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好读书--读好书》ppt
好读书读好书名人我知道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经典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读书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读书的方法:选读浏览通读精读只读摘要读书的作用:塑造性格弥补精神上的缺陷培根《谈读书》第一环节:读书名言赠好友你能说出有关读书的名言吗?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8、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1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1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1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13、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4、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6、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7、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8、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1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1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12、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请同学们仿照名言,以书为喻,写一则关于书的格言。注意:语言凝练,有一定的蕴意。我来当名人第二环节读书故事大家讲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高尔基救书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毛泽东的读书故事毛主席尤其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才展转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批注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规则:1.第一个条件猜出得12分2.第二个条件猜出得8分3.第三个条件猜出得5分4.第四个条件猜出得3分他是一位德国诗人他花了近60年的时间写成了一部长篇诗剧他的代表作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青少年时代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劳》歌德他活了38年,出生与俄罗斯他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创造者他为妻子与别人决斗身受重伤而死著名诗歌《短剑》被与为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普希金他是一位伟大的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曾把自己比作“海燕”代表作《母亲》《我的大学》高尔基他是一名苏联作家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他出生与法国他是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盛赞他是“新的艺术法典”的创立者成名之作《包法利夫人》福楼拜1、他幼承父训,广读群书。2、他完成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不朽巨著。3、其作品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西汉史学家,作品《史记》司马迁1、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家、翻译家。2、2003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他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3、他的名言: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4、成熟代表作《家》《春》《秋》,晚年代表作《随想录》。巴金5t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t1、他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2、他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3、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至今还撞击着我们的心灵。4、我们刚学完他的《谈读书》。培根1、是我国的作品,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2、它的作者把法国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介绍到了中国,并翻译了其中的大部分作品。3、作品的内容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4、它由一封封的家书汇编成册。《傅雷家书》1、她是我国现代文学长廊中一著名人物形象。2、她有王熙凤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特点。3、她说话尖酸、刻薄。4、她被鲁迅描述为形象的圆规。杨二嫂1、书中写的是个人生活,却凸显了旧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2、一部充满温馨的回忆又不乏理性批判的作品。3、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4、是鲁迅惟一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1、他疾恶如仇,侠肝义胆。2、他直爽率真,脾气火爆。3、他斗浪里白条,他沂岭杀四虎。4、绰号黑旋风。李逵1、这是一部来自西方的小说。2、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3、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4、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鲁滨孙漂流记》第三环节你说我说说读书-----几个热点问题的讨论⑴中学生阅读现状如何?话题:读书观念大家谈一、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经典名著的关系?二、怎么看待“读图”与“读文”?三、网上阅读之我见。对于中学生来说,读书是为了给一生的做人和运用语文打下底子,当然应该以读名著为主。能看一点流行文化,但一定要适量,而且一定要选择其中的精华。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提高的主要是阅读书面文字的能力,“读图”有它的好处,但毕竟是第二位的。因此,无论如何,初中生要以读文为主。网上阅读有许多特点,但是需要同学们自律,自护,正确对待。读书倡议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读”起来,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命需求,让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和家园,让我们在书香中成长,在书香中成人,在书香中成才!品味经典美文,拓宽阅读视野,实现快乐阅读,收获智慧人生!撰写关于读书的作文近十年的学习生活几乎天天与书打交道。拿起你的笔,写出你读书的故事,让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愁;或者发表你对书的独特感悟、体验和见解,与大家交流。字数在500字以上。文题点拨:写作指导1、下列选材角度可供参考:擅长记叙的同学,可叙写读书的生动故事,回忆读书的五彩生活;钟情抒情的同学,可抒写爱书读书的浪漫情趣,直抒读书的快乐之情;喜欢说明的同学,可全面总结读书经验,简要介绍读书方法;巧于议论的同学,可畅谈读书的深刻感受,深入评点书中的一人一物;精于上网的同学,可隆重推出自己的网上冲浪;善于创新的同学,可以让书说话,可以让书中的人物说话等。总之,这个话题作文完全可以让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你还学需要拟定一个传神的标题。可采用修辞法拟题;采用扩充法拟题,如《我爱读书》《读书真好》;采用仿拟法拟题……3、还要注意的是,不管怎么写,都要注意与话题挂钩,要有适当的点睛之笔,在材料选择、标题拟定、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尽可能地“一枝独秀”。一定要在文章中倾吐自己的真情实感,阐明自己的真知灼见,切忌“假空大”。
本文标题:《好读书--读好书》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7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