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研究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迫于条件限制,他们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中,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这些滞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缺少来自父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处于真空状态,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留守儿童还会做出道德败坏的行为,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本文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德育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我国教育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教育是现代化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更是薄弱的一环,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绪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据全国妇联调查数据,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数已经超过6000万,占全部农村人口的28.29%,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一个完整融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因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品行、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原本就是一个难题,教育的关键在于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农村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解决难度更大。虽然这一问题的解决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情况不乐观,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功夫解决。(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选题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密不可分,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他们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只得将子女留在农村,随之产生了一部分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近几年陆续报道出的农村留守儿童自杀,犯罪等案例使人们对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感到担忧,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研究。2.研究意义“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兴旺。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着手,力求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做出理论上的贡献。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巨大,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他们的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二)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1.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被留在农村生活和教育,需要他人照顾的14周岁以下的孩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2.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指为了帮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对其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1]。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就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特殊的、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2]。目录摘要..............................................................1关键词..............................................................1绪论................................................................1(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1.选题依据...................................................12.研究意义...................................................1(二)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21.农村留守儿童...............................................22.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2一、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3(一)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31.家庭的德育施教情况.........................................32.学校的德育施教情况.........................................4(二)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道德状况................................51.道德行为失范...............................................52.价值观扭曲.................................................53.心理状况堪忧...............................................6二、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6(一)家庭因素..................................................61.留守儿童缺乏健全的父母的关爱...............................62.父母因工作压力无心顾忌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73.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当.........................................7(二)学校因素..................................................71.学校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72.教师对德育课的本质认识不够.................................73.学校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爱...................................8(三)社会因素..................................................81.道德教育的公平性较低.......................................82.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不够重视...................83.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9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对策..................................9(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91.在孩子身上注入足够的情感和关爱.............................92.家长要加强自身的道德教育..................................103.家长应掌握正确德育的方法..................................10(二)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101.将德育放在首位,坚持德育优先的原则........................102.学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103.学校要关心并尊重留守儿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11(三)政府应积极承担在留守儿童德育方面的责任...................111.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工就近就业提供渠道..................112.政府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11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问题............................11结束语.............................................................12参考文献...........................................................12一、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1.家庭的德育施教情况人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并且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3]。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施加无意识的影响或有意识的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家庭德育的核心是品德教育。由此可见,家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家庭教育观念一般会出现两种类型,一是溺爱型,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基本都是隔代监护,即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因为隔代的主客体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加之父母不在身边,使祖辈对孙辈的溺爱大于教育,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不做严格的要求,孩子怎么高兴就怎么做,不愿给孩子施加其它压力,生怕孩子受委屈。这种溺爱无形中导致孩子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如:好吃懒做、跋扈嚣张、以自我为中心等,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便会怨恨祖辈,甚至对祖辈拳脚相向。加之,眼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母的陪伴,更会加剧内心的不平衡感,不仅怨恨自己的监护人,更会怨恨在外辛苦打拼的父母。另一种监护观念就是放任型,这种监护观念在亲朋监护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亲朋与孩子不存在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只要在自己的监护下吃饱穿暖,健康安全,只图能够给孩子的亲生父母一个交代,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等问题不闻不问,导致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有的孩子认为自己是没人关心、疼爱的野孩子,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消极堕落,内心封闭。2.学校的德育施教情况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的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从踏进校园那一刻起,学校教育在我们一生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教育中的“教”字,不仅仅是教知识,还包括教能力,教做人做事,“育”则强调的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即教师,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除了教课本知识外,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我国一直存在教育不平衡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历史的原因等,中国的教育存在着不均衡发展的状况。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其受教育状况更是不容乐观[4],城市里的孩子往往都能享受到很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但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缺乏,在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上没有专业的老师,往往由其他科任老师代替,这些教师自身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并且没有认识到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农村中的教师年龄一般来说偏大,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相对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把学生卷面成绩的高低作为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往往忽略学生的情感状态和心理需求。这样的学校教育往往难以帮助
本文标题: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4604 .html