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王
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第4章学习动机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3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5章学习的迁移第7章技能的形成第9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10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11章心理健康教育第12章教学设计第13章课堂管理第14章教学测量与评价第6章知识的学习第8章学习策略第15章教师心理第2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三大块:一、总论(第1章)二、学生与学习心理(第2章—第11章)三、教学与教师心理(第12章—第15章)考核目标说明识记(了解):是指考生通过学习应知道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理解: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领会基本概念,把握基本规律,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运用(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简单运用或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的问题,能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的试卷结构1.填空题2.选择题(单选、多选)3.名词解释题4.判断题5.简答题6.问答题或论述题(既要阐明基本知识点,又要结合教学实际)7.案例分析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评价目标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和基本作用。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概念分析如下(五层次):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2、这门科学研究的是心理规律,非教育规律!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心理规律非所有领域的,仅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不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4、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然而“教不是为了教,教是为了学”,有学而教,故研究序列是学与教。(非教与学!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品德、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的学与教。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其研究对象的各种观点综述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也不同。1、“教育心理学旨在对研究教育者提供有关人性变化的知识、俾供其建立教育理论之用”——桑代克2、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3、研究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潘菽《教育心理学》4、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奥苏伯尔5、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冯忠良《教育心理学》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邵瑞珍《教育心理学》7、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的科学。——《美国教育百科全书》(二)《考试大纲》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五要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学生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种差异影响学与教的活动: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2、教师是实施具体教育影响的人,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闻道在先、术有专攻、精于教技)。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主要是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等因素影响教育教学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如:教材的内容既要适应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要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言语类和非言语类)5、教学环境是实施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如座位的排列、教室的布置)等;社会环境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活动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活动学生教五种要素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环境学(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三过程)1、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学、怎样学)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教、怎样教)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如教学目标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境的设置等),组织教学活动(如讲授、讨论、练习、实验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如提问、答疑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是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评判(前)、监视和分析(中)、检验和反思(后)的过程。三种过程的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基础制约依据促进评价∕反思过程依据促进静态的五要素和动态的三过程之间的关系——三过程统摄五要素,又受五要素影响和制约“学”学生“教”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环境”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三)内容体系三大块:1、总论(第1章)2、学生与学习心理(第2章—第11章)3、教学与教师心理(第12章—第15章)四、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考纲)(二)教育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学科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教育心理学可提供研究和了解问题(学与教)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教师准确获得问题成因,以便对症下药。(如:阅读困难)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导;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对实际教学中许多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新的更为科学的观点,从而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如:采用什么方式指定学生回答问题?随机点名或按顺序点名?)三、帮助教师预测和干预学生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和研究成果,教师还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离座行为)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没有,也不可能为每一位教师提供解决每一个实际教学问题的具体模式!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四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裴斯泰洛齐(瑞士):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2、赫尔巴特(德国):①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②教学原理: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新观念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唤起学生以前的经验。③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3、乌申斯基(俄国):1868年,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为此他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4、卡普杰列夫(俄国):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教育心理学》(不是自成体系的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籍。5、桑代克(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①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②1913-1914年,又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三大卷:《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原因》,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桑代克初创时期主要特点:1、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2、研究内容贫乏、单一这一时期的著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主要特点:1、广泛汲取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成果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2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30年代后)弗洛伊德理论、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生理卫生(4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信息论(50年代)2、研究范围持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3、重视学习的实验研究,但脱离学校教学情境学习理论是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领域,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的主流心理学)4、观点纷争5、没有独立理论体系(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主要特点:1、内容日趋集中以下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公认:(1)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4)评定与测量(5)个别差异(6)课堂管理(7)教师心理2、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3、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布鲁纳在60年代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如班级的大小、学生的角色等;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方兴未艾;认知和人本学习理论兴起,前者强调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结构,后者强调自我实现在个体学习中的作用。(这一时期,认知心理学是西方的主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迅速发展)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1956)、《人类的特征与学习》(1976)是他的代表作;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早年的教育目标分类和后来的掌握学习理论是他主要的两大贡献。②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教育过程》(1960)是其代表作,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美国、世界乃至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巨大。③加涅——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信奉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学习的条件》(1965)是他的代表作。他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④奥苏贝尔——1968年和197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影响较大;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对改进传统模式的学校教学过程有很大意义。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与富斯特合著的《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1974),坚持行为主义观点。(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1、体系日趋完善2、内容日益丰富3、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4、理论派别的分歧越来越小(布鲁纳,1994)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自身心理控制②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③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和实现同伴合作④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布鲁纳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解放前1、房东岳,1908年翻译了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2、廖世承,1924年编写了《教育心理学
本文标题: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2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