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第33章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概述概念:逆转录病毒科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特点(1)病毒体呈球形,有包膜(2)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3)含有依赖RNA的DNA多聚酶(4)复制中间体为DNA(5)病毒核酸整合与宿主染色体分类RNA肿瘤病毒亚科HTLT-I、II、V型慢病毒亚科HIV泡沫病毒亚科人类泡沫病毒第一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IDS病原体1988年正式命名分两型HIV-1HIV-2AIDS合并机会致病性真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AIDS病人皮肤出现kaposi肉瘤。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1)中等大小球形颗粒(2)有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刺突(gp120、gp41三聚体)(3)包膜内有内膜(4)核心:两条单正链RNA、酶类(5)衣壳:p242、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两条相同的单正链RNA二聚体病毒复制RNADNARNA:DNA(中间体)RNA被水解逆转录酶DNADNA:DNA(中间体)调节蛋白结构蛋白前病毒出芽释放mRNARNA核衣壳子代RNA3、培养特性动物模型:黑猩猩、恒河猴4、分型与变异性两型HIV-1毒力强,流行范围广HIV-2毒力弱,发病局限高度变异5、抵抗力较低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性1、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传染源:病人和携带者传播方式: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2、致病机制破坏机体免疫功能致病机制(1)破坏CD4T淋巴细胞1)CTL杀伤作用2)诱导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细胞死亡3)抑制细胞正常的生物合成4)gp120与CD4分子融合,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5)诱导产生自身抗体致病机制(2)记忆细胞感染HIV的CD4T细胞恢复为静止记忆细胞,构成持续稳定的HIV病毒库。(3)单核-巨噬细胞构成另一个HIV病毒库(4)淋巴器官淋巴结的组织结构破坏3、所致疾病艾滋病(1)原发感染期(2)慢性感染期(潜伏期)5~15年(3)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4)AIDSCD4T细胞<200细胞/ul(二)免疫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3、微生物学检查检测病毒相应抗体:ELISA,IFA,RIA,WB检测病毒及其成分:病毒的分离病毒的抗原成分---P24病毒的核酸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宣传教育。HIV高度的变异性给疫苗的制备带来困难,有效疫苗的研制正在进行中。HIV感染所致的CD4+细胞的死亡和免疫功能的衰竭是不可逆的和致死性的。AIDS死亡率高。由于HIV基因组序列的突变、在HIV复制部位浓度不足、耐药株的出现,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AIDS的防治第二十七章朊粒(Prion)朊粒(Prion):(传染性蛋白、朊病毒)是一种由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构象异常的蛋白质,不含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是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等病原体。(一)羊瘙痒病1732英国(三)库鲁病1957巴布新几内亚(二)牛海绵状脑病(BSE)1986英国疯牛病(四)克-雅病(CJD)人类最常见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羊瘙痒病PrPC与PrPSC的三维结构β折叠PrPC(正常)PrPSC(致病)一、生物学性状1.不含脂类的糖蛋白,称为阮蛋白(PrP)羊瘙痒病阮蛋白(PrPsc)2.对蛋白酶有抗性,不溶于去污剂3.正常情况下,PrP基因编码PrPc(细胞阮蛋白),无致病性。PrP基因位于人20号染色体短臂。4.PrPsc和PrPc一级结构相同,空间构象不同5.可滤过性,增殖非常缓慢;slowvirus6.对福尔马林、蛋白酶、加热、电离辐射、紫外线抵抗力强;•1震颤病或库鲁(Kuru)病2.克-雅病(CJD)或克-雅病变种(VariantCJD)3.Gerstmann-Straussler综合征4.致死性家族失眠症5.羊瘙痒病6.牛海绵脑病(疯牛病)7.传染性雪貂白质脑病8.大耳鹿慢性消耗病致病性:prion病共同特征:潜伏期长,以海绵状脑病(TSE)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患病理学特点:大脑皮质神经元退化,空泡变性,形成淀粉样斑块,星状细胞增生,成为海绵样脑病或白质脑病三、微生物学检查1、病理学诊断技术2、免疫组化技术3、免疫印记技术4、基因分析5、脑脊液蛋白质检测四、防治原则1、医源型Prion病的预防132℃高压消毒至少2小时2、BSE及v-CJD的预防禁止用动物的骨肉粉喂养牛羊等反刍类动物;加强检验检疫工作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人和动物狂犬病的病原体经皮肤粘膜感染狂犬病是一种侵犯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无特效药物治疗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似子弹状,一段钝圆,另一端扁平2、有包膜,包膜上有刺突3、病毒核酸为单股负链RNA4、衣壳呈螺旋对称排列5、在易感细胞内形成包涵体内基小体(Negribody)6、抵抗力不强NeuronwithoutNegribodiesNegribodyininfectedneuron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患病或带病毒的犬、猫、狼2、传播途径:咬伤、抓伤或密切接触3、潜伏期:不定,多为1~2周4、发病机制:横纹肌细胞增殖(4~6天)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脑干、小脑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器官routeofinfectionbyrabiesvirus5、临床表现:恐水6、发病率:30%~60%死亡率:100%7、免疫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微生物学检查检查病毒体和内基小体防治原则加强犬类管理,接种疫苗应急处理:清洗伤口被动免疫疫苗接种小结
本文标题: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5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