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四章生产理论modify
1§4-1厂商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在生产中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以生产出产品,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input)转化为产出(output)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一头通过要素需求与要素市场相连,另一头通过产品供给与产品市场相连。生产者(厂商)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位。1.厂商的组织形式.(1)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2)合伙制企业: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3)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22.交易成本:围绕着交易所产生的成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耗费。签约时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这些偶然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签订契约、监督和执行契约的成本。•企业存在的原因:节约交易成本33.厂商(企业)的本质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企业可使市场交易内部化。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即企业有着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因为交易成本更小。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市场与企业的并存•市场方式-外部交易•企业方式-内部化传统理论:Black-Box4不完备信息在信息完备条件下,交易在企业或市场上完成无差异的。不完备信息:纯粹不肯定因素:交易双方都无法预料或控制的事件不对称信息:一方掌握而另一方不能观察或证实在不完备信息条件下,采用市场或企业的配置方式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内部交易成本外部交易成本,企业规模扩大,内部化。内部交易成本=外部交易成本,企业规模最大,内部交易成本外部交易成本,企业规模缩小。5企业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的条件•如果交易要求一方或双方从事专门化投资,那么这种交易的交易成本在企业组织里比较小•与市场上唯一的或少量的生产者打交道,市场交易费用也会很贵。•例如:钢铁厂买铁矿存在价格波动和谈判成本,如果收购了铁矿,就变成企业内部交易了。但是企业规模扩大管理成本提高。64.市场和企业的比较市场的优势:(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成本。企业的优势:(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更有利。7为什么企业不可能无限扩张取代市场?85.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具体:(1)企业内部的多种契约、监督和激励。其运行需要成本。(2)企业规模过大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的缺损。(3)隐瞒信息、制造虚假和传递错误信息。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产生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企业的扩张是有限的。企业扩张的界限: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最后一笔交易在企业与市场完成的成本相等9其他目标:产量最大,销售额最大化,增长率最大化,市场份额最大,等等;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中,存在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者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到约束。6、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条件要求:完全信息。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10劳动L资本K土地N企业家才能E产品产出),,,(ENKLfY?Inputs/FactorsOutputs§4-2生产函数11(1)厂商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2)提供产品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关于厂商的假设条件生产要素(factorofproduction)的类型(1)劳动(L,labour)(:体力,智力(2)土地(N,land):土地本身,自然资源(3)资本(K,capital):实物形态,货币形态(4)企业家才能(E,entrepreneur):组织建立,经营管理12利润最大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生产理论(2)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成本理论(3)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市场理论关于利润最大化TCQPπ),,,(ENKLfQ41)(iiiqpQTC市场结构13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广义生产函数:狭义生产函数:),,,(21nXXXfQ),(KLfQ1、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生产中的产出与技术产出:实物/有形产品;无形产品讨论:技术的变化及其结果。141.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aL+bKQ为产量,L和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常数a、b〉0bKaLQ152.固定比例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Minimum(L/u,K/v)u为固定的劳动技术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v为固定的资本技术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VKULQ16LKQ3Q2Q1K3K2K1R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L1L2L3O所有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点的集合17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A为规模参数,A0,a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0a1),1-a表示资本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1KALQKALQ184.技术系数•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变技术系数:要素的配合比例可变,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固定技术系数:只存在唯一一种要素配合比例,必须按同一比例增减,要素之间不可替代。同样产量,可采用劳动密集型(多用劳动少用资本),也可采用资本密集型(多用资本少用劳动)。一人一台缝纫机一个萝卜一个坑19§4-3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生产理论中的短期与长期在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涉及到不同长度的调节产品供给量的时间周期。(1)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期间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20生产理论中的短期与长期(2)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3)特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任何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只能够通过调整存货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4)特长期:生产者在这一时期内不仅能够调整一切生产要素,而且生产技术也会发生变化。21在短期内,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被调整(可变要素投入),还有部分生产要素生产者无法对它们进行数量调整(不变要素投入)。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所有的要素投入。我们用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短期生产理论,用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长期生产理论。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22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KLfQ)(|)(),(LfLfKLfQKK23(1)总产量(TP)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相对应的最大产量;(2)平均产量(AP)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之比;(3)边际产量(MP)是增加1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二、短期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24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总产量TP(totalproduct):投入一定量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TP=f(L,K)平均产量AP(averageproduct):平均每单位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如L)AP=TP/L边际产量MP(marginalproduct):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如L)MP=TP/L25LKLfMPL),(LKLTPLKLfMPLLLd),(d),(lim0短期生产函数)(),(LfKLfTPLLLfLKLfAPL)(),(26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合理投入KLfQ,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劳动量L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0000•1666•213.57.56.75•3217.57•42877•53466.8•63846.3•73805.4•837-14.627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分析TP曲线与AP曲线;TP曲线和MP曲线;AP曲线与MP曲线。三、TP曲线、AP曲线和MP曲线28LQTPLO短期总产量曲线)(),(LLfKLfQTP29LQTPLO短期总产量曲线上的特殊点DCB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最大平均产量最大30thelawofdiminishingmarginalreturn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地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不变要素投入)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1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增加的;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1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1边际收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小于某一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值时,边际产量会递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形态。3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要素固定,可变要素数量为零,因此,生产要素的组合没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递减的趋势。3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即最佳技术系数3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技术水平不变;第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第三,并非一增加要素投入就会出现递减,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第四,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相同。先投入和后投入的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变化。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果引起减产。35LQLAPMPTPLAPLMPLTP、AP、MP相互之间的关系P132CDB36MP与TP之间关系:MP0,TP↑MP=0,TP最大MP0,TP↓MP与AP之间关系:当MPAP,AP↑当MPAP,AP↓MP=AP,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QLTPAPEL2GMPOL3L1FAB37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增长趋缓最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增加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减少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38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平均产量始终上升,且达到最大值得;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到最大值,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始终增加。因此不是最佳的决策区间。•第三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同样也不是最佳的决策区间。•第二
本文标题:第四章生产理论modify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8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