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16课-三国鼎立的形成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七年级历史第18课预习并思考1.曹操为何能统一北方?2.官渡之战的战争双方、结果、影响?3.赤壁之战的战争双方、结果、影响?4.三国指哪三国,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七年级历史第18课蒿里行(节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七年级历史第18课袁绍刘璋刘表袁术曹操袁绍曹操七年级历史第18课(1)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2)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1、“挟天子以令诸侯”2、招贤纳士3、实行屯田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袁绍匈奴刘璋刘表袁术袁绍曹操200年官渡之战七年级历史第18课十万人三四万人曹操袁绍公元200年官渡官渡之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七年级历史第18课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七年级历史第18课官渡之战有什么重要意义?(写在102页)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七年级历史第18课官渡之战后的第6年,即建安207年,53岁的曹操曾作诗《龟虽寿》,其中有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认为曹操在统一了黄河流域后,他又有怎样的千里之志、不已壮心呢?统一中国七年级历史第18课天下形势示意图七年级历史第18课看图说话三顾茅庐七年级历史第18课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意义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了基础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影响城濮大战春秋晋军—楚军晋军以少胜多,晋文公做了霸主。巨鹿之战前207年项羽—秦军项羽以少胜多,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官渡之战200年曹操—袁绍曹操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七年级历史第18课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七年级历史第18课曹军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自满;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七年级历史第18课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蜀吴三国鼎立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三、三国鼎立七年级历史第18课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七年级历史第18课户数人口兵力魏103万443万60万蜀28万94万10.2万吴52.3万230万23万三国实力比较表三国鼎立的形成七年级历史第18课263年,魏国灭蜀。266年,司马炎废魏自立,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三国时代结束(220——280年)!三国尽归司马炎(西晋)七年级历史第18课袁绍曹操孙刘联军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00年)(208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小结巩固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蜀吴魏西晋统一七年级历史第18课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2、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A、曹操B、刘备C、孙权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哪一年?()A、220年B、221年C、222年5、三国时期哪国船队曾到过今天的台湾()A、魏国B、蜀国C、吴国七年级历史第18课材料解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词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2)这首词与我过古代哪一著名战役有关?(3)这一战役有什么重要意义?魏蜀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七年级历史第18课材料分析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阅读材料回答:①此诗的作者是谁?②他的“壮心”是什么?曹操。③此人在官渡之战中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如此作为?基本统一北方。完成统一大业。因为他招贤纳士,并能采取正确策略。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1、诗中的“老臣”指谁?2、这位“老臣”辅佐了哪两位皇帝?3、诗中融入了哪一典故?诸葛亮刘备、刘禅三顾茅庐——杜甫材料解析
本文标题:第16课-三国鼎立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8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