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共34张)
女娲造人人首蛇身炼石补天女娲造人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她是神话传说里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人类,又勇敢地炼五色石补天,使人类免受天灾。她是我国民间流传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来到人类的原始,感受女娲造人的神秘力量。认识本课生字分析重点语句了解作者及本文结构学习重难点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2、感受、理解女娲形象。读准字音女娲()澄澈()揉团()绵延()幽光()灵敏()神通广大()枯藤()开辟()掘起()莽莽榛榛()wāchéngchèróumiányányōumǐnshénténgpìjuézhēnzhēn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澄澈:清澈透明。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绵延:意思是延续不断。作者简介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县人。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袁珂作品这是一篇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懂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思考:神话有哪些特点?把自然加以形象化,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马克思)神话的基础是现实生活。神话表现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和信念。神话的特点:(1)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2)神话富有幻想和想象的形式。(3)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想象幻想神话合理现实生活怎样理解和诠释神话呢?女娲造人这篇神话主要讲了那两部分内容?本文结构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文章的第1、2、3、4自然段)•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非常孤独,想让天地间生机蓬勃起来。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女娲造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用两种方法:一、用泥捏人(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二、拉藤溅泥(“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第一方法使女娲疲惫不堪,第二种方法简单省事,能造出更多的人。(想象)用泥捏人拉藤溅泥点子造人太寂寞了……她不愿忍耐这寂寞,也不愿世上没有活泼的生灵3、女娲是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的?(文章的17、18段)•把那些小人儿们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主旨概括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人”的心理、情感、活动想象大胆奇特想象真实合理女娲的形象女娲神性人性神通广大勤劳、聪明、有爱心、有创造力女娲的形象1、第三段“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它是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后文女娲造人一事。2、第四段中作者对女娲采用了什么描写?突出女娲什么特点?在这里,作者采用动作描写,如“走”“蹲”;神态描写如“笑”“假装生气”。这些描写突出了女娲是个活泼、可爱的女神。正因为她的可爱,当她感到孤独时,她才想到造人,造和自己一样的人。3、读第五段,体会“掘”“掺”“揉”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掘”“掺”“揉”等动词用得极其准确,生动地刻画了女娲造人的一系列动作和过程,表现了女娲造人时的慎重、娴熟、认真、执著。4、第九段表现了女娲怎样的心理?女娲“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充分表明女娲对小家伙的喜爱,她的心里充满欢乐、喜悦,因为这个世界终于有了活力,不再单调、寂寞了。5、第十三段按什么顺序写的?表现了女娲怎样的精神?运用时间顺序,写女娲夜以继日地工作,表现了她执著而忘我的工作精神。《风俗通》: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跟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本文根据什么而改写?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乐喜悦的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教师小结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们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奥斯本
本文标题:201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女娲造人(共34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9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