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材料论证题即小论文题一、近5年全国卷第41题回顾启蒙思想及实践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论题并阐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二、全国卷第41题的命题特点1.试题不断创新,年年“变脸”;2.注重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强调学科素养;3.试题命制与学术成果、史学前沿动态联系密切;4.均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鼓励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答案多元化);5、分值12分。•三、答题要求提示•1.审清设问•2.阅读材料,提取观点•全面通读;逐层解读并归纳句意;围绕中心语形成观点•3.寻找史实,组织答案•根据观点,多角度寻找史实,史论结合•简明:简单明了,文字要简短精炼,答出要点即可,条理(写序号)要清楚•完整:就是要多角度,从政、经、思等或从中外思考•准确:也就是史论结合,所用史实必须要支持观点•规范:用历史语言;写在指定的范围;•书写:注意书写认真、必须写在规定区域内、用黑色签字笔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试用各类材料入题;试设思辩性较强的问题;试用各种史观阐释历史;试用各种方式开放;试用不同方式激发创造活力第41题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多年来,命题人一直秉承“高考还是难一点好”的理念A.保持平常心态,面对难题沉着自信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1.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纵观近5年的全国卷第41题(历史论证题),大致分两类:(1)历史阐释题:观点提炼+阐释说明。(2)历史探讨题: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2.找准关键词语,理顺思路,有格有式(1)历史阐释题中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②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2)历史探讨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②我的观点“若何”(怎么样)③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提升小结提升小结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观点1:西方崛起是欧洲自身文明发展延续的结果----------------------------------------------------------------------------------------------观点2:西方崛起是本土文明延续和外来文明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命题呈现的材料中为观点1提供的有效信息要比为观点2提供的多,所以作答观点1相对难度较小,得分率往往较高。不足:缺少总结性评价;书写范围超出答题框限制。(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讨巧”的得分手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你的论据确凿。再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考生持赞成、反对或另立观点均可,但从作答情况统计看,选择赞成的占88.5%,这从反面说明另立新论难度很大。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3.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任何历史认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存在基础之上的,而时空就是历史存在的方式。因此,运用材料论证时,必须对材料进行时空上的甄别,以免出现论证逻辑错误。如2015年全国Ⅰ卷第41题: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公式进行探讨。如果考生采用世界史在新航路开辟前的史实和中国史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实,就会出现史料与史论时空不对应,史料不能印证史论成立。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4.理解题目情境,答其所问,不偏不倚①从表格中可获取新增加的节假日项目名称以及内涵、节假日天数的调整、不同时代(年份)所对应的节假日及其天数等重要的情境信息。②对这些信息进行纵横观察和提取,并结合时代背景(所学知识),按照题目设问和作答要求针对其中一种变化趋势的成因进行“说明”,而不需要“论证”。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5.新史观新视角,客观论证,恰到好处纵观这5年的高考41题,不难发现每道题目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立意主题,依次是: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融合与影响的(2011年);中国近代化的动力类型是外塑基础上的内源型崛起(2012年);行政区划的依据应因时而变,建筑是政治制度文化的一种外显形式(2013年);国共两党及其军队都是抗战的主力,世界近代史亦即全球化的历史(2014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节假日的变化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2015年)。从以上立意主题不难发现: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以多元史观为指导的特点。作为考生,要注重更新史学观念,学会运用新史观解读论证历史,不仅迎合了命制人意图,也往往是点睛之笔。四、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B.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6.了解评价体系,分层论证,逻辑严密等级观点(4分)史实论证(4分)理论提升(4分)一等(12分)紧扣评论对象合理引用事实运用史观观点明确进行多角度评论政治学原理论证充分进行理论提升近年来,小论文性开放性试题的高考评分“采用solo评分和采分点评分相结合的办法,从论述和思维两个方面计分”。因此,“是什么”+“为什么”+小结或“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小结的论证模式是完全符合此类试题高考评分标准的。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的比格斯教授倡导的一种评价学生学业的方法。他认为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时的思维结构都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和抽象拓展层次。这一理论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提供了新的方法。(湖南卷、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一、提炼观点(西欧崛起的原因和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第一种观点:认为西欧崛起引人入胜,究其原因主要由内因决定,否定其它文明在西欧崛起中作用,肯定西欧文明是世界文明交往的中心。第二种观点:认为西欧崛起因素除了内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它文明的成就,否定西欧是世界文明的中心,肯定世界文明的成就是各种文明交融的结果。二、判断表态选择一种观点或两种观点表态。如赞成第一种观点。或赞成第二种观点。或两种观点各有道理,既有对也有不对的地方。范文一:西欧是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亚非拉文明主要来自西欧文明。西欧崛起主要由内因决定,西欧崛起中将先进文明传播到落后地区,成为文明交往的中心。从历史上看,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奠定了基础。从经济上看,西欧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源地,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两次工业革命源于西欧,最终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从文化思想上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源于西欧,对促进亚非拉文明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国际关系领域,西欧崛起和与之相伴的殖民征服,将先进的文明传播到那里,进一步推动了亚非拉文明的发展。所以西欧崛起主要源于内因,其它文明成就主要归功于西欧崛起的文明成就,西欧是世界文明交往的中心。范文二: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正确,论据及说明如下:①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为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崛起”的,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完备的罗马法体系,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提供了借鉴来源,再如中古基督教文化传统奠定了后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调。②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③肯定西方历史的同时,也不应否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传统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对于西方崛起的贡献。东西方文明交往自古有之,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分别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④西方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非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亚非拉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可以说,没有上述支持,就没有西方的繁荣。综上所述,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崛起论,而将西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来看,重视亚非拉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因此,可以说材料中的观点有片面性,应当具体分析。
本文标题:历史小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4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