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4章 制度变迁理论课件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第四章制度变迁理论一、制度变迁理论概述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模型三、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四、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五、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一、制度变迁理论概述(一)基本概念(二)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过程(三)制度产生和变迁的产权基础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一)基本概念1.制度环境2.制度安排3.行动团体4.制度装置5.制度变迁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1.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制度环境是一国的基本制度规定,决定、影响其他的制度的安排。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52.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制度安排可能最接近于‘制度’一词的最通常使用的含义了”。一般来说,制度环境决定着制度安排的性质、范围、进程等,但是制度安排也反作用于制度环境。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6行动团体是一个决策单位(可能是个人或团体、组织),它的决策影响或支配制度变迁的进程。行动团体可分为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3.行动团体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7制度装置,“是行动团体所利用的文件和手段,当这些装置被用于新的制度安排结构时,行动团体就利用它们来获取外在于现有安排结构的收入。”4.制度装置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首先,制度变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效益较低的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次,制度变迁还可以被理解为对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际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等于制度的边际收益。5.制度变迁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9(二)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过程1.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2.舒尔茨对制度变迁的分析3.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4.哈耶克的演进主义制度变迁观5.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6.林毅夫对制度变迁的分类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01.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在某个社会发展阶段上,当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发生社会变革,导致经济基础连同上层建筑都发生变化。制度变迁首先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偏好和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而主要取决于客观物质条件决定的,对特定制度再生产的经济支付能力。制度变迁本质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1我们假定增长进程改变了对服务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上的改变又导致了以长期成本与收益来衡量的供求之间的非均衡。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会引起人的经济价值的上升,导致劳动力市场价格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上升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等,这些变化就构成了对制度变迁的需求。2.舒尔茨对制度变迁的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2以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从供给方面将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制度形态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比较成型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其中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是其理论的两个基本支柱,国家不是中立的,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3.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3将生物学上的自然选择和进化演进方法应用于经济制度的变迁分析之中,认为制度的变迁是一个自发的演进过程,而不是一个理性设计的人为制造过程。形成自然演进制度的前提是要保证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加上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博弈与互动关系,可以达到信息与知识最大限度的交流与共享,从而自然选择式地逐步筛选出一个好的制度。4.哈耶克的演进主义制度变迁观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4制度不完全是理性设计的产物,不同利益集而的博弈才是决定一个制度优劣的根本原因。制度也不是完全自由演进的,因为利益集团显然是一个对制度变迁具有决定作用的,并且具有明确利益目标的主体。5.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5制度的功能、制度不均衡的原因制度变迁的类型: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即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引起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实行的。6.林毅夫对制度变迁的分类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6(三)制度产生和变迁的产权基础1.产权与制度的产生和变迁2.秩序和制度的产生与变迁的源泉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71.产权与制度的产生和变迁产权与制度的产生和变迁有关高度的内在关联性:首先,制度概念是产权概念的延伸。诺思认为,制度是为使财富最大化所作出的契约安排。其次,产权是使市场顺利运行的前提。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82.制度和秩序产生与变迁的源泉①制度要给予参与人一个稳定的预期。②连续行为之间的博弈,是制度改革完善的一个必要条件。③高重复率的博弈限制非合作性策略,构成了制度和秩序内生的源泉之一。④合作性策略比非合作性策略更能促进个人利益。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模型(一)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二)制度变迁的自我强化机制与路径依赖(三)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四)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一)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1.制度变迁中的组织2.制度变迁的源泉3.适应效率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11.制度变迁中的组织(1)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①竞争→技术和知识发展→制度变迁;②组织和企业家的最大化活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③组织不仅是制度约束,而且也是其他约束(如技术、收入和偏好)的函数。(2)企业家是决定企业有效性的关键;(3)不确定性使企业家格外重要。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2(1)相对价格变化要素价格比率和信息成本的变化技术的变化(2)偏好的变化→行为模式变化→行为合理化→制度变迁2.制度变迁的源泉相对价格变化→激励结构和讨价还价能力变化→重新缔约→制度变迁A产出的规模报酬递增;B工厂制度及经济活动凝聚,广泛的外部性;C增加制度变迁的潜在利润,降低其操作成本。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3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使组织逐步具有的创新能力和愿望称为适应效率。(1)有效制度可以为组织提供适应效率:①为组织提供一种创新的机制或环境;②能消除组织的错误,分担组织创新的风险,并能够保护产权。(2)如何使企业具有适应效率:①竞争;②分散决策;③有效产权;④破产法3.适应效率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4(二)制度变迁的自我强化机制与路径依赖1.技术演进中的自我增强与路径依赖2.制度变迁的自我强化与路径依赖3.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类型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51.技术演进中的自我增强与路径依赖W.巴兰·阿瑟细小和偶然事件常常会把技术发展引入特定路径,并因市场内部的特殊作用机制而强化其沿着特定路径发展下去的趋势,且不同的路径最终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自我强化机制的结果①乘数均衡②可能的无效率③锁定(lock-in)④路径依赖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6(1)决定制度变迁路线的条件收益递增;由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2)制度变迁的自我强化机制①边际成本下降;②学习效应;③协调效应;④适应性预期。(3)摆脱路径依赖的途径重要外生变量或突发事件的影响。2.制度变迁的自我强化与路径依赖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7(1)路径依赖Ⅰ(2)路径依赖Ⅱ2.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类型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8在完全竞争性市场下,制度变迁是有效的,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轨迹,经济总会保持增长的势头,不会出现发散的轨迹和持久的贫困。(1)路径依赖Ⅰ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9在不完全市场和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交易成本增加,行动主体所建立的主观模型不完全且多种多样,并可能产生一些在现存制度下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一集团会反对彻底偏离该制度的变迁,从而使得制度锁定在低效率的制度路径。(2)路径依赖Ⅱ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0(三)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1.制度变迁的分析基点2.制度变迁模型的基本假定3.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4.制度安排的层次5.制度变迁的分析方法6.制度变迁的步骤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11.制度变迁的分析基点(1)对经济人的修正把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引入个人预期效用函数,并考虑到有限理性及不完全信息的客观现实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从而建立更加复杂、更接近于现实的人类行为模型。(2)研究拓展把经济人行为拓展到对制度的取舍与变迁分析中。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2基本假定: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1)外部利润的来源规模经济带来的外部利润;外部性内部化;风险的分散与克服;交易费用的转移与降低(2)制度变迁的时滞影响制度变迁的时滞的核心因素:现存法律和制度安排的状态。2.制度变迁模型的基本假定①限制了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②现存制度安排可能还有残存价值;③发明是一个困难的过程;④制度创新是一个利益调整过程,这种过程艰难而复杂。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3(1)帕累托最优均衡①已获要素资源潜在收入的全部增量;②有潜在利润,但低于制度变迁成本;③不改变制度无法重新分配收入。(2)创新压力①制度创新的潜在收入增加;②创新制度的成本发生改变;③法律或政治的某些变化影响制度环境。3.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非均衡的制度结构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4(1)制度安排的三个层次①个人②自愿联合团体③政府(2)决定制度安排层次的二个因素①各层次安排中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②制度安排中受影响团体的市场和非市场力量对比。4.制度安排的层次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5(1)制度变迁实现的条件:收益>成本(2)制度变迁的成本①经济成本与非经济成本;②变迁过程成本与新制度执行成本变化。(3)影响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的因素①市场规模的变化;②技术变迁;③知识的积累和教育体制的发展;④各种团体收入预期的改变;⑤组织费用;⑥政府权力上升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5.制度变迁的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6(1)五个步骤初级行为团体形成→提出创新方案→进行方案比较和选择→帮助初级行动团体的次级行动团体形成→共同努力实现制度创新(2)强政府弱市场的变迁主体-政府创新①潜在收益受私人产权阻碍或强制收益分配;②潜在收益的公共利益性质;③巨大的创新成本;④创新不能兼顾所有人利益或损害部分人利益。6.制度变迁的步骤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7(四)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起的变迁。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81.诱致性制度变迁(1)制度非均衡的原因(2)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3)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9(1)制度非均衡的原因①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社会科学进步;制度引进;政府政策改变②技术的改变技术变化在制度结构方面起决定性作用;技术的改变相应改变了特定制度安排的相对效率并使某些制度安排不再起作用。③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④其他制度安排的改变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0①盈利性②自发性③渐进性(2)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1正式制度变迁的动力问题变迁的前提:同意的一致性变迁中的问题:高交易成本与搭便车后果:持续的制度不均衡与制度短缺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动力问题变迁的前提:个别成员的规则改变变迁的费用:社会压力变迁的实现:社会多数成员接受后果:非正式制度变迁更加困难个别制度创新者预期的制度创新收益大于成本。(3)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基本驱动力-利益驱动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2(1)国家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重要意义(2)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及局限性2.强制性制度变迁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3①具有规模优势并降低组织与实施成本;②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③政府公共品供给的相对
本文标题:第4章 制度变迁理论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5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