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龙源期刊网竹构·曲直作者:赖思琪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介绍了建造活动的相关背景与内容,记录了作品从最初设计到最终建造完整的全部过程,通过比较建筑专业的“控制性演变”与景观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引发相关思考,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劣势也能够转变为一种潜力。关键词:曲;直;竹构;劣势;潜力;建造研究1研究背景本项目立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程老师指导多年的校园竹构活动和安徽广德的建造委托,旨在研究以四面体竹构为单元的,具有可生长性、灵活性、适应性的竹空间构造体系。我们的初衷在于尝试着运用非传统的方式,采用并不复杂的方法构筑出一个微妙的活动空间。在最初的探索阶段,我们曾尝试设计,并建造了高度为3.6米名为“竹格”的竹构;随后,我们曾进行过2次校内的实际建造探索活动;此后,我们还参加了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三校的竹结构联合建筑;最终,建造的基地——“卢村乡”是“FSC国际森林认证”的竹产区,在当地有加工竹产品的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竹材、传统的技艺以及场地的条件。2方案设计与展示通过总结,我将竹构设计方案分为3类:直线型、曲线型和曲直结合型。2.1直线型从直观的感受来看,直线型竹构的最大特点便是棱角分明,同时也给人一种相对安全稳固的心理感受;在节点的处理上,由于涉及到一个节点连接多根竹竿的情况,往往处理起来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例如,我组方案——“生命之锥”(图1),我们选择了预制件的节点连接法(图2),根据方案中一个节点上至少需要承担3个方向的压力的情况,此做法最为合理,而除了此做法外,在某些特殊部位仍然需要配合其他的节点类型,综合运用、适当调整之后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然而,关于竹竿之间的连接,我们遇到了不可避免的“重杆”情况,在此问题上我们至今仍然在进行探索2.2曲线型龙源期刊网曲线型则给人以柔和的感受,也更加灵动。竹材的重要特性是弹性,是其拥有一种独特的表现力,由于主要受力竹竿都处于弯曲的状态,故归类为弯曲型,其利用整竹弯曲成圆圈或圆弧构成侧面,再通过一定的组合形成围合空间2.3曲直结合型曲直结合型则柔中带刚。如图的例子,是利用竹条自身的张力构成整体结构;再于内部设置辅助支撑的竹竿;最终达到一种“生长”的效果。3思考与总结发现通过比较“直线型”与“曲线型”两种竹构,我们可以发现蕴含在内部的两种思维模式。“曲线型”竹构可以代表以建筑专业见长的大学,其擅长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对设计方案的“控制性演变”——建筑式思维。在设计一步步的推进过程中,从节点到系统;再由系统到模型,严谨如一;从而最终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具体的过程主要包括:3.1原型提取原型是抽离了功能和地形的,在形式和尺度上被精炼到表达建构关联的最抽象程度。(1)“直线型”。直线型的特点相对于曲线形而言,更多地彰显“量”,在这种类型中,往往存在独立的单元体,并且在此基础上运用“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从而使整个构筑物的空间形式富于变化。例如,在“AIM国际设计大赛—帐篷传奇酒店”中的生态灵活的竹制观鸟亭(图4),其单元体为纯粹的人字形三角体,设计者通过将不同方向的竹竿集结并固定于同一结点,得到了规模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活动空间。由此可见,直线型的原型设计往往更注重于由若干单元体共同构成的整体效果,或许属于“以量取胜”的类型。(2)“曲线形”。曲线往往象征灵动与变化。因此,由曲线构成的竹构往往呈现的形态是单独的整体,而“质”是其特点,在这类设计中,一般难以找到用以重复的单元,常常是一种整体性极强的结构体。同时,为了克服弯曲带来的各种作用力,在节点和杆件连接的处理上要求也会更加苛刻,从而使得这种类型的竹构总体上更加规整美观(图6)。和上述对比而言,这是一种“以质取胜”的类型。3.2原型制作与原型发展演变通过制作一系列各种尺度的比例不小于1∶5的原型模型,真切地感受竹材不同规格的特性。例如,竹竿,具有良好的韧性和一定的弯曲能力,适用于作为结构材料;而竹片除结构支撑以外,也适用于作为装饰材料;除此以外,同时也包含了对于节点的专项研究与工艺的实习,从而更加合理地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龙源期刊网(1)“曲线型”。宛如一件已经事先经过周密的推敲与设计的工艺品,曲线型竹构的优美而简洁的造型往往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与直线型相比较,较为明显的一点在于其搭建过程具有更好的流畅性(图8),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正是前期的研究与准备阶段比直线型竹构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更大,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过更为深入的思考,所以对于搭建过程的控制性往往更强。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种高度的控制性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身依据实际建造环境的适应性。(2)“直线型”。“直线型”恰恰相反,由于“单元体”的数量与连接方式上的可变性,导致了非常大的不确定型,因为其仅以面连接就可以得到树枝般弯弯曲曲、在空间自由延伸的形态。同时,重杆的现象也会发生,它代表的是以景观见长的大学,这是一种使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并能够加以利用的思维模式——景观式思维,即在方案的生成过程中,利用事物的可变性,非控制性地一边建造一边修改,二者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3.3对比与总结通过仔细思考可以发现,虽然后者表面上看存在一定的劣势,如重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从而导致无法很好地做到竹构外观上的整齐统一,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这种参差不齐的效果,代表了景观设计思维的“可变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从而暗示着蕴含在其中的无限潜力。参考文献:[1]符志华.探析竹构建筑的景观空间及价值[J].农家科技(下),2014(6).[2]张彤,陈浩如,焦键.竹构鸭寮:稻鸭共养的建构诠释——东南大学研究生2015“实验设计”教学记录[J].建筑学报,2015(08).[3]陈晓扬,赵军.竹结构的形式与技术研究——记一次竹构筑物课程设计-新建筑,2009(06).龙源期刊网龙源期刊网
本文标题:竹构·曲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6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