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保育员的职业素养与要求三门峡市卫生学校刘艳芳1一、职业和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职业: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此为生的具有特定职责的专门性工作。特征:一是谋生手段,即必须性;二是职责特定,即专门性。职业道德: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履行其职责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21.1保育员的职业要求保育员是专门从事0-6岁婴幼儿的保育和教育的工作人员,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职业。保育员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初级保育员、中级保育员、高级保育员、保育员技师、保育员高级技师。31.2保育员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忠于国家,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勤奋学习,热爱学前儿童,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应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更体现在热爱并尊重幼儿、团结协作及勇于创新等几个方面。4保育员职业道德规范1、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重要的体现,是对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5保育员职业道德规范2、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必须有爱心、耐心、诚心和责任心,学会站在儿童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只有热爱儿童,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只有热爱儿童,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儿童和家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尊重儿童,主要是尊重儿童自下而上和发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人格和自尊心,用平等和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儿童,满足每一个儿童的合理要求。6保育员职业道德规范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衡量一个从业人员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71.2.1从保育员所承担着保育和教育儿童的任务来看,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保育员是专门从事0-6岁儿童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职业。1.2.2从保育员工作的对象来看,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0-6岁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速的时间,对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智力和人格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81.3保育员的职业守则爱岗敬业,热爱幼儿为人师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开拓进取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文明礼貌,团结协作9具体守则1、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2、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让他们充分享有安全感、自信心和自尊心;3、掌握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喂养和教育;4、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5、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展;106、掌握儿童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7、宣传科学育儿、保教并重的基本理念;8、对儿童家庭的有关资料保密,保护个人隐私;9、根据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10、与卫生保健、学前教育机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1第二章学前教育概述2.1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2.1.1托儿所的性质托儿所是为3岁前儿童设立的集体保教机构。2.1.2幼儿园的性质幼儿园是为3-6岁儿童设立的集体保教机构。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122.2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原则2.2.1学前保育和教育的目标: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1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二条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2.2.2学前教育阶段的双重任务14《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提供便利。2.2.3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5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原则1、尊重儿童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的原则1989年联合国通过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国际性法律——《儿童权利公约》。2、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原则3、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4、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原则165、整体性原则注重生活整体的教育价值;整合学前教育机构、家庭和社区内的教育资源。6、游戏性原则7、保教合一的原则172.3现代学前教育的儿童观与教育观2.3.1现代学前教育的儿童观:1.儿童与成年人具有一样的基本权益和独立的人格,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3.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5.儿童在发展中具有主观能动性。182.3.2现代学前教育应具备的教育观1.教育要为儿童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2.尊重、热爱幼儿与保障幼儿权益3.面向全体、重视个体差异4.要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5.寓教育与活动之中6.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7.依据大脑功能的发展规律施教8.要坚持儿童发展的全面性,避免不适当的早期定向化培养19第三章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及生理卫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203.1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3.1.1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1.婴幼儿骨的特点:蛋白质多、钙磷少。柔软,弹性大,硬度小,受压容易变形弯曲21保育方法:培养婴幼儿形成正确的姿势。注意婴幼儿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摄取。坚持户外运动,刺激骨骼的发育22各部分的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一、颅骨要经过闭合过程特点:前囟门闭合的时间1-1.5岁。保育方法:注意囟门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头皮表面的积垢。注意保护前囟门的安全,远离尖锐、具有伤害的物品。23二、腕骨未完全骨化特点:新生儿的腕骨是软骨组成,7岁左右腕骨才有比较明显的骨化,10~13岁腕骨的骨化才完成。保育方法:婴幼儿使用的玩具宜轻不宜重婴幼儿从事手部的游戏不宜过于细腻,时间不宜过长。(折纸、用剪刀、写字、绘画)不能强迫幼儿搬运幼儿力所不能及的重物或从事成人的劳动。(桌子、运动器材)应适当锻炼幼儿的掌、指骨。(撕纸、捏泥)24三、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定型特点:4个生理弯曲(前颈曲、胸后曲、腰前曲、骶后曲),有缓冲震荡、平衡身体作用。弯曲形成时是不固定的,只有到生理成熟期,生理弯曲才完全固定。3个月会抬头,出现前颈曲。6个月会坐,出现胸后曲。1岁会走,出现腰前曲。保育方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体姿。婴幼儿的生活用品应该符合健康的要求。25四、骨盆未成长一块完整的骨骼特点:成人骨盆是一块完整的骨骼。婴幼儿的骨盆是由若干块骨头借助软骨连接在一起。25岁才成为一块完整的骨骼。保育方法:不得过早穿高跟鞋。不要让幼儿从较高的地方跳到坚硬的地面上。262.婴幼儿肌肉的发育特点及保育特点:婴幼儿肌肉容易疲劳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保育方法:动静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在锻炼大肌肉的同时,要注意小肌肉的训练。(穿珠、拾豆、系扣子、使勺子和筷子等)273.关节的发育特点特点:婴幼儿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窝较浅,过度牵拉,容易脱臼。如牵拉肘保育方法:避免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臂。283.1.2婴幼儿运动系统卫生1.培养婴幼儿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婴幼儿生活用品的准备和使用要得当。2.组织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全身锻炼要全面、均衡、多样化。3.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4.衣物要宽松适度。5.提供充足的营养。293.2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心脏、血管3.2.1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血液*健康幼儿的血色素不得低于12g。心脏:心跳、脉搏不同年龄婴幼儿心跳次数(平均值)淋巴结扁桃体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结,4-10岁发育高峰。年龄每分钟心跳次数年龄每分钟心跳次数新生儿140次左右2-6岁110-95次1岁内120次左右303.2.2婴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1.注意合理营养。2.活动场所空气要清新。3.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和活动。4.着装要宽松适度。5.预防传染病。313.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简介:鼻:是呼吸道的开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喉: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气管与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管壁内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肺:位于胸腔内、心脏的两侧。是气体交换的场所。323.3.1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鼻腔的特点及保育一、鼻腔:特点:鼻腔短小、狭窄,黏膜柔嫩,容易感染和鼻塞。保育方法:1、擤鼻涕的正确方法:2、鼻塞的正确处理:33--鼻腔堵塞后导致用口呼吸1、影响婴幼儿的睡眠和进食。2、易给病菌造成入侵的条件,易引起鼻炎、扁桃体炎、喉炎等。3、长时间用口呼吸,会引起上唇翘起,开唇露齿4、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不全,可致“漏斗胸”5、吃饭时忙于喘气,则“囫囵吞枣”,日久消化不良,易患贫血。7、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身心发育均受影响。张口呼吸的危害:34不要养成在脸上和鼻孔乱抠的习惯面部、口、鼻周围的皮肤血管很丰富,静脉与颅内静脉相通。面部长疖子一定不能挤压,以免细菌挤进静脉,进入颅内,引起感染,危害生命。二:鼻易出血区特点:在鼻中隔得前下方,鼻粘膜柔嫩,血管密集,表浅。35了解鼻翼的位置↗36一、会厌软骨特点:会厌软骨反应迟钝。在吃饭时说笑哭泣,食物容易呛入气管,造成气管异物而危及生命。二、声带三、气管与支气管四、肺371.多组织婴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用鼻呼吸;掌握正确擤鼻涕的方法;不随地吐痰;不蒙头睡觉;不乱挖鼻孔。4.谨防异物进入呼吸道。5.保护婴幼儿声带。3.3.2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383.4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简介3.4.1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牙齿及口腔牙齿:乳牙:生长情况、乳牙作用、乳牙的特点、保育方法*乳牙共有20个,最早萌出的恒牙叫第一恒磨牙恒牙:生长情况、换牙。口腔黏膜唾液39胃一、胃的简介二、婴幼儿胃的特点及保育特点:容量少,排空快。溢奶常易发生。消化能力差。保育方法:在一日三餐外添加1~2餐喂奶后轻拍背排出空气,人工喂养防止吸入大量空气。提醒细嚼慢咽,不吃汤泡饭,避免饭前大量饮水,控制甜味饮料。40肠一、小肠特点:吸收能力强保育方法:碎细烂软嫩,便于消化和吸收二:大肠特点:易便秘。保育方法:培养婴幼儿定时排便习惯。培养婴幼儿专心排便习惯。在饮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搭配粗粮。41肝脏特点:发育不完善保育方法:为婴幼儿准备的膳食不应过于油腻。重视早餐,预防低血糖。保育方法:细嚼慢咽,不吃汤泡饭。饭后漱口,睡前刷牙。不比赛吃饭。不在吃饭时批评婴幼儿培养定时排便习惯423.5泌尿系统一、泌尿系统的简介二、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和保育特点:1、从无拘束排尿到有拘束排尿。2、尿道短,易感染。保育方法:一、针对排尿:1、提醒排尿;(运动、睡眠前)2、不频繁排尿、不憋尿;3、做好遗尿婴幼儿防范;4、按照正确方法训练婴幼儿排尿。43二、针对尿道感染1、睡觉前清洗外阴;2、教会幼儿正确擦屁股方法;3、洗外阴的毛巾、盆等要专用,毛巾要消毒;4、充足饮水,及时排尿。保育方法:1、训练婴幼儿控制排尿的能力;2、做好男孩和女孩外阴的清洁卫生。443.6皮肤一、皮肤的简介皮肤结构皮肤功能:感觉;保护人体;调节体温;排泄;代谢。二、婴幼儿皮肤的特点及保育特点:1、保护机能差2、调节温度作用差3、渗透能力强45保育方法针对保护机能1、内衣要柔软,以棉的为好;洗涤用无毒、无刺激品;水温要适宜。2、保持皮肤清洁针对
本文标题:保育员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6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