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6高考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二单元知识结构文化的发展前提:文化多样性途经、方式手段(媒介)交流的意义继承的表现特点双重作用正确态度态度和原则表现意义(为什么)(怎么办)实质文化创新横向文化传播(即文化交流)纵向文化继承对象:传统文化要求:文化发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因素源泉、动力意义主体途径方向(怎么办为什么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点展示】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明确目标·有的放矢•〖速记图表〗状元笔记文化多样性表现形式尊重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文化传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手段和文化交流的意义考点突破·深度剖析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是什么——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主要表现(1)含义: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主要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见后面)【特别提示】除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外,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也是展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面春节圣诞节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比较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区别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态度要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要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系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核心考点一文化的多样性比较区分:文化遗产等同于世界遗产吗?世界遗产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等自然遗产:九寨沟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端午节、京剧等双重遗产(文化+自然):黄山等注意: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要成为世界遗产,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定,并给予保护。结论:文化遗产≠世界遗产考点突破·深度剖析多角度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从民族文化角度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传承角度看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维系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文化创新角度看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为文化创新奠定根基考点突破·深度剖析【特别提示】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1)文化是民族的(原因和表现):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2)文化是世界的(原因和表现):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世界性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考点突破·深度剖析【特别提示】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1)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二者是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2)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他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核心考点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考点突破·深度剖析3.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意义(1)必要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3)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态度:(2)原则:4.怎么办——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的多样性不同于文化的多元化特别提示: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性是指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以及指导思想上的差异。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我们的态度是: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的多元性。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非就是承认和保护一切文化。(2013·浙江卷·31题)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来源:Z§xx§k.Com]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解析:本题考查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媳妇的美好时代》走出国门,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选C;A、D本身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片面,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c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培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考点突破·深度剖析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途径具体表现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教育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2.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大众传媒3、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2)传媒的发展阶段:注意:新的传媒手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方式被取代(消失)(1)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2)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4、大众传媒:(3)优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4)地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误区】大众传媒等同于网络传媒考点突破·深度剖析【特别提示】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媒介和工具),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二者都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考点突破·深度剖析5.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1)意义: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丰富发展了外国文化,增强了中外互信,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①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③中外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引进来”: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走出去“: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要求:考点突破·深度剖析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3)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提示】•(1)文化因其多样性而需要传播,在传播中得到发展与创新,但要明确各国文化是在一律平等的原则下交流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在交流中走向融合,化多样为单一。•(2)文化交流不是文化输出。对外文化交流是为了赢得世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理解、尊重和认同。而文化输出则是为了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2015北京卷26)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7•(2011年高考山东卷)“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2011年高考福建卷)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29•(2015重庆卷12)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2015江苏卷21)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1•(2010年高考山东卷28)材料三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32•【答案】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
本文标题:2016高考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0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