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第一章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第一章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柏拉图的生平及《理想国》的基本内容,重点阅读《理想国》第四卷、第五卷,理解柏拉图的国家理想,掌握哲学王的基本品质。本章重点和难点:1、柏拉图的国家理想2、哲学王的基本品质总学时:2学时参考书目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2、[美]罗伯特·卡弗利尔,《柏拉图入门》,南砚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3、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4、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林美茂,《灵肉之境——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3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及其著作写作背景出身雅典贵族家庭,母亲是梭伦的后裔,从小受到最上等的教育。1、献给年轻的伙伴阿斯特尔(Aster)的诗:星儿瞧着你,阿斯特尔,啊!但愿我是星空,那我就可以凝视着你以千万只眼睛。42、传说在他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的头一天晚上,苏格拉底梦见有一只天鹅来到膝上,很快羽翼长成,唱着动听的歌飞翔而去。这个美丽的传说,表示了人们对他们师生关系和对柏拉图的深深的爱慕和尊敬。53、第欧根尼·拉尔修(约200-约250)《名哲言行录》:“他对感性事物的看法同赫拉克利特一致,对理智的看法与毕达哥拉斯一致,而在政治哲学上同苏格拉底一致。”64、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出生和成长,参加过这三次战役,表现勇敢。20岁时,雅典帝国覆灭,见证历史性悲剧。活到80岁,见证了另一个帝国——马其顿王腓力的帝国的兴起。在此期间,见证了雅典战败后三十僭主的贵族寡头统治的专横暴虐,也见证了恢复民主制度后,在民主制下发生的审判和处死苏格拉底的事件。看不到头的挫折和打击使柏拉图对于雅典当时的政治,无论是民主制还是贵族制,都失望了,他感到,处处充满着不义、罪恶和丑行。7柏拉图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分清正义与不正义,从而公正地治理城邦。雅典的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三次西西里之行试图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诸现实亦以失败告终,在理想和现实的深刻矛盾中他不得不退而著作、探讨治理国家的学问,建立理想的政治蓝图。《理想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他以传说中的海洋王国亚特兰蒂斯(Atlantis)----在地中海里消失的神秘大岛----为楷模,写出一本《理想国》(Republica)。在地中海西面遥远的大洋上,有一片高度文明的陆地。那里的宫殿都由黄金做墙基、白银做墙壁。宫内金碧辉煌。在那里,文明发达的程度令人难以想像:既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也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这个伟大王国的势力超出了欧洲,伸向非洲大陆。只可惜,一次大地震摧毁了亚特兰蒂斯。它从此沉落海底,消失无踪。《理想国》开创了西方政治学传统这种政治从何来?说到底,它起源于狭小复杂的地理环境,兴旺于地中海贸易,而且特别适合一种“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什么是城邦国家(Polis)?它同中国古代城池有何不同?简单说,前者是围绕自由贸易、激烈竞争的诸多小国,后者是一个封建大帝国治理下的各级统治中心,诸如帝都、省会、州府、县城。由此不难看出:西方人所说的政治(Politics),重视航海贸易、自由经商、贩运奴隶、开拓商路。这一系列“城邦事务”,就是他们所谓的“政治”了。《理想国》:西方第一部政治学著作《理想国》堪称西方第一部政治学著作,柏拉图在其中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性质、结构等根本问题;区分了不同的政体,比较它们的优劣得失,寻找它们的历史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柏拉图设计了一套政治蓝图,既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又有阶级国家的痕迹,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5、当时政治生活中普遍流行的政治观念(1)《美诺篇》中美诺关于美德的定义:“要回答你的问题是不难的。一个男子的美德就是知道怎样管理国家,并在管理国家时使自己的朋友得到利益,使自己的敌人受到损害,还要留心别让自己蒙受损害。”质言之,政治就是从个人出发损人利己。(2)《高尔吉亚篇》:一个人虽然最为了不义却可以成为快乐的人,如马其顿的阿尔契那样,这个人谋害了许多至亲,却为自己夺到了王位。126、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信念A“一般来说,政治家没有人是诚实的,也没有什么为正义而战的斗士。一个人若是要为正义而战和拯救正义,那就会像一个置身于野兽之中的人那样,他既不愿意参与他们的罪行,又无力单独防御他们的暴力,因此他就会于国家于朋友无益,徒然地糟蹋了自己的生命而对己对人都做不成任何好事情。他不如保持自己的平静,走他自己的路。”136、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信念B柏拉图不愿意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了,但这并不等于从此他不再关怀政治。……从事哲学固然是伟大的工作,“但还不是最伟大的,除非他能发现一个适合于他的国家;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他才会有更大的力量,成为他和他的国家的救星。”柏拉图懂得要改造国家和社会,就必须通过政治,而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改造政治本身;在他看来,只有真正的善才能使人们的灵魂和国家的政治变得纯洁和合乎正义,所以他为此集中转入了哲学的研究。146、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信念C《理想国》的结尾:“不管怎么说,愿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像竞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157、学园在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十余年后,公元前387年,已届不惑之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而得名。16二、《理想国》的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正义?国家的正义,个人灵魂中的正义。(二)灵魂的转向。两个世界,善的理念,存在和认识的结构,教育课程,辩证法。(三)摹仿和诗。哲学和诗的“争吵”,灵魂不灭。(四)四种政制。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17四、《理想国》的总体简介1、《理想国》不属于某一具体学科《理想国》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182、书名的翻译Republic:onjustice.(1)20世纪20年代,吴献书全译本《理想国》。(2)《政制》、《论公正》、《王制》。politeia-respublica-republic.politeia,意为“政制”或“宪法”,这个词来自于polis(城邦)。当一群人居住在一起形成一个城邦时,住在polis(城邦)中的polites(公民)就需要一种politeia(政制)以确保他们生活在一起。193、文本的思维进路与内容1/3“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本来是伦理问题,可是republic却是政治哲学的标题,为什么会如此?在柏拉图看来:(1)研究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需要到一个“共同体”中去寻找,或者说,个人的幸福、正义与城邦是分不开的。柏拉图的意思是,寻找个人灵魂中的正义实非易事,不过,如果能建立一个理想的城邦,通过查看城邦中的正义,就能对发现个人的正义提供助益。(卷2-3)同样,对城邦组成成分的研究,对认识人的灵魂的各部分也十分有益。(卷4)203、文本的思维进路与内容2/3(2)可是,当构建出一个城邦之后,城邦自身就涌现出很多问题,如:公民教育问题、男女平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此外,还需要考虑这种城邦如何实现的问题。据此,柏拉图提出了他的“哲学王”的思想,即有知识的哲人做统治者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卷5)213、文本的思维进路与内容3/3(3)可是,什么样的知识才算真正的哲学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讲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问题,因为知识是关于实在的知识。于是,柏拉图引入了他的“理念论”。(卷5-7)(4)阐明“理念论”之后,还需要解决“哲学王”的教育及是否愿意统治的问题(卷7);以及在不同的政制体制以及相应的不同灵魂之间进行考察、比较、选择的问题(卷8-9)。(5)由于在智慧和教育方面诗人是哲人的竞争者,柏拉图对诗人的认知水准进行了批判。(第10卷)所以,《理想国》是为问题所牵引而展开的一篇对话。224、为何要采用对话体裁?1、劝学。对话是将学生诱惑到哲学中来的最好方式。2、自我保护。目睹苏格拉底之死而心生恐惧,以对话体裁保护自己。3、隐含真理。不把自己当作权威,而是把真理隐含在对话之中,让读者自己去发现。4、尚无结论。对没有考虑清楚的问题不能表达出来,而用对话把自己的困惑讲出来。5、记录。柏拉图并不是想讲自己的哲学,而仅仅是采取对话的方式把他认为值得记录和讨论的一些观点记录下来。23一、真正对话的前提是倾听;二、对话的愉悦和坦率至关重要;三、象征性的方式比干巴巴的说理方式更能发挥作用:有时苏格拉底退居幕后,神话的宣布者出场。哲学的内涵有时无法用语言表达。四、对话并不意味着可以得到我们一拿来就用得上的答案,但它帮助我们获得了寻找哲学问题答案的力量。5、柏拉图对话的两种读法哲学读法与文学读法:1、哲学读法注重的是对话中的理论和对理论的论证。这种方法有三个假设:(1)所有对话都力图传达一种哲学,这种哲学在不断地展开、深化。(2)每一篇对话中都有一个主要发言人,他建立自己的理论,驳斥别人的观点。(3)每篇对话中最主要的发言人,虽然并不完全但最经常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这个角色的思想就是柏拉图自己的思想。如果对话中主要发言人不是苏格拉底,那最主要发言人的思想就代表柏拉图的思想,如《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哲学读法的始祖是亚里士多德。25(2)文学读法认为,在对话中,重要的不是其中的理论和学说,这些理论和学说只是原材料,倒是对话中的场景布置、神话的表述、人物的选择、情节的安排,每每有其独特的含义。这种戏剧特征的含义才应该是理解柏拉图思想的关键。如此,柏拉图只是一个探索者,就各种问题进行探索、讨论,却达不到结论。文学读法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列奥·施特劳斯。26哲学读法:优点在于把柏拉图当作哲学家来看待;缺点是把某一论证从对话形式中剥离出来,难免失之偏颇。文学读法:优点在于顾及了对话特征;缺点是不重视哲学学说的论证逻辑,而且其解释中有较多牵强臆想的成分。276、理想国与乌托邦柏拉图的理想城邦常常被说成是近代乌托邦理论的先驱,这是误解。乌托邦(utopia)是指ou-topia,即“根本不存在的地方”,其前缀ou意为“不”。柏拉图的理想城邦却是eu-topia,即“极好的地方”,希腊文的eu意为“好”。柏拉图不认为理想城邦确实能实现,但他也并不认为其实现是原则上不可能的事。建立理想城邦的目的不是为了要让它变为现实,而是为了探讨和追问正义与不正义。理想城邦的不可实现性,是历史意义上的,不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28五、柏拉图的正义论1、通常所谓的“正义”:(1)社会正义或政治正义,指一个社会的制度是否公正合理。如罗尔斯与诺齐克互为不同的正义论。(2)法律正义。如将罪犯绳之以法,使正义得到伸张。(3)伦理正义。如见义勇为乃是正义之举。292、古希腊语境中的“正义”古希腊语中的“正义”与dike有关。dike起初指宇宙中永恒的定律和规则,这些规则连宙斯都是要遵守的。后来,dike的含义有所扩大,并与另外一个古希腊词nomoi(约定俗成的法、规范的法)结合在一起,指城邦中的社会风俗和法。这样,正义的人的含义逐渐从遵守宇宙自然规则的人扩展到遵守社会习俗、遵守法的人。303、亚里士多德对“正义”的界定《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五卷:广义的正义,指守法,在此意义上,正义是与他人有关的美德或德性的总和。狭义的正义,指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做坏事要受惩罚。314、柏拉图关于正义的相关观点:(1)正义是言行诚实、偿还宿债。(2)“以善酬友,以恶对敌。”(3)正
本文标题:第一章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3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