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012)1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原理探索综合分析抓住主导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1)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气候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新疆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年一熟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年际变化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土壤是作物生长的主要基础,不同各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地形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林牧业,坡度<25°可适当开梯田,山地只适于林业水源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欠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富,绿洲农业产量稳定(2)社会经济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工业基础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高低我国东北工业基地和美国工业发展使农业规模化提高交通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决定了商品农业的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时间及时人口人口数量和密度决定人均土地拥有量,影响商品率高低,影响劳动力的数量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技术技术投入决定作物培育和品质改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力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政策是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市场供求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往往以农产品价格加以影响欧洲奶酪市场大,奶酪产业规模大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东北地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ABCD2、相邻的国家:俄罗斯,蒙古,朝鲜3.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兴凯湖松花江嫩江辽河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4.3.2.5.8.7.6.ABC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2地形、土壤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请由这三幅图总结: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1、气候条件(1)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季风气候纬度高温带温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点①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原因:)②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最北部的80天③年降水300~1000mm,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纬度高(3)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农事活动:春播、夏管、秋收农作物品种:喜凉作物农作物生长季节:4~10月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P61思考劣势如热量条件,东北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种植的作物品种有限;一年只能一熟。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农事活动分农忙,农闲(冬季).农闲时间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家庭副业、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从而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发展.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2)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3.与我国主要农业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的劣势,但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优势:冬季休耕利于土壤积肥;春季积雪融化,缓解春旱,利于春播。2、地形、土壤条件2、地形、土壤条件(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1)地形(图4.3)地形类型利用方式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周围高原优质草场平原耕地山地林地(2)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平原地区:适宜种植业山地丘陵适宜林牧业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3)土壤:黑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5%~7.5%,全氮含量为0.15%~0.35%,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中国的东北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平原,乌克兰。(3)土壤:类型分布区特点重要性黑土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辽河平原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3、社会、经济条件①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②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1)工业基础良好(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3)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便利的交通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农业①东北地区农业规模高于全国水平②较好的生态条件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1.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邻近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市场条件好,海陆空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2.日照充足,白天温差大,病虫害少,土地资源广阔,有高山冰雪融水供灌溉,市场对绒棉的需求.3.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充足,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需求量大4.四季如春,气候适宜花卉种植,国内城市对花卉的需求量大活动题P62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②农业生态类型单一③自然地域完整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部⑤生产部门齐全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④A2.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不能成为我国重要的基地?()A.商品粮基地B.林业生产基地C.畜牧业生产基地D.商品棉基地D3.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A.地形B.土壤C.气候D.以上各项因素改造难度相同C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B.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少,形成荒漠C.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D.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C5.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B.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C.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A二、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降水的特点看右图,找出东北地区降水量和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由南向北递减1.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而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从平原向山区递减。思考P632.热量.因为纬度不同,热量不同.3.水分.因距海远近而降水发生变化1、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2、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1.耕作农业区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主要分布:(1)玉米:(2)小麦:(3)水稻: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以春小麦为主玉米: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1)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林区(2)长白山区是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3)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4)延边盛产苹果梨(5)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1)三河地区有著名畜种三河马、三河牛(3)此外,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2)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活动:1耕作业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林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活动题P64活动:2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区域农业发展地理条件农业布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指以销售粮食为目的而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域.哪种地区能成为商品粮基地?1、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2、粮食的商品率高3、增产潜力大粮食生产的数量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之间对比关系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经营——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基础。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播种面积占总耕地的65%,以玉米、小麦、水稻为主。2、地区专业化生产小麦的分布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玉米分布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玉米带”。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和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小结: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人口稀少土壤肥沃商品率高商品粮基地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地理条件内部分异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P70活动1.读表4.2,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人均耕地多,粮食总产量高、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的1/3.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h㎡0.310.210.1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4916587258707044620761754885(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人均耕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耕地减少,粮食供应越显紧张。因此,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不考虑熟制差异,东北粮食单产低的原因有:耕地面积大,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少;秋涝、冻害等灾害频繁。长江三角洲田块分散,人口稠密,农业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农田设施完善,因此单产高。(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荒)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培育良种,改进耕作技术,完善农业基本设施,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确保稳产高产;保持水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本文标题: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012)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6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