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际关系学概论--第五讲 建构主义(上半部+作业)_617507775
1第五讲建构主义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漆海霞国际关系学概论2反驳米尔斯海默“中国威胁论”学术上的独孤九剑:“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攻敌必救。令狐冲与武当冲虚道长之战。核心逻辑缺陷:“这不是因为富裕的中国就会有不良动机,而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使其生存几率最大化的最好方法是成为本地区的霸主。”1、在成为霸主的过程中可能就被灭。2、地区霸主也可能自我毁灭,如苏联,或被围攻,如拿破仑法国。3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不足相互依赖背后的权力。欧洲一体化的停滞。4第一节、苏联解体及之后的外交解读第二节、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第三节、三种无政府状态5第一节、苏联解体及之后的外交解读一、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三、普京的战略转变6一、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解释一:苏联相对实力地位下降。解释二:过度扩张,没能力消化。冷战结束前很长一段时间,苏联的实力已经在持续衰弱。为何此时此地解体,而非之前之后?为何此时新思维,为何不采用加强镇压的方法?7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戈尔巴乔夫上台面临的困难:与西欧敌对,中国关系讲话,与东欧关系紧张,与美国武器竞赛,国内经济停滞,政治制度僵化。戈尔巴乔夫《改革》:“人类已厌倦紧张与对峙。他们宁可追求更安全、更可靠的世界,在这一世界里,每个人可以保留自己的哲学、政治和意识形态观点,以及生活方式。”8新思维存在什么问题?为何中国改革开放成功?步骤一:军备竞赛问题:1988年12月,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单方面削减50万名士兵和1万辆坦克(为针对北约的布防数量的一半),外蒙境内的大部分苏军也将撤回国。步骤二:中国问题:没有进行武器管制谈判,提出改善关系的三大条件:制止越南占领柬埔寨,苏联撤出阿富汗,苏军撤离中苏边界。戈尔巴乔夫花了三年才在这三个问题上略有进展,1989年五月到达北京,却被抢了风头。9步骤三:东欧困境:为了平息国内压力,必须有民族主义,但这样会使东欧脱离苏联的控制。根据勃列日涅夫主义,卫星国一出现革命,苏联就要派兵。但是镇压会使北约更团结对抗苏联,中美加强联盟,加剧军备竞赛。1989年10月,戈尔巴乔夫宣布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结果:苏联解体:1989-90年,德国统一,卫星国的每个共产党政府都被推翻。波罗的海三国宣布脱离苏联。1011比拼内力的三种结果:1、洪七公和欧阳锋最后一战,力尽而亡。2、张无忌屠狮大会上周芷若之当。3、三战伏魔圈:“渡厄等虽于外界事物不闻不见,但于双方内劲的消长却辨析入微,陡然察觉到对方内劲大张,却又不反守为攻,正是消除双方危难的最佳时机,三僧心意相通,立时内劲微收。张无忌跟着收了一分劲力,三僧亦收一分。如此你收一分,我收一分,顷刻间双方的劲力收尽。”戈尔巴乔夫界定的世界是个利益相容的和谐世界,与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反,破坏了苏联外交的支柱!而美、欧却没有改变以苏联为敌的政策。基辛格:“单方面削弱如此多的军力,象征着自信过人,至于格外衰弱也不无可能。”12三、普京的政策转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迫切希望加入西方阵营,接受西方的规范原则。然而美国主导的北约利用叶利钦遵守西方规范原则的机会,实行北约东扩战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北约以实力原则回应俄罗斯接受规范原则的行为,使俄失去了实行规范原则的信念。普京主政后,俄国斯重新采取实力原则的对外政策。2008年当美国放纵格鲁及亚以武力解决南奥塞梯问题时,俄罗斯不仅出兵格鲁及亚,而且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13第二节、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一、建构关系二、结构的形成三、结构三因素14一、建构关系为何黄药师在被误解杀了江南五怪时不加辩解?孔乙己为何不改作买卖?15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的共同前提假设理性主义假定施动者具有先验给定的身份和利益,天生具有利己特征和理性特征,是为寻求利益最大化而理性行动的利己主义者。温特批评:只解释了结构因素的因果作用,忽视了建构作用。体系结构有两种作用:因果作用和建构作用,即体系结构对行为体的行为产生影响,也塑造行为体的身份。16二、结构的形成为何老子提倡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7春秋时期,郑国大臣子家对晋国执政卿赵宣子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罔极。”《左传·文公十七年》。18互动绿柳山庄后,小昭摆阵。《孙子兵法》:“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诸葛亮掐指。不学易,不可以为将相。易传系辞。“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19施动者的互动构成了结构,结构又反过来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施动者是国家,结构是国际体系中的观念分配或国际体系文化。双方一经交往,初始行动通过互应机制,会使互动中的双方产生一些观念,并共同拥有这些观念,从而产生文化。20社会结构存在的条件安全困境的关键原因?国家可以建构安全困境,也可以建构安全共同体。如果行为体的实践活动发生了变化,观念发生了变化,国际体系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21第四次作业若你是戈尔巴乔夫,你会采用何种外交战略?要求:手写,300字以内(越少越好)
本文标题:国际关系学概论--第五讲 建构主义(上半部+作业)_61750777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6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