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复习激素调节课件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体液调节的概念: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其他化学物质调节:如CO2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十二指肠胰腺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肠腔注入结果实验二胰腺分泌胰液已切除神经的狗的上段小肠肠腔稀盐酸注入结果实验三结合实验一、二可推断:稀盐酸注入血液不能引起胰液分泌;胰腺的分泌需要神经。结合实验一、三可推断:胰液的分泌不是因为神经受刺激。胰腺不分泌胰液狗的血液中稀盐酸注入结果沃泰默的解释: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之所以顽固,是由于小肠上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这种实验现象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磨碎注射制成提取液狗静脉结果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狗的血液中胰腺不分泌胰液注入结果实验二结论:证明假设正确,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1、发现了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2、发现了激素调节斯他林和贝利斯主要的实验成就: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中的实验设计探究者沃泰默斯他林、贝利斯实验假设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胰腺分泌胰液受化学物质的调节控制实验步骤(1)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2)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3)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将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同一条已切去一段小肠的狗的静脉内实验现象(1)胰腺分泌胰液(2)胰腺不分泌胰液(3)胰腺仍分泌胰液胰腺分泌胰液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胰腺分泌胰液确实受化学物质的调节控制应用沃泰默、斯他林、贝利斯实验设计的思想可以正确理解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例如:①斯他林、贝利斯与沃泰默的第2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小肠黏膜中含有促进胰液分泌的物质,即促胰液素。②沃泰默的第1、3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控制,所以沃泰默的解释是错误的。③沃泰默的第1、2、3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稀盐酸对胰腺分泌胰液不起直接作用,小肠黏膜的存在对胰腺分泌胰液发挥直接作用。【典例】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动物激素的概念:是由动物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直接或间接地加速或抑制体内的代谢过程、调节体内某些组织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的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质。•激素调节概念: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二.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外分泌腺: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体外。如:各种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皮脂腺、汗腺、泪腺。(一).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导管血管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胰岛素胰腺外分泌部分泌内分泌部分泌胰高血糖素胰液睾丸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下丘脑卵巢(二)人体的内分泌腺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它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营养摄取、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等重要生理过程。(1)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变化,从而调节水分平衡。(2)分泌功能:可以作为效应器,合成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3)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4)传导:可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如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垂体后叶垂体前叶神经内分泌细胞神经垂体腺垂体内分泌腺激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内分泌腺激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性腺增加雌/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尤其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影响代谢。幼年成年分泌过少侏儒症分泌过多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分泌异常病症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巨人症侏儒症巨人症侏儒症肢端肥大症内分泌腺激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幼年成年分泌过少缺碘呆小症甲状腺激素缺乏症,叫“粘液性水肿”,表现为皮肤及内脏组织细胞间质中有大量粘蛋白沉淀,由于粘蛋白的亲水性很强,可吸收大量水分而形成水肿。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和代谢率均低于正常,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嗜睡、心率慢、低体温等症状。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分泌异常病症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肥大症分泌过盛时--新陈代谢率增高,消瘦、血压高、心搏快、情绪激动、有颤抖等症状,表现为甲亢。另眼球凸出,称凸眼症。分泌不足时--新陈代谢率下降,生长和发育都将受到影响,精神和智力及生殖器的发育都受影响。发生在幼年表现为呆小症。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侏儒症幼年不足呆小症幼年不足内分泌腺激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胰岛胰高血糖素调节糖类代谢,升高血糖含量。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血糖转变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内分泌腺激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性腺睾丸雄性激素(主要在睾丸分泌)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卵巢雌性激素(主要在卵巢分泌)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第二性征•除了性器官外,雌雄性各自特有的征象男性•胡须、腋毛等毛发的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低•排精女性•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月经内分泌腺激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肾上腺肾上腺素(儿茶酚胺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在应激状态(兴奋、恐惧、紧张等)下,分泌增多,使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低血糖: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脂肪分解,升高血糖。寒冷:分泌增加,促进肌肉、肝脏产热增加。内分泌腺激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胸腺胸腺激素胸腺激素在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1.各种激素的化学成分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在高中阶段考生可以理解为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均为多肽和蛋白质类。②固醇类: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等)。③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等。各种激素的化学成分及在实验中的应用2.激素的化学成分在实验分析与设计题中的应用用实验验证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的方法有注射法、饲喂法、手术摘除法等。能用饲喂法进行实验的激素有固醇类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不能用饲喂法进行实验的激素为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因为它们易被消化酶分解而破坏,失去活性。三.激素调节的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血糖0.8~1.2g/LCO2+H2O+能量氧化分解肝糖原、肌糖原合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转化1.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为:0.8~1.2g/L或80~120mg/dL(1).调节方式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体液调节发挥作用。(2)调节中枢——下丘脑血糖浓度低和血糖浓度高两种情况,参与调节的是下丘脑的不同部位。3.血糖平衡调节过程(3).参与调节的激素①激素的种类及功能a.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b.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c.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浓度。②三种激素间的关系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表现为拮抗作用。(4).过程下丘脑另一区域血糖升高血糖降低下丘脑某一区域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岛A细胞+++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分泌增多+++_Ⅰ.胰岛素分泌调节(1)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血糖浓度。(2)受胰高血糖素的影响。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提高血糖浓度而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3)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Ⅱ.胰高血糖素分泌调节(1)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2)受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其分泌,也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而间接地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3)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Ⅲ.拮抗作用:指不同激素对用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Ⅳ.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的作用起增强效应的结果。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4.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由曲线可知:(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量增加,而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量相对较低。(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5.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曲线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图中甲为糖尿病患者,乙为健康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甲AB段与乙ab段相比,甲的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活动较弱B.用斐林试剂对B、b点时尿液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出现砖红色C.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D.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解析: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因此摄取葡萄糖后,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较弱;乙为正常人,开始运动后体内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导致血糖浓度下降;人体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糖氧化分解加强,血糖浓度降低,因此胰高血糖素浓度增加。(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mg/dL),才会出现糖尿。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数量不足。(3)、糖尿病形成原因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1)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2)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降低并不明显。(3)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4)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5)治疗: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分析糖尿病人具有三多一少现象的原因:(1)糖尿病患者虽血糖浓度高,但组织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多食又进一步使血糖来源增多;(2)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在排出大量糖的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高三生物复习激素调节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0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