复完全康复损伤性变化(功能和形态)完全消失,自稳调节恢复。重新获得病前的劳动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完全康复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基本病理变化未完全消失(可有后遗症)可存在心理、肉体、社会方面的不适,生存质量欠佳。下一页上一页31(二)死亡定义:个体生命活动不可逆转的终止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传统观点死亡的判断指标:心跳、呼吸停止问题:心搏、呼吸可人为维持下一页上一页32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指全脑功能(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意义:①为器官移植提供更多更好的供体②有助于正确判断死亡时间,节约医药资源脑死亡(BrainDeath)下一页上一页331.先决条件:①昏迷原因明确;②排除可逆性昏迷2.临床判定(3项全部阳性):①深昏迷;②脑干反射全部消失;③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暂停不能引出自主呼吸)3.确认试验(至少一项阳性):①脑电波平直;②经颅多普勒超声呈脑死亡图形;③体感诱发电位P14以上波形消失。4.观察时间:持续12小时无变化脑死亡判断指标下一页上一页34脑死亡与植物状态的临床鉴别脑死亡植物状态定义全脑功能丧失脑的认知功能丧失自主呼吸无有脑干反射无有意识丧失有睡眠-觉醒周期但无意识恢复可能性无有植物人(植物状态):因颅脑外伤或大脑缺血缺氧等导致的长期意识障碍。有脑电波、自主呼吸,能吞咽食物,保留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躯体生存的基本功能,但无任何言语、意识、思维,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持续达3个月以上甚至12个月以上。下一页上一页35临终关怀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方法的全方位服务与照顾,使病人在较为安详、平静中接纳死亡。目的:使临终病人症状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使疾病产生的痛苦降
本文标题:第1章_疾病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0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